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急诊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分值、 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分值、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例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70例患者分两组比较,其中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互动式健康教育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评分,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89.5±3.2)分、健康态度(88.9±3.2)分、健康行为(92.5±2.4)分,三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为(89.9±3.6)分,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互动式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混合方法研究,探究病情稳定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为制订有效的支持性照护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致性平行设计的混合方法研究,应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性抽样,对1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为(2.17 ± 0.37)分,各维度前3位依次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2.75 ± 0.40)分、生活护理需求(2.28 ± 0.51)分、社会支持需求(2.26 ± 0.28)分;知晓脑卒中常见的病因居各条目首位。质性访谈析出主题:协助日常活动、功能受损管理、早期功能康复、疾病相关知识、心理社会支持、出院指导。结论脑卒中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内容丰富、程度较高;基于患者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需求;落实早期二级预防指导,预防疾病复发;协同多学科团队,提供早期康复,减轻功能受损;及时识别患者负性情绪,联合家属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推进脑卒中疾病全程护理服务。

  • 标签: 脑卒中 患者 支持性照护需求 混合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58 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29 )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n=29 )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70%~80%存活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日常活动执行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应在临床救助同时,积极开展早期康复。镜像疗法是脑卒中早期康复常见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减少废用综合征、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发生,促进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注意力、记忆力等脑高级功能。本研究旨在综述镜像疗法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提供可行性方案。

  • 标签: 镜像疗法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 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康复护理 )和对照组 (常规护理 )各 30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 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提升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内科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降低病耻感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 20 19年 5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加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社会影响的量表为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病耻感进行评分。 结果: 在病耻 感的评分上,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比较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 0.1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因为脑 卒中患者在语言和运动以及活动能力上出现严重的障碍,必须他人照顾才能进行生活起居,病耻感是比较严重的。在这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一定的干预,有助于其病耻感降低,同时对患者的精神压力进行有效缓解,促进其生活满意度提高,有助于身心健康。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 病耻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Fugl-Meyer评分、 Barthel指数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脑卒中幸存者多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社区延续性护理通过为其提供连续性健康照护,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本文综述我国脑卒中社区延续性护理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期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悬吊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和后期步行生活能力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90例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训练基础上接受悬吊训练,行前瞻性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1次/d低频组,2次/d中频组,3次/d高频组;20 min/次,共训练3个月。1、2、3个月后分别对3组患者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runk control test,TCT)、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unctional ambulation classification, FAC)、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结果低、中、高频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CT 、BBS、FAC与M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个月与2个月低、中、高频组TCT分别为(36.21±6.31)、(42.51±4.33)、(49.52±4.90)分与(41.23±6.31)、(50.32±8.32)、(58.12±7.23)分,BBS分别为(15.11±4.31)、(19.69±5.86)、(24.56±8.74)分与(21.43±5.37)、(27.61±7.50)、(33.81±6.99)分,较治疗前[(23.46±12.80)、(24.69±9.33)、(22.84±10.11)分与(9.32±3.11)、(9.504.10)、(9.47±3.73)]均明显改善,且高频组较中频组与低频组、中频组较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训练3个月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频组患者在训练1个月时FAC与M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训练2个月与3个月FAC[(1.84±0.41)、(2.39±0.44)、(3.29±0.33)分与(2.74±0.77)、(3.63±0.56)、(4.50±0.43)分]与MBI[(27.32±9.33)、(34.45±9.21)、(44.77±10.27)分与(41.33±11.21)、(52.73±12.31)、(75.94±1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频组较中频组与低频组、中频组较低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 d多次悬吊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人躯干控制平衡和步行生活能力,缩短病程。

  • 标签: 脑卒中 悬吊强化训练 躯干控制平衡 步行生活能力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 10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 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采用针灸治疗, 3个月后采用 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 MAS)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肌力活动状态,以此为依据判定治疗效果,根据简化 Fugl-Meyer评价法( FMA)和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 Barthel index, B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下肢 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 MAS评分和下肢 M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 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 FMA评分和 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提供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癫痫发作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智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癫痫发作频率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智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继发癫痫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4.00%,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00%,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协助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110例,根据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 w后护理效果、排便症状积分、大便性状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后大便性状评分、QOL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排便间隔时间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便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 脑卒中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内容以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得分为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护理的效果。方法 为研究重症监护护理的效果,现将在我院重症监护室监护的 65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分析研究在对这 65例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后,其各项功能得分与实施之前的差异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此次研究的各项功能得分包括:意识、脑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力。从护理后与护理前的对比上看,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结果显示( p<0.05);从并发症上观察, 其发生率较低。结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本次实施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重症脑卒中 重症监护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2020年6月50例脑卒中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针对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率。结果:针对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和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康复患者中将不同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出院的脑卒中康复患者,选取人数为200,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门诊随访和微信随访方式,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分别为97.00%和80.00%,实验组的依从性更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结论:针对脑卒中康复患者展开随访工作,将微信随访方式进行应用,其临床干预效果的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保证依从性,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微信随访方式 脑卒中康复患者 遵医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5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护理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乙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3.1%,甲组是75.8%,数据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整体护理效果突出。两组护理前的ADL评分和Fuel-Meyer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乙组的评分高于甲组,数据分析得知,乙组的效果更为明显。乙组和甲组的护理结果对比得知,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是93.1%,甲组是79.3%。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形式,可行性比较高,能减少运动障碍,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 oriented training,TOT)技术对脑卒中早期患者平衡及ADL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TOT,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周5天,持续3周。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BBS及MB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BBS及MBI均有显著提高(P

  • 标签: 脑卒中 任务导向性训练 平衡能力 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