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四个不”,即政策法规不统一、待遇与缴费不挂钩、基金筹集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不到位。如果能有效地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将会上一个大的台阶。第一,关于政策法规不统一的问题。机关事业单位

  •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制度 几点建议 积极作用 政策法规 筹集机制
  • 简介:摘要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而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得到贯彻落实,不但约束了我国保障制度的前进和发展,而且减缓了社会向统一劳动力市场前进的步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不利于全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文章首先对我国事业单位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研讨,对目前养老保险相关制度表现形式作出客观评价,强化全社会对于事业单位需要改革养老险体制的必要认识。所以,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有体制展开改革势在必行,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一致并行的原则,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平合理,保持我国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思考
  • 简介: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客观上制度供给不足与主观上制度需求不足的矛盾局面。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之关键,在于从外生性制度与内生性制度彼此互相配合的角度去化解其演化路径的锁定状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 标签: 农村养老保险 内生性制度 外生性制度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严重老龄化的发展中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养老保险财政入不敷出等问题。通过对智力和瑞典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结合我国国情,找到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改善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国内外比较 启示
  • 简介:德国法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现收现付筹资方式。人均寿命增长和出生率下降而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制度赡养率的提高和养老金支出的急剧增加。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面临挑战。2001年里斯特养老金的实施使德国从单一的养老保险体制开始向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变。2004年吕库普委员会提出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引入与人口变化相关的可持续因子并建议在2035年前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法定养老保险制度 里斯特养老金 可持续因子
  • 简介: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制度。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困难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苏州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 标签: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苏州市 运行分析 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生活需求
  • 简介:摘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实践,对统筹推进我国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深化改革、逐步化解待遇差距过大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意义
  • 简介:摘要随着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编制的限制,流动人员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了“有正规人事档案”的编外人员,这些人员也属于“流动人员”范畴。这里的“正规人事档案”是指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有录聘干手续的“五大”毕业生、有招工手续的工人、有安置介绍信的退伍军人等几类人员的人事档案;所谓“流动”并不是身份的象征,流动人员身份同样具有干部、聘用制干部、全民固定工、集体固定工、劳动合同制工人几类,“流动”只表明了工作具有动态性。为了解决流动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老,1996年河北省人事厅出台了《河北省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冀人发字199633号,以下简称《办法》)文件,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工作开始启动。

  • 标签: 流动人员 养老保险 探讨
  • 简介:一、长三角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低,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养老需要,也不利于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劳动力市场根据2005年11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到3000万人(江苏1000万,浙江1780万,上海340万)。2005年,上海外来劳动力参加综合保险的比例为60%,江苏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3.5%,浙江为43.5%,总体上来看,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 标签: 养老保险制度 农民工 长三角 养老保险覆盖面 改革 人口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龄人口占比飞速上升,劳动人口数不断下降,使政府对于养老金财政补贴负担加重。建立和发展个人养老制度有利于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覆盖人群不全面、人们购买养老保险意识低等问题,本文基于此探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和对策。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影响与对策
  • 简介: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养老压力日益沉重的情况。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老龄化问题突出,加快建设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民群众老有所养,提升养老品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当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民参与最广泛的一种社会生产形式。若企业在处理职工的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社会性的保障问题,甚至成为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展开分析,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希望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有所帮助。

  • 标签: 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问题分析 社会保障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深入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制度改革的借鉴,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新径,以期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新径 社会经济 人口结构
  • 简介:摘要: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保险事业的发展,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应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机关事业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上了重要议程。在这一背景下,职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运行方式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职业年金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投资风险高、退出机制不完善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以优化职业年金运行方式,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这将为解决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权益做出积极贡献。

  • 标签: 职业年金 养老保险制度 可持续发展 优化运行方式
  • 简介:由于我国体制转型和农村经济的逐渐市场化,一些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措施功能弱化,社会变革急切地呼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试行到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其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在实践的探索中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 标签: 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改革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