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储望华是当今专注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其钢琴前奏曲《隔江相望》的分析,探寻该曲创作与演奏中所贯穿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与西方音乐技法相结合的规律。

  • 标签: 储望华 标题意境 旋律 结构 双调叠置
  • 简介:<正>刘天华(1895、2·4—1932、6·8)是誉满中外的作曲家、民乐器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其曲集、传记已多次出版。他熟习多种中外乐器,更以二胡、琵琶造诣最深。这乃是“其‘恒’与‘毅’非常人所能及”的内因所致,亦毋庸忽视他“犹虚心师事他人,以求其艺”。(刘半农语)并常纳民间乐手所长的外因之故。

  • 标签: 刘天华 乐器演奏 作曲家 民间音乐家 二胡 琵琶
  • 简介:《娇红记》全名《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是明末孟称舜所著的一部传奇。《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前期所创作的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悲剧。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主要表现人文主义爱的理想,以及这种理想的必然胜利;孟称舜则通过申纯和王娇娘

  • 标签: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女主人公 莎士比亚 孟称舜 女性形象 人文主义
  • 简介:对《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的看法──兼谈六音组之间的“互补”关系华萃康读1993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陈小兵《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后,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看法供作者和读者参考。一、“集结态”这一概念虽然在文中是用于十二...

  • 标签: 十二音序列 互补关系 “互补” 音组 六音集合 陈文中
  • 简介:"板式变体"变奏思维是八板曲牌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的变奏思维模式。中国当代作曲家以此来构思作品时,常显现出对变奏思维的多重应用,并从"显性"与"隐性"个方面对音乐创作产生影响。一方面"显性"体现在音乐表层的旋律基础上,即保留八板曲调结合变奏思维结构乐曲,在音乐的表层音响上塑造八板风格;另一方面"隐性"则体现在音乐深层的变奏思维的基础上,即运用其它曲调结合变奏思维结构乐曲,在音乐的深层结构中蕴涵八板风格。者通过形式化的逻辑方法构建不同的音乐作品,从而从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曲牌与当代作品、中西音乐文化与结构技术间的联系。

  • 标签: 八板 变奏思维 陈怡 《钢琴协奏曲》 于京君 《新翻前奏曲与赋格》
  • 简介:第一次听说张昊教授,是在戴鹏海先生那儿。后来知道,张昊教授是当代台湾最有影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早年从杨仲子、刘天华、肖友梅及黄自学音乐,与贺绿汀、丁善德同学。1947年赴欧洲留学,是梅西安及布朗热的高足,又为祖宾·梅塔的同班同学……还跟罗曼·罗兰通过信!面对这么一份闪着奇异光彩的履历,我不禁由陌生而好奇而崇敬而仰慕——终于,当今年5月,78岁的张昊教授来到他阔别四十三年的上海访同时,经热心人戴鹏海先生从中牵线,我避开了喧闹的′90上海艺术节,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张昊教授下榻的那座幽静的专家楼,进行了“独家采访”。

  • 标签: 张昊 音乐教育家 肖友梅 戴鹏海 布朗热 杨仲子
  • 简介:译者前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主任、副教授朱塞佩.哲比诺(GiuseppeGerbino)先生于2011年4月13日下午4点在中央音乐学院作了题为《文艺复兴音乐的种灵魂说:反思亚里士多德式与柏拉图式的心理学》的讲座,本文据其发言稿译出。文章论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类音乐心理学理论,一类来源于柏拉图有关宇宙灵魂起源的记载,带有神话色彩;另一类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理论,更接近于现代心理学。通过对种理论的描述与比较,作者迈出了重构文艺复兴音乐心理学的第一步。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文艺复兴时期 亚里士多德 心理学理论 灵魂 图式
  • 简介:内地的摇滚乐是一群"拒绝消失"的草根阶层,在困惑、叛逆的青春期发出的勇敢的声音,那里有对现实的反思、对意识形态的质疑、对虚伪的唾弃、对麻木的人性的批判乃至对爱情、对城市、对生存的虚无感。他们是一群先锋艺术的实验者和实践者,然而却没有同属于非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思想"的电影、话剧、美术等前卫先锋艺术那样幸运,他很少受到主流文化和传播媒体的重视和呵护。

  • 标签: 摇滚乐 流行音乐 两岸三地 非主流意识形态 中国 大陆
  • 简介:在花雅之争中脱颖而出的京剧,至民国年间发展到高度繁荣的时期。与京剧表演红遍南北的情形不同的是,由于承袭了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对京剧音乐的记录鲜有为之。通观20世纪流传至今的京剧曲谱,其记写方式主要有工尺谱、简谱和五线谱三种谱式。

  • 标签: 京剧表演 20世纪 曲谱 天水 谱曲 中国传统音乐
  • 简介:1949年5月19日—1987年7月14日,世界历史上最长时间的一道戒严令在台湾寿终正寝,在那个被迫沉默的年代里,笼罩着审查、戒严、逮捕、囚禁等阴暗的气息。生长在渔村的孩子们很多不会游泳,因为台湾的海岸线变成荷枪实弹的警戒线。柏杨、李敖、陈映真,都曾经在戒严年代被捕入狱。

  • 标签: 中国流行音乐 陈映真 李敖 音乐领域 邓丽君 柏杨
  • 简介:王亚丽的论文《从五声骨干看豫剧大腔调的关系》从一个旋律表层的现象——“旋律骨干”来看待豫东调的调式特征是不恰当的。将豫东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唱腔,放在“乐学逻辑求证”的认识基础上分析,豫东调的调式应包括以bB宫为主音的单纯调性、以bB宫为基本调式综合bB徵的调性,及以bB徵为主音的单纯调性、以bB徵为基本调式综合bB宫的调性,豫东调唱腔具有多调式综合性倾向。豫东调“上五音”是在“下五音”主音(中音“do”)的五度音“sol”上建立起来的开放音区。这种实践和认识方能彰显和解释豫东调作为板腔体,在唱腔旋律创造上“一曲多变运用”的优势。

  • 标签: 豫东调 上五音 音区 调式
  • 简介:我对戏曲接触很少,说不出什么意见。看了一下你们通过的会议《纪要》,我觉得很好,讲得很全面。在这次会上,能够产生这么一个《纪要》,收获很大,可以按照《纪要》去做。这次会议是讨论戏曲院校的学生要不要学现代戏,换句话说,就是要不要学习表演现代生活。我想这个问题不由学校决定,而决定于剧团演不演现代戏。因为学

  • 标签: 戏曲形式 戏曲院校 教学研究 戏曲作品 话剧剧本 说戏曲
  • 简介:二、舞蹈模式的比较根据对现场表演的观察,“阿细跳月”与“撒尼大三弦舞”的舞蹈动作都相对较为简单。由于在舞蹈的进行过程当中,这些动作会不断地加以重复,因此体现出较强的规律性。

  • 标签: 舞蹈动作 文化语境 三弦 音乐 支系 彝族
  • 简介:<正>从王国维1913年发表《宋元戏曲史》算起,现代戏曲学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王国维虽上承乾嘉之学,但无论是学理形态、还是学术范式与提问方式,他的研究都迥异于传统的曲学研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王国维的研究涌动着强烈的

  • 标签: 戏曲研究 古代戏曲 文本细读 戏曲学 《宋元戏曲史》 郑传
  • 简介:钢琴弦乐五重奏伴唱现代京剧《海港》中的方海珍唱腔《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混编乐队与五重奏个版本的唱腔伴奏部分,从编配理念和技法上体现了将西方室内乐重奏与京剧托腔融合,在运用多种音色组合、音区调配和变换演奏法,使各乐器在保留传统的跟腔过程中展现各自特色和组合音色方面拓展了京剧伴唱音乐的表现力,以及在慎用基础低音以免造成过重的音响共鸣、运用复调织体形态、注重强弱拍不同位置的重音节奏等具体手段方面各具特色,对现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乐队编配 混编乐队 室内乐理念 五重奏 京剧唱腔 跟腔乐器
  • 简介:《吕氏春秋》作为一部战国末期成书、被东汉高诱称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古代宏篇巨著,全书体例先后设“十二纪”、“八览”、“六论”,计十余万言。“十二纪”中的“仲夏纪”设有《仲夏》、《大乐》、《侈乐》、《适音》、《古乐》诸篇,“季夏记”设有《季夏》、《音律》、《音初》、《制乐》、《明理》诸篇。其中《音律》一篇,先讲三分损益律十二律生律方法,

  • 标签: 三分损益 生律 再认 先秦 《吕氏春秋》 《仲夏》
  • 简介:2017年第六届海峡岸暨港澳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共有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音乐教研员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和研究生等130余人参会。对论坛关注的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转型、创造性课堂实践教学、多元化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我国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发展提出相应的理性探讨和建议。

  • 标签: 高校音乐教师音乐教育 多元 教学评价 课程
  • 简介:从"龙声华韵"到"国风浩荡",2015年春夏时节在北京演出的场赵季平作品音乐会的立意表现,无论是对"唐风古韵"与"圣贤之道"题材的挖掘还是对浓郁的中国音乐风格的渲染,凭借场音乐会,虽然作品采用的都是西方形式,但无不透露出作曲家赵季平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以及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大爱、包容之情怀。

  • 标签: 赵季平 龙声华韵 国风浩荡 音乐会
  • 简介:众所周知,比利时小提琴大师伊萨依将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了六位音乐家,其中的四位——西盖蒂、埃内斯库、克莱斯勒和蒂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是,另外位——马尼奥.库伊罗加(ManuelQuiroga)和马修.克里克布姆(MathieuCrickboom)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太了解。

  • 标签: 克里克 小提琴家 马修 熟悉 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