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以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自评,对二组患者进行前后心理状况调查评分比较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必要的科学地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消除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胃肠功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扶耀东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3-03-13
  • 出处:《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3期
  • 机构:           扶耀东           (新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 娄底 417600)           【摘 要】目的:对比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和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0 年3 月到2012 年3 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60 例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切除组。两组患者手术后均进行肠道通透性的检测以及根据患者术后的排便情况判断对患者的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 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检测以患者尿液中的L/M 比值(乳果糖/甘露醇)作为标准,微创组和切除组的患者手术后的肠道通透性均有所增加,微创组治疗前后的尿L/M 比值的差 值为(0.037±0.013),切除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L/M 比值的差值为(0.108±0.076)。通过观察患者的术后排便情况发现,微创组的正常排便率81.3%,明显高于切除组的患者 的正常排便率50.0%。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肠道通透性和排便相比差异明显,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和胆囊切除术均能改善肠道通透性,但切 除术增加更明显,对肠道功能影响更大。           【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脑卒中诊疗近些年取得很大进展,但以解剖学为指导的脑卒中诊疗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迫切需要更精准、全面的功能影像评估手段。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无创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技术,这些成功的经验启发神经影像医生探索脑动脉功能评估技术并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冠状动脉CT-FFR技术,着重从冠状动脉CT-FFR研究、脑动脉功能评估研究及脑动脉与冠状动脉CT-FFR的对照与思考这几个方面探讨了脑动脉狭窄功能评估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放射学 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流体力学 脑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获益仍然存在争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CTO-PCI可以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未能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未能改善反映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应变作为一个反映局部心肌功能的敏感指标,能够早于LVEF发现心肌功能的恢复。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采用心肌应变对CTO-PCI术后局部心肌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了评估,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心肌应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合并三叉神经病变(TN)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临床特征、免疫学改变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MCTD并发TN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MCTD合并TN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男1例,女11例,年龄(40±13)岁。1例以TN首发,10例以MCTD首发,1例两者同时发病。以雷诺现象(12例)、肺部受累(11例)、关节炎(10例)、手指肿胀(9例)及肌炎(6例)为主要表现。所有患者抗核抗体(ANA)及抗U1-RNP抗体均阳性,且抗U1-RNP抗体高滴度,7例血红细胞沉降率均不同程度升高,5例肌酶升高。9例行瞬目反射试验,其中6例阳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原发病为主,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缓慢,但无进展。结论MCTD病情活动时出现TN,伴有TN的MCTD中ANA和抗U1-RNP抗体阳性率高,瞬目反射试验对明确诊断MCTD合并TN十分重要,治疗原发病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

  • 标签: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三叉神经病变 雷诺现象 瞬目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病理诊断为MCD,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病理指标,比较不同年龄段ATN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ATN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25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6∶1,年龄33(21,48)岁。525例MCD患者中49例发生ATN,发生率为9.3%。其中男34例,女15例。≤20、21~40、41~60、>60岁年龄段MCD患者ATN发生率分别为2.4%(3/123)、5.2%(10/192)、13.2%(20/152)和27.6%(16/58),ATN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χ2=31.442,P<0.001)。MCD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40 U/L共92例(17.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0 U/L共53例(10.1%),γ-谷氨酰转移酶(GGT)>50 U/L共99例(18.9%),血清IgE升高患者共303例(57.7%)。与非ATN组相比,ATN组患者年龄更大,ALT、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更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更高(均P<0.05),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OR=6.283,95%CI:2.695~14.649,P<0.001)和血清白蛋白低(OR=0.924,95%CI:0.857~0.997,P=0.040)与MCD患者发生ATN独立相关。结论年龄>40岁是MCD患者发生ATN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清白蛋白是发生ATN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肾病,脂性 微小病变肾病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坏死,急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0)和联合治疗组(20),每组均连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症状、体征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神经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血栓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相关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自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VZV感染相关视神经病变5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例患者共受累7只眼;有3例(3/5)累及单眼,2例(2/5)双视神经均累及。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重度视力损害4只眼(4/7),非重度视力损害3只眼(3/7)。视力明显改善1只眼(1/7);好转2只眼(2/7);无变化4只眼(4/7)。急性期的MRI均见视神经和(或)鞘膜的异常信号。例3在发病后第2天给予抗病毒和激素治疗,视力恢复较好;余4例视力预后均差。结论头面部VZ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视神经病变,导致重度视功能障碍,且预后欠佳,但复发少见。此部位的VZV感染建议早期静脉应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最佳)及激素,最好72 h内用药,以尽量避免和减轻继发的视神经病变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视神经炎 视神经周围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受胃肠择期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2组,即参照组(n=7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70,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评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8.6%,咽喉疼痛发生率为14.3%,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62.9%、4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胃肠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病人2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组)和B组(单纯丙泊酚组)。两组均无明显麻醉禁忌症签定知情同意书。观察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心率、血压、spo2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抑制率、肢动率和术中知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能有效减少检查过程中肢动和患者术中知晓率,能更好的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两种肠道病毒与四种临床检验指标在小儿手足口病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血清指标,并分析病毒感染因素,以及不同肠道病毒患儿的血清指标变化,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四组患儿的检验指标,各组间的CKMB存在差异,双阳性组与CoxA16(-)EV71(+)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CoxA16(-)EV71(+)组最高,组间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以WBC水平、CKMB、AST、ALT为自变量,对不同肠道病毒感染组进行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其中,CoxA16(-)EV71(+)与CKMB存在相关性,组间差异呈P<0.05。结论若手足口病患儿所感染的病毒为EV71,可能损伤心肌,CKMB活性可用于诊断疑似手足口病患儿是否感染EV71病毒。

  • 标签: 肠道病毒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CS CABG)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47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69例采用MICS CABG方式治疗(微创组)、78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微创组和传统组患者年龄分别为(66.9±5.8)岁和(68.2±7.0)岁,男性比例分别为60.9%(42例)和51.3%(40例)(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无患者发生中转开胸手术。术前,微创组和传统组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8 h再次复查,微创组的血清cTnI为(3.109±0.664)μg/L,CK-MB为(18.03±3.27)U/L,均低于传统组的(3.438±0.715)μg/L、(20.63±4.28)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年随访中,微创组和传统组的再发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栓形成、心源性死亡、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微创组与传统组患者累积MACE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39%和26.92%(P=0.171)。结论MICS CABG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较好,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心肌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微创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病变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治疗组在常规方法同时加用中药,观察治疗前后疼痛、麻木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两组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全息多模态实时化三维导航(3D-HMRN)技术对肺部微小病变进行导航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住院行肺部小结节外科局部切除的152例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试验组76例,男31例,女45例,年龄(47±17)岁,术前进行侧卧位导航模式CT扫描并行手术区域三维重建,手术开始前采用全息多模态实时三维导航技术引导进行病变定位穿刺,操作完成后采用术中CT对穿刺位置进行验证,确定穿刺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对照组76例,男34例,女42例,年龄(50±19)岁,直接进行术中CT定位。最后对两组定位数据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76例病例,首次成功率97.4%,误差(3.9±0.9) mm,操作时间(4.4±1.2) min;对照组术中CT定位一次成功率98.7%,误差(3.5±1.0) mm,操作时间(10.7±2.6) min;两组穿刺定位成功率和定位精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全息多模态实时三维导航技术操作省时,定位准确,可以作为肺部微小结节外科治疗术中定位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肺疾病 导航,三维 定位 胸腔镜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