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3.02日-2017.08.03日在本院确诊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60例病人分成观察组(活动期)和对照组(非活动期),30例/组。对比三组免疫项目(C4、C3、IgG、IgA、IgM)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IgM水平(2.49±1.63mg/L)、IgA水平(3.89±0.91mg/L)、IgG水平(23.26±3.24mg/L)高于其他两组(p值<0.05),C3水平(0.41±0.29mg/L)和C4水平(0.10±0.04mg/L)更低(p值<0.05),对照组病人的IgA水平(2.10±1.64mg/L)、IgG水平(1.26±0.94mg/L)高于健康组(p值<0.05),两组IgM水平、C3水平、C4水平无很大差别(p值>0.05)。结论免疫检验联合检测不但能够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还有利于确定发病期。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免疫联合检验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ANAS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ENA阳性、抗SS-A阳性、抗SS-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实施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 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 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的方法。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统计自身各项免疫指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诊断 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自身免疫指标与健康体检者的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 阳性检出率也显著更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采用免疫检测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免疫联合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中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纳入的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所有资料,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28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所有受检人员均采取免疫检测,对比研究参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指标。结果数据提示,实验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G、IgM、IgA、C4、C3水平、ANSA阳性检出率、ENA阳性检出率、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呈现出显著对比差异。结论将免疫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诊断中价值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免疫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 两组的CCP平均值、RF平均值、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G(IgG)、CCP阳性率和RF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检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活性期患者28例为非活动组,活性期患者23例为活动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抗体联合检测方法检测所有患者和健康者,分析并比三组免疫检测结果。结果活动组患者IgA、IgM、IgG高于对照组,C4、C3低于对照组,非活动组患者IgA、IgG高于对照组,活动组ENA、ds-DNA、ANAS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工作中,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用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验组)以及33名健康体检者(参照组)为研究对象,给予两组免疫联合检查。观察两组血清免疫指标以及抗体阳性率。结果:两组IgM水平无明显差异, IgN、IgA、以及C3、C4 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患者机体的各大关节,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临床认为其主要受遗传、自身免疫所影响,同时也包括微生物感染、吸烟、长期接触粉尘等因素,疾病会导致身体多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肢体残疾,此文探析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采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为健康组,两组均予以免疫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RF、抗CCP、AKA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 0.05),研究组的补体C3、C4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IgG指标却高于健康组(P < 0.05)。结论:采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升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准确率,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故此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16世纪,免疫与微生物从实践中产生,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现日益成为生命学科的前沿领域.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适应开放教育要求出发,对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教学 开放教育 高等护理学 自学 学习兴趣
  • 简介:摘要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在三年制专科病原生物免疫实验和理论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激发,体现专业培养的特点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抽取我校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6个班作为教学改革实验班,另外6个班作为普通对照班,经过最后考核,实验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对病原生物免疫的教学起到引导作用。

  • 标签: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主要结《医学免疫与微生物》这门课程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及辅导课面授时间,采取把所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制成IP课件,电子课件,编成考题等手段。尽最大可能丰富网上资源,学生及基层教学班老师普遍反应较好。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微生物学 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内容 教学技术 充分利用
  • 简介:摘要:免疫基础与病原生物不仅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职业高等学校护理、预防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在本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受到学时、上课时间、地点的限制,缺乏灵活性,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也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通过建设病原生物免疫在线精品课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对于拓展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推动学院教学质量提高以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免疫病是一类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前者结构损害和/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及时诊断并施以合适的免疫干预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并改善预后。日益涌现的神经系统自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特种蛋白检测是指导临床诊断及监测免疫状态的重要依据。目前在检测指标设置、检测标准化、结果解读及互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正确评估这些神经免疫指标的临床意义,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并通过室间比对质控来规范临床检测,并用以指导治疗策略、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是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神经免疫检测分为常规型和研究型检测,并对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检测技术和应用规范做一述评,旨在唤起临床医生和检验科医生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加快神经免疫检验的开发研究和临床规范化进程,给神经免疫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 标签: 自身抗体 神经免疫病 临床实验室技术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基础》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基础医学向医学过渡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这么医学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里面的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比较枯燥、很多的中英文词、还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拥有比较复杂的逻辑性,故此在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免疫比较的枯燥无味,给学生很大的教学压力,产生了巨大的心理畏惧。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生源质量决定的,因为据笔者多难年的教育教学了解到,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基础知识不扎实、思想观念比较的固执,故此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困难。故此,本篇论文是笔者咋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积极的从教学中改革图新,希望能够推动免疫的改革发展,促进中职学生的兴趣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

  • 标签: 中职教育 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 改革创新
  • 简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作者结合医学免疫课程教学,探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让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创新学生的课堂,以学生创造能力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 标签: 医学教学 免疫学 创新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指标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41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欧蒙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Anti-Sm)、抗核糖核酸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proteinantibody,Anti-RNP)、抗SSA抗体(Anti-SSA)、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y,AnuA)、抗组蛋白抗体(Anti-his-toneantibody,AH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ibosomalp-proteinantibody,ARPA),魏氏法检测的ESR,免疫比浊法检测的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A、抗ds-DNA、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6%、58.5%、41.5%、24.4%、39.0%、29.3%、26.8%、34.2%。ESR、IgG明显明显增高,C3、C4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凡疑似SLE的患儿,尤其是较大年龄的女性儿童应尽早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提高儿童SLE的诊断率。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