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微创经肾穿刺取石术(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MPCNL)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术式中损伤较小、结石清除率较高、术后恢复较快的术式之一,但围手术期出血仍是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1].现对我科在2006年5月-2012年9月期间行MPCNL治疗并在围手术期间并发出血的3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出血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头皮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外伤性头皮缺损较大患者采用“H”形瓣修复。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达到Ⅰ期愈合。结论“H”形切口延长对于外伤性头皮缺损是一种很好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头皮缺损 转移皮瓣 &ldquo H&rdquo 形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87例经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经验。结果87例患者83例成功取石,结石清除率95.4%。结论术中密切配合,做好肾造瘘管及输尿管内支架管的护理及知识宣教至为重要。

  • 标签: 内镜手术 经皮肾取石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带血管交腹瓣移植修复治疗多指皮肤缺损34例﹙67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个月~3年,瓣感觉恢复。方法2009年7月~2013年7月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通过护士精心的心理护理,体位舒适护理,疼痛的规范治疗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功能恢复的舒适护理;有效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最大可能的获得舒适,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手指功能的康复。

  • 标签: 皮肤缺损 ?交腹皮瓣? 皮肤移植?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室颤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5例在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室颤的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手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电监护显示心电图及冠脉压力的变化。患者一旦出现室速、室颤,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及水电解质平衡。结果5例室颤患者中有4例经用200-360J心脏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经电除颤后没有恢复窦性心律,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经植入临时起搏器、上人工呼吸机及药物治疗后,心率、呼吸和血压趋平稳,继续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转CCU进一步监护和治疗。结论术前做好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术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提高室颤发生的预见性可迅速电除颤,尽快恢复窦性心律,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室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经钢丝缝合技术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通过小切口经钢丝缝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6~56岁,平均27.4岁。术前均行MRI检查,辅助诊断。本组23例均获1~3年(平均1.3年)的随访。应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及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经评定,优1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65%;并结合MRI检查显示,23例患者的跟腱得到了良好的修复,1例术后踝关节功能、肌力恢复差;无切口及深部感染、无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经钢丝缝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疗效显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并发症少,能获得较好的恢复。

  • 标签: 跟腱损伤 缝合技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45例。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4-2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现象,术后疗效的评定采用Joher-wruh评分优39例,良4例,中2例。结论采用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微创 内固定
  • 简介:11月28日,2013深圳艺时尚品牌榜颁奖盛典在深圳华南城1号交易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获奖企业、合作单位、媒体代表及众多消费者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深圳艺品牌活动的盛典。

  • 标签: 深圳 品牌 时尚 消费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经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39例在我院应用经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3例行双通道碎石,Ⅰ期结石取净30例,结石清除率76.9%;6例患者5~8天后行Ⅱ期取石;3例残余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患者因引流不畅而导致皮下肿胀,肾绞痛2例,术后高热5例,对症治疗好转。结论经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好,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瓣修复21例前臂部软组织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发生移植皮瓣坏死外,其余20例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4-40个月,平均25个月无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疗效满意。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瓣具有血供丰富及瓣较薄的优点,适宜修复前臂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经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使腹部损伤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避免盲目手术给患者造成更大的损伤。方法使用深静脉穿刺套管针,在腹部穿刺点(左侧、右侧或双侧)予局部麻醉后进针,通过导丝置入引流管,引流液送检及计量观察,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手术病例130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引流管引流量15毫升~2600毫升,平均750毫升,置管时间5天~18天,平均8天;随访110例无腹痛症状。结论经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可达到诊治同步的目的,同时可以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部损伤 腹腔穿刺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经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定性(尤其恶性肿瘤)诊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临床上对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取材的最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是在CT及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其简单易行安全可靠。CT无论在影像学诊断以及在穿刺活检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彩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型病变有优势,对于距胸壁较近病灶,超声可获得与CT相似的横断面层像,彩色B超能对整个过程作全程监控,并清晰显示病灶内血管分布,结合CT图像资料对预知风险及并发症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一般选用16G穿刺针,成功率高,并发症低。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和针道出血。病变与胸膜的距离和病变的大小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另外胸膜穿刺次数与气胸发生率正相关。为减少穿刺次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同轴套管型自动活检枪,采用同轴套管型自动活检枪进行穿刺活检,在套管针进行一次穿刺后,活检枪在套管内反复取材,既满足多次活检增加取材成功率,又减少了穿刺的次数,降低了气胸的发生率。目前采用活检针退出过程中向针道中注入生理盐水及采用穿刺位点位于下部的姿势进行穿刺可减少气胸的发生。对于囊性病变或空洞性病变及存在血管炎的患者更应警惕,只要进针避开大血管,进针和拔针时让患者暂时停止呼吸,避免划破胸膜,就不会发生气胸及意外出血。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肺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指端缺损患者28例,受伤指别及切取瓣的侧别分别为左食指8例,右食指6例;左中指6例中;右中指8例。致伤类型甲中部离断10例,甲根部离断7例,指腹缺损7例,桡侧半斜形缺损4例。缺损面积最大为3.5cm×3.5cm,最小为1.5cm×1.2cm,所有患者均为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瓣手术修复。结果25例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7~12个月,伤指术后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直接缝合,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

  • 标签: 指固有动脉 侧方掌侧皮瓣 指端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虎口背侧瓣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手部缺损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麻醉患者的臂丛神经后开始实施修复术,保证受区血管神经与供区相吻合,以便确保瓣感觉功能尽快得以恢复,随后缝合缺损部位。结果40例住院时间最短为6d,最长为20d,平均(12.4±2.1)d。35例为Ⅰ期愈合,占比87.5%。结论应用虎口瓣修复术治疗软组织缺损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势,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软组织缺损 手部 背侧皮瓣 虎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胸大肌瓣转移修复口底组织缺损的护理。对进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和胸大肌转移修复肿瘤术后口底缺损组织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注意保护供区皮肤,术中配合手术,术后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预防瓣感染坏死的护理。

  • 标签: 皮瓣转移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高龄老人占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这类人群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又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PCI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行PCI的高龄老年人,其临床特点、疗效、安全性如何,值得探讨.国外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1-3].本研究回顾分析本中心PCI的高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以便对PCI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龄老年人 临床分析 病理生理特点 高危人群 老龄化社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拉经气管切开术在基层医院IC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为各种危重或突发病情就诊的紧急进行气管切开抢救的ICU患者中选取34人,随机分成经气管切开组和常规气管切开组,分别行经气管切开和常规气管切开抢救,观察抢救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切口预后情况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比疗效。结果经气管切开实施抢救的ICU患者,术中切口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预后良好,手术并发症较少。经气管切开术在抢救ICU患者的临床效果上相比于常规气管切口术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基层医院ICU患者急救时行气管切开术,经气管切开法在临床治疗上更具有优势。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 ICU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