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20例结肠癌造瘘患者的舒适护理,包括疼痛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造口舒适护理和心理舒适护理。认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满足患者的最基本舒适需求,使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受到尊重,既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心理压力,又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结肠癌 造瘘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收集我院66例结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采用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后安置。结论经过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结肠癌 护理
  • 简介:摘要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治疗结肠炎的方法护理及体会,结果溃疡结肠炎84例,治愈36例,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治愈率92.8%;慢性结肠炎52例,治愈24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治愈率9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是临床治疗慢性结肠炎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分析超声检查对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诊断与价值。方法根据材料分析50例小儿结肠息肉患儿,通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或者使用生理盐水灌肠过后的超声检查。用结肠镜检测为标准,对超声检出结肠息肉的敏感系数作统计学分析1。结果50例结肠镜诊断结肠息肉患儿中,46例单发息肉,4例2枚息肉;5枚息肉直径小于或等于1cm,40枚息肉大于1cm并且小于3cm,5枚大于或者等于3cm。45例超声检测结肠息肉患儿中,44例单发息肉,1例2枚息肉;5例超声漏诊即4枚息肉。超声检测的结肠息肉总敏感系数为91.68%即46/50,包括对直径大于1cm并且小于3cm和大于或者等于3cm(息肉的敏感系数分别为97.37%即39/40、100%即5/5,显然高过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cm的结肠息肉检测的敏感系数即6/9,57.15%。结论研究使用超声检测具有简便、无创伤、安全等优势,是检查小儿结肠息肉的最佳诊断选择。

  • 标签: 小儿结肠息肉 超声检测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小肠及乙状结肠扭转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近几年来收治的16例肠扭转病例,复习近几年的相关文献。结果12例手术治疗后11例存活,4例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胃肠道炎症引起的功能紊乱,腹腔内粘连,腹腔内脂肪的支撑作用缺失和蛲虫可能也是肠扭转的发病原因,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是正确诊断,对于肠系膜过长引起的小肠扭转,复位后应将小肠系膜固定于后腹膜。

  • 标签: 成人 肠扭转 发病原因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结肠造瘘(俗称人工肛门)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也是治疗一些低位直肠癌、直肠肛管癌、局部晚期癌等必要的外科手段1。术后有效的造瘘口护理及指导能明显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本人通过对28例结肠造瘘口病人临床护理工作的小结,与大家一起探讨经验。

  • 标签: 结肠造瘘口 人工肛门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40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所有患者均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术中进行结肠灌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肠道恢复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行结肠灌洗能够减少术后感染,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结肠灌洗 左半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下结肠大部切除加结肠肛门心形吻合术治疗小儿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19例。本文总结相关护理体会,分析术前肠道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管理等的重要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结肠肛门心形吻合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肠灵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观察组予结肠灵保留灌肠,观察两组血清CRP和GMP-140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和GMP-140水平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CRP水平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9.0%,观察组总有效率8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3月内复发率分别为28%和60.52%,组间比较,P<0.05。结论结肠灵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炎急性期的有效方法,并减少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灵 保留灌肠 c反应蛋白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
  • 简介: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水平及在细胞核、细胞质内的定位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预后的相关,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结肠癌组织芯片(30例肠癌组织、10例转移组织、8例正常组织)中检测MTA1与S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定位情况,统计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相关;并初步探讨Sox2与MTA1表达的相关。结果①肠癌组织及转移组织中MTA1细胞质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肠癌组织与转移组织间MTA1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②MTA1在细胞质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3),生存时间〈5年的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质内MTA1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生存时间≥5年的患者组织(P=0.007);③Sox2在肠癌组织细胞核及细胞质内的表达均与MTA1细胞质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P〈0.01)。结论MTA1细胞质过表达提示结肠癌预后不良,这可能与Sox2的过表达相关。

  • 标签: 结肠癌 MTA1 SOX2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地塞米松蒙脱石散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方法口服SASP片(每次1.0g,每日4次),加用SASP1.0g(由SASP片剂研磨成粉末状)、地塞米松针5mg、蒙脱石散剂3.0g加入100ml温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晚1次,持续1周后改为加用SASP1.0g(由SASP片剂研磨成粉末状)、地塞米松针3mg、蒙脱石散剂3.0g保留灌肠,每晚1次,再持续1周,此后单独服用口服SASP片1.0g,每日4次,再持续4周,共6周,6周后行结肠镜复查,评定疗效。结果经1个疗程治愈率36.08%;好转率为57.73%;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93.81%;无效率为6.19%。结论地塞米松蒙脱石散剂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结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蒙脱石散剂 柳氮磺胺吡啶 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组20例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均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及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采用手术治疗中,临床医师需依据患者的病情,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以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穿孔 单纯穿孔修补术 胃大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15例。结果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且集诊断及治疗于一体,是目前最适合普及的治疗胃十二肠溃疡穿孔的腹腔镜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胃溃疡穿孔19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例,胃癌穿孔3例,分别予以穿孔修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治愈47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提高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救治成功率,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胃肠道穿孔患者的X线摄片和16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立位腹部X线平片诊断胃肠道穿孔14例(73.7%),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螺旋CT扫描诊断胃肠道穿孔18例(94.7%),其中胃穿孔11例、十二指肠穿孔5例、回肠穿孔1例,结肠穿孔1例,表现为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较X线片检查能更早、更准确地诊断胃肠道穿孔,并能为其定位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穿孔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我科室进行经手术治疗且确诊为阑尾炎穿孔的135例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在135例病例中术前有98例合并高热,83例出现呕吐,白细胞10.3~21.7×109/L,术后并发伤口感染3例。结论谨记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减少创伤和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彻底清理腹腔进行腹腔冲洗,加强切口保护与冲洗,彻底止血,消灭死腔,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阑尾炎穿孔 术后 切口感染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损伤一期修补的可行及其指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对23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施行一期手术修补的治疗过程。结果术后发生肠瘘2例,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加强营养等综合治疗2个月左右均治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后15~40天均痊愈;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左半结肠损伤后可一期手术修补,但仍应结合具体伤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 标签: 左半结肠 损伤 一期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对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相关药物的效果和选择原则进行分析。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推荐使用药物预防,治疗药物首选罂粟碱。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药物治疗 罂粟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