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气钡与气罐肠造影复位术的分析与护理。方法对45例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45例整复成功33例,未成功12例。结论气钡与气灌肠造影复位术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气钡灌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宫腔充盈缺损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提供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HSG提示宫腔充盈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HSG提示宫腔充盈缺损患者经宫腔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息肉率为65%(13/20)。结论在诊治不孕症时,对于HSG提示宫腔充盈缺损患者应高度怀疑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需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输卵管造影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对625例A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和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组的年龄、心绞痛病史、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史。结果625例AMI中有8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平均年龄35.5士11.8岁,且发病前多有大量吸烟史。结论冠状动脉痉挛可能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病人的主要发病机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检出的165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心肌桥在冠脉造影中的检出率为12.0%,其中有139例(84.2%)心肌桥发生于前降支中段;102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中有临床症状40例(Noble1级7例,Noble2级14例,Noble3级19例),有心电图ST-T异常的5例(Noble2级1例,Noble3级4例);163例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2例,其中发生于心肌桥近端54例(87.0%);所有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应用,心肌桥近端严重狭窄(8例)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效果均较好。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其临床症状与Noble分级相关。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效果较好。冠脉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心肌桥近端血管,严重者可予以介入治疗。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肝脏是转移癌好发脏器之一,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最常见,手术是目前治愈肝转移癌的最佳方法,术后5年中位生存率达30%[1]。然而,术后数月内发现肝内复发较常见,文献报道肝转移癌术后2年内复发率高达65%~85%[2]。

  • 标签: 肝转移癌 超声造影 隐匿性 结直肠癌肝转移 应用 肝内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造影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7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76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发现心肌桥211例(12.0%),其中202例(95.7%)发生于左前降支(LAD),仅2例(0.9%)见于左回旋支(LCX),7例(3.3%)见于右冠状动脉(RCA);收缩期狭窄〈50%有79例(37.4%),50%~75%的有106例(50.2%),〉75%有26例(12.3%);53例(25.1%)有典型心绞痛症状,29例(13.7%)为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B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其中孤立性心肌桥患者140例(66.4%)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合并单支病变的35例(16.6%),双支病变的13例(6.2%)患者,在行PCI术后给予口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心肌桥常见于于左前降支,部分有典型的心绞痛,无论是否对冠脉狭窄进行了PCI手术,钙离子拮抗剂及B受体阻滞剂均可缓解症状。

  • 标签: 心肌缺血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82例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钡餐造影X线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将82例经胃镜病理证实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钡餐造影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球部溃疡68例(82.92%)、主要表现为球部变形及龛影、以及激惹征等。球后部溃疡9例(10.97%),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及龛影、充盈不良像。降部溃疡3例(3.65%),主要表现为管腔变窄、粘膜紊乱及管腔痉挛收缩。水平部溃疡2例(2.43%),主要表现为粘膜紊乱及管腔变窄、以及淤滞征象。合并征象82例中,68例合并胃体炎症改变。18例合并有胃溃疡,其中并发溃疡穿孔4例。其中共3例致造影剂进入胆道系统显影。合并幽门梗阻2例。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各部位 X线钡餐造影 表现
  • 简介: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患有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血清肌酐浓度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即造影剂肾病组(CIN组)58例,非造影剂肾病组(非CIN组)312例,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58例发生CIN,发生率为15.67%;相关分析发现年龄(r=0.193,P〈0.001)、Ⅱ型糖尿病(r=0.104,P=0.045)、肾功能不全(r=0.331,P〈0.001)、糖尿病肾病(r=0.150,P=0.004)、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r=0.164,P=0.002)、贫血(r=0.127,P=0.015)、利尿药(r=0.300,尸〈0.001)的使用与CIN发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手术前后使用利尿药为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和手术前后使用利尿药是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在进行PCI治疗前应进做好预防措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上消化道气钡造影与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同期内行胃镜与X线造影检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680例。结果X线气钡造影对上消化道疾病的的敏感性为86%,胃镜为88%。利用胃镜和X线结合检查则达到93.2%。结论胃镜与X线相近,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互补可提对高消化道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气钡造影 胃镜 上消化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融合方式对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患者共计76例,分别采用自体髂骨、cage、钛网融合器、异体骨4种不同融合方式,术后观察随访8个月~1年(平均9.3个月)。结果植骨融合率按Zdeblick标准分析,融合率分别为100%、93.8%、100%、69.2%。结论自体髂骨、cage与钛网融合器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相比之下,异体骨植骨融合率较低。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植骨融合融合方式融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运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手术后的疗效。结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运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适用范围广、副损伤小,值得在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单开门 后路 椎管扩大成形术 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确诊的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弥散像特点。结果8例患者除不同程度的皮层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外,脑电图弥漫性慢波增多、周期性三相波及磁共振弥散像皮层“彩带样”密度增高影为其特征性改变。其中磁共振弥散像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脑电图联合头颅磁共振弥散像检查提高了对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检出率。

  • 标签: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 脑电图 磁共振弥散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8例脊髓型颈椎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分析78例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有效的心理沟通及专科护理、康复指导。结果78例颈椎病患者顺利通过围手术期,达到了手术的预期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根据颈部手术的特殊性及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程序化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9年8月-2010年3月,我在北京大学一院导管室进修期间统计了共115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进行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记录使用该装置所需的止血时间,患者的下肢制动时间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15例患者全部即刻止血成功,成功率为100%。止血时间为0.5-2min(平均1.5±0.5min),术后下肢平均制动时间为(6.2±3.5h),10例患者因局部渗血而延长下肢制动时间至8-24h,止血过程中和止血后无患者发生显著迷走反应,术后随诊3天,发生皮下血肿(直径)=3cm)3例。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安全、有效。

  • 标签: 血管闭合器 股动脉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得到颈动脉和椎动脉各42支,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重建(SVR)方法进行重建,显示颈部动脉在各平面情况,获取完整颈部动脉图像,采用北美颈动脉切除术标准及CT值对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定。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共检出30支颈动脉狭窄病变。CTA检出I度狭窄12支、Ⅱ度狭窄10支、Ⅲ及Ⅳ度狭窄8支,经计算CTA检出颈动脉I度狭窄的敏感度(Se)69.2%、特异度(Sp)95.3%、误诊率(a)4.7%、漏诊率(B)30.1%;Ⅱ度狭窄的敏感度(Se)82.1%、特异度(Sp)97.6%、误诊率(a)2.4%、漏诊率(B)17.9%;Ⅲ及Ⅳ度狭窄的敏感度(Se)93.3%、特异度(Sp)98.1%、误诊率(a)1.9%、漏诊率(B)6.7%。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能比较准确地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视下观察钡剂流动在胃双对比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透视下观察钡剂在胃粘膜表面的流动变化,发现病变或排除病变并点片。结果检出经胃镜、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诊证实的微小病变40例,包括早期糜烂性胃炎8例,胃溃疡22例,胃息肉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5例;另有6例除外胃部病变。结论透视下钡剂流动的观察在胃双对比造影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胃部疾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透视观察 钡剂流动 胃双对比造影 胃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数字化DR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诊断价值,动态数字化DR子宫输卵管造影以其操作技术简单、创伤性小、图像准确、直观等特点,是不孕症诊断的一种基本检查方法。本文就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探讨。方法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为对比剂在直接数字动态系统下抽取1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图像,其中64例继发不孕,36例原发不孕。结果100例子宫形态均能满意显示,影像清晰,对比度好,符合诊断要求,其中子宫输卵管均正常60例,单纯子宫疾患11,单侧输卵管梗阻11,双侧输卵管梗阻18例。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系统提高了子宫输卵管造影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能够很好的显示子宫、输卵管及造影剂进入盆腔的弥散情况。

  • 标签: 动态数字化DR 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造影 碘海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注入肝素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应用微量泵注入肝素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35例患者的资料,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的肝素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运用微量泵注入肝素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全程,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及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术 肝素 微量泵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水化疗法对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水化组(60例)和碳酸氢钠水化组(60例),检测患者造影前3天内及造影后第3天、7天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β2微球蛋白。分析两组患者CIN的发病率。结果:造影后第3天碳酸氢钠水化组CIN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氯化钠水化组(P〈0.05),7天两水化组间CIN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种水化疗法对CIN的预防效果相仿。结论:对于造影剂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在造影前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水化预防比采用氯化钠水化预防更有效。

  • 标签: 水化疗法 造影剂肾病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