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其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作为受体介导膜融合入侵宿主细胞。感染过程中造成的功能性ACE2水平下降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的平衡造成肺部损伤。感染SARS-CoV-2的部分重症感染患者中,机体先天和适应性免疫机制的失衡而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及全身多器官功能脏器衰竭。适应性免疫的失衡所致淋巴细胞总数的降低,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 标签: COVID-1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感染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大鼠RNAi-腺苷A2a受体(A2aR)慢病毒载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首先构建3对短发夹RNA(shRNA)-A2aR序列(shRNA-A2aR 1、shRNA-A2aR 2、shRNA-A2aR 3),在shRNA慢病毒载体中分别插入3对双链shRNA oligo,shRNA慢病毒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后,将重组质粒、包装载体、穿梭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从而获得病毒液。实验Ⅰ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3组(n=6):空载组(V组)、shRNA-A2aR 1组和shRNA-A2aR 3组,各组分别转染MOI为10的相应病毒液,转染48 h时,Western blot法检测A2aR表达水平,确定干扰效率,以筛选最佳慢病毒载体。实验Ⅱ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5组(n=36):空载组(V组)、MOI5组、MOI10组、MOI15组和MOI20组,各组分别转染相应MOI的病毒液(最佳慢病毒载体),于转染24、48和72 h时,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活力和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A2aR表达水平,确定干扰效率。结果实验Ⅰ 成功构建了2种shRNA-A2aR慢病毒载体(shRNA-A2aR 1、3)。shRNA-A2aR 3病毒液滴度为3.5×108 TU/ml。与V组和shRNA-A2aR 1组比较,shRNA-A2aR 3组心肌细胞A2aR表达下调(P<0.01),shRNA-A2aR 3慢病毒载体干扰效率73%。实验Ⅱ 选择shRNA-A2aR 3慢病毒载体转染24 h时,各组细胞存活率均>85%;转染48 h时,MOI5组和MOI10组细胞存活率>80%;转染72 h各组细胞存活率<7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MOI5组荧光密度稍低,MOI10组转染48 h及MOI20组转染24 h时,荧光密度较高且细胞状态较好;转染72 h时各组心肌细胞活力明显下降、死亡细胞增加。Western blot显示:MOI10组转染48 h、MOI15组转染48 h、MOI20组转染24和48 h时干扰效率均>70%。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shRNA-A2aR慢病毒载体,且MOI为10、转染48 h或MOI为20、转染24 h为最佳转染方案。

  • 标签: 受体,腺苷A2A RNA干扰 慢病毒属 心肌细胞
  • 简介:参考GenBank上发表的猪星状病毒亚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猪星状病毒广西流行株衣壳蛋白ORF2基因进行扩增,最终克隆得到PAstV/NNJG7株的衣壳蛋白完整序列。序列分析发现,其ORF2全长2358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猪星状病毒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77.3%-79.4%;在ORF1b和ORF2连接处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在ORF23′端有一段长83bp非翻译序列及一个含43bp高度保守的茎环样基序。

  • 标签: ORF2基因 序列分析 病毒 克隆 GENBANK
  • 简介:猪瘟(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热、微血管变性,进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CSFV为单股正链有囊膜的R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12.3kb,编码一个独立的含3898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这个独立的多聚蛋白在宿主蛋白酶的修饰下,裂解为12种成熟的病毒蛋白,包括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

  • 标签: 猪瘟病毒 CSFV 多聚蛋白 E2蛋白 非结构蛋白 囊膜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及曲靖市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病例中非肠道病毒A组71(enterovirus A71, EVA71)和非柯萨奇病毒A组16(coxsackie-virus A16, 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进行VP4/VP2区及VP1区基因测序检测,并对检测到的CVA2 VP1区基因进行基因进化分析,为CVA2的预防及控制提供实验室证据。方法按《手足口病实验室手册(2018年版)》,对2021年昆明市和曲靖市送到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FMD实验室的标本进行前处理,提取病毒RNA后,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VP4/VP2结合区基因并测序,编辑后的序列在GenBank上搜索确定病毒型别,再用肠道病毒A组引物分两段扩增CVA2 VP1区基因完整序列并测序,通过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 Version 0.1)进行病毒型别确认。按文献下载CVA2 VP1区基因/亚型代表株序列,Mega5.2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分析病毒基因特征。结果共检测749份非EVA71和非CVA16的肠道病毒标本,两地皆以A组肠道病毒为主,B组肠道病毒有少量报告,CVA16居病原谱第一位。其中CVA2 5份,检出率为0.67%(5/749),为HFMD的稀有病原。VP4/VP2和VP1两个基因片段的测序检测、定型结果一致。基因特征分析表明,昆明市3株为基因A,曲靖市2株为基因D。结论2021年云南省HFMD监测网络中昆明市和曲靖市CVA2的检出率为0.67%,CVA2在这两个市是HFMD的稀有病原。基因进化分析表明,两个基因分别在昆明市和曲靖市传播但尚未引起流行。昆明市CVA2基因A为国内首次报道。加强云南省CVA2的实验室监测特别是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追踪和分析病毒传染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2型 VP4/VP2 VP1 基因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脂质多聚复合物(lipopolyplex, LPP)递送平台和保守抗原开发的新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将4个拷贝的甲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of matrix 2 protein,M2e)与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编码基因按照真核密码子优化,串联构建融合抗原并体外转录为4M2eNP-mRNA,利用LPP技术平台制备甲流感病毒mRNA疫苗(LPP-4M2eNP)。转染真核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体外验证NP和M2e表达;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10 μg、30 μg mRNA疫苗,间隔4周加强免疫一次,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免疫斑点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M2eNP-mRNA转染真核细胞后NP和M2e正确表达。单针免疫可明显诱导抗原(NP和M2e)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在小鼠中诱发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呈Th1偏向;NP细胞免疫应答显著提高,但M2e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LPP-4M2eNP疫苗在小鼠中单针免疫即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mRNA疫苗 免疫应答 核蛋白 基质蛋白2胞外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简单混合和融合重组的单纯疱疹病毒2糖蛋白D(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 glycoprotein D,HSV-2 gD)联合分子佐剂CCL19的DNA疫苗对免疫小鼠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的差异,揭示融合重组疫苗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SV-2 gD和CCL19单独表达及融合表达的DNA疫苗,经测序、Western blot和ELISA验证后,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两次,免疫后定期收集血清和阴道灌洗液,分离免疫后的脾细胞、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及直肠组织。通过终点法ELISA、体外中和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趋化试验、阴道攻毒试验、荧光定量PCR、称量体重及观察疾病严重程度,比较两种形式的疫苗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作用的差异。结果融合重组的pgD-IZ-CCL19质粒可在体外正常表达gD蛋白和CCL19蛋白,但pCCL19-IZ-gD质粒的CCL19蛋白表达量比pgD-IZ-CCL19少。免疫pgD-IZ-CCL19的小鼠能产生比pgD+pCCL19组更高水平的血清IgG抗体、阴道灌洗液IgA抗体(P<0.01)和中和能力。与其他组比较,pgD-IZ-CCL19组小鼠免疫后直肠黏膜、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均招募了较多的淋巴细胞,攻毒后该组小鼠未出现体重减少和疾病症状,阴道黏膜HSV-2检出率最低,小鼠死亡率也最低,而pCCL19-IZ-gD组的免疫保护无效。结论pgD-IZ-CCL19融合重组的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效果优于简单混合DNA疫苗。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2型 糖蛋白D CCL19 中和试验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轮状病毒G2P[4]2020BJ株的近似全基因组进化特征。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进行轮状病毒基因组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获得人轮状病毒G2P[4]2020BJ株近似全长的11个节段核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为G2-P[4]-I2-R2-C2-M2-A2-N2-T2-E2-H2基因(DS-1-Like);进化分析表明与日本、印度、孟加拉及意大利等国家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亲缘关系较近的毒株间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存在差异。结论与2020BJ亲缘关系较近的5株G2P[4]轮状病毒VP7和VP4的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流行特征不同,应加强轮状病毒监测。

  • 标签: 轮状病毒 G2P[4]基因型 全基因组 系统进化树
  • 简介:摘 要:2019年12月以来全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7万多例,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了239例,其中有12例合并有糖尿病。通过隔离、对症治疗、护理、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肺炎 二型糖尿病 营养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6—2019年北京市GII.2[P16]诺如病毒全长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9年北京市GII.2[P16]诺如病毒毒株,采用一步法RT-PCR对基因组全长进行分段扩增,应用BioEdit软件分析核苷酸相似性和氨基酸变异情况,采用BEAST软件分别构建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VP1)区和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区全长序列的贝叶斯进化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毒株进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测得44个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其VP1和RdRp基因分一致。进化分析显示北京市2017年5月以后毒株形成新亚群并分为两个分支,分别以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毒株为主。该亚群毒株在VP1区均存在Val256Ile点突变,但RdRp区没有发现氨基酸变异位点。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北京市GII.2[P16]诺如病毒从2016年10月输入,2017年3月至6月为暴发高峰,2017年7月以后暴发数量明显降低,但2018年底暴发又有所增加。结论北京市GII.2[P16]诺如病毒新变异株2017年5月之后基因特征有所改变,暴发强度降低,但仍具有传播风险。

  • 标签: 诺如病毒 全基因组 进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贵阳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的分布情况,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与最高病毒载量、年龄、性别及6个月转阴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的HCVRNA及HCV基因分的数据。结果对284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基因分检测,显示I131例,占总量的46.1%,非I153例,占总量的53.87%;HCV基因I、非I平均年龄分别为45.0±12.4岁、37.9±10.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布上,不同基因在男女比例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女性比例大于非I;HCV基因不同型的最高病毒量及6个月转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贵阳地区HCV分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最高病毒载量与6个月转阴率没有相关性,提示了贵阳地区HCV具体分可能较为复杂,下一步有必要做HCV具体分的鉴定以指导以后的临床工作及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患慢性肝炎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肝炎病毒(HDV)的感染情况及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试剂盒对252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对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各个病毒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感染HBV的患者比例为62.30%,与单纯感染HCV、HDV的患者比例7.94%、0.39%相比较,P<0.01,差异显著。重叠感染中,最高的是HBV和HDV重叠感染率,为13.98%,而且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顺序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HBV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同时容易与HCV、HDV发生重叠感染,导致肝病加重。

  • 标签: 慢性肝炎 病毒感染 感染情况
  • 简介:摘要轴向剖分多级离心泵壳体密封环是典型的薄壁半圆环类零件,它不仅具有一般薄壁件刚性差、易变性的特点,且是剖分零件,进一步增加了装夹和加工的难度。本文首先分析这种特殊结构零件易变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工艺措施以保证零件满足使用要求。

  • 标签: 薄壁半圆环 变形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配合治疗偏阴虚2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合消渴方配合针刺及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疗程内血FPG、2hPG、HbA1c和CRP变化及肝肾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降低血FPG、2hPG、HbA1c和CRP,其中治疗组2hPG、HbA1c及CRP降低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消渴方配合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偏阴虚2糖尿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比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见效更快,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偏阴虚型 六味地黄汤合消渴方 针刺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方法择取2011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单位收治过的2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共53例,回顾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对其中医证作深入分析,并基于患者的病程长短的不同为患者证候演变规律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此病的中医证主要包括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种。病程在2年以下的患者多为痰热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病程在2年以上者则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而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与阴阳两虚证则多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结论2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随着病程的增加而从痰热证向血瘀证转化,临床可根据病程长短来判定患者的证所属,进而给予对“证”治疗。

  • 标签: 中医证型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病程 演变规律
  • 简介:2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冠心病是2糖尿病的主要死因。早期诊断无症状冠心病并早期临床干预可能减少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率。但国内外对无症状冠心病是否筛查一直存在争议,筛查无固定的方法,本文就2糖尿病无症状冠心病是否筛查及筛查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无症状型冠心病 筛查
  • 简介:摘要:肥胖情况和2糖尿病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群众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肥胖人群的数量增多,与此同时2糖尿病的患者数量也呈现出连年上涨的趋势。在临床的治疗之中发现,中医治疗方法对于肥胖2糖尿病患者具备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 标签: 肥胖型2型糖尿病 中医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以及饮食逐步变化,肥胖症出现的概率逐步提高,同时肥胖2糖尿病出现的人群也逐步增加,临床中一般会运用多种方式实施治疗。在治疗方式选择期间会针对患者的情况提供,促进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但是部分患者病症治疗的方式了解不多,因此治疗期间配合度不高,对此,在本文中针对肥胖2糖尿病治疗的方式进行分析。

  • 标签: 肥胖型2型糖尿病 治疗方式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