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一、前言奥运会开闭幕式在整个奥运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举办国通过开闭幕式表演向全世界展示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展示本民族对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的贡献,展示举办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同时也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使开闭幕式的文艺演出精彩、新奇。

  • 标签: 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 高科技手段 开幕式 火炬塔 通信系统
  • 简介: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阳刚性征,这是由国家权力集中于男性群体以及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国家之间利益争夺所决定的。当下中国电影出现明显的性别失衡,在阳刚与阴柔截然两分的性别话语中,很难突破男优女劣的性别模式。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刚柔兼备、性别和谐的国家形象:1.塑造人物形象应在不同的具体情势中,选择所需的性别话语与特征;2.在构建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应出现由阴柔而阳刚的辩证过程;3.注意叙述和叙述对象之间性别意识的呼应;4.需要整体把握不同性征的故事类型;5.需重视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叙事媒介性别特征的变化。

  • 标签: 国家形象 性别话语 性别辩证 阳刚性征
  • 简介:谈演员的评判意识与人物形象的塑造──从塑造刘邦形象想到的石维坚塑造人物形象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艺术理论话题,自古至今,表演理论一直在探讨如何塑造艺术形象。艺术家们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都有各自的不同的体会和经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演戏要演人,演人要演神。...

  • 标签: 刘邦 孙中山 形象的塑造 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鸿门宴
  • 简介:法斯宾德创作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莉莉·玛莲》(1980)《洛拉》(1981)《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1982)被称为其“女性四部曲”。在四部曲中.法斯宾德着力于将情节叙事和对历史与现实的理性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把“作家电影”的个人化风格与好莱坞电影的“可视性”融为一体.使影片既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又具备深刻的哲理思想和艺术深度。

  • 标签: 女性主义 后期创作 性别意识 好莱坞电影 理性批判精神 历史与现实
  • 简介:二等奖:《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的批判与反抗精神》赵培贝(广西大学)首先感谢戏剧之家杂志社给我的这份殊荣。戏剧之家杂志社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为中华戏曲文化的研究者与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笔者得此机会能与其他优秀学者交流学习,实属幸事!

  • 标签: 优秀学术论文 获奖作者 戏曲文化 救风尘 关汉卿 学术交流
  • 简介:综艺节目《与卡洛斯一起用第二语言娱乐》(EntertainmentasaSecondLanguagewithCarlosSantos)是美国MTVTr3s电视台在2009年2月推出的一档全新音乐节目。在每周一个小时的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一起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分享拉美文化,演唱歌曲并与观众互动。如何以较少的经费制作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舞美效果?如何让舞台适应不同演出者的需求?如何满足演播室不同栏目布景的更换要求?这些成了制片人和设计师们面临的几大难题。

  • 标签: 高科技含量 综艺节目 电视台 MTV 美国 LANGUAGE
  • 简介:为进一步提升刊物的学术质量、推动文艺理论研究、促进文艺事业发展,在武汉华中师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已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本届论文评选活动由评委会的专家学者及《戏剧之家》杂志社的审稿编辑严格评审,并对获奖论文给予表彰奖励。下面公布2016年8(上)、8(下)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

  • 标签: 论文评选活动 获奖论文 优秀学术论文 文艺理论研究 华中师大 文艺事业
  • 简介:一等奖:《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与美国南方本土性文化研究》赵莉(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08(上)】得知自己的论文被《戏剧之家》评为一等奖,很惊喜。《戏剧之家》是全国仅存的几家戏剧专业杂志。该杂志广泛刊载音乐、舞蹈、绘画和戏剧息息相关的文学领域论文,突破了狭义戏剧概念的藩篱,为广大撰稿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在戏剧专业杂志行业有目共睹。

  • 标签: 田纳西·威廉斯 优秀学术论文 专业杂志 美国南方 获奖作者 撰稿者
  • 简介:2017年由陕西省文化厅等9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上,让人们认识了众多的梆子腔剧种,参演的一些基层院团也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陕西澄城县剧团和渭南市剧团联手打造的新编秦腔历史剧《金麒麟》引发了广泛的好评,让人印象深刻。

  • 标签: 新编历史剧 金麒麟 本体意识 再创造 导演 戏曲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他们互称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属于自己充满梦想的“家”。他们喜欢戏剧,热爱生命,积极地面对人生;他们有时天真得像孩子,有时却也会如哲人般思考人生;他们一起笑、一起泪、一起醉,他们永远年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8月23日,以“文化新业态在演艺中的发展应用”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报告厅举办.来自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等文化新业态相关领域设计研发者、应用者、从业人员;国内外文化管理机构、艺术演出机构的管理者、舞美设计者、相关艺术院校师生,演艺装备技术研发生产及应用人员等200余人参会.

  • 标签: 科技论坛 演艺设备 新业态 文化 国际 中国
  • 简介:二等奖:《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张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能在《戏剧之家》这样的专业刊物发表论文,我已倍感荣幸;辱蒙见信,论文发表后又获"《戏剧之家》第四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名,这让我欣愧交并。《从〈单刀会〉看关汉卿历史剧创作的基本特点》一文是我研习关汉卿剧作时的心得体会之作。关汉卿是杂剧大家,《单刀会》又是其颇具典型性的代表作。

  • 标签: 学术论文 科技园 获奖作者 《戏剧之家》 历史剧创作 感言
  • 简介: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吏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在这一戏剧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戏曲研究呈现出辩证的、演进的特性。

  • 标签: 董每戡 戏剧史观 “发展史”意识 “通史”意识 “女演员”论 话剧
  • 简介:11月15日~16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演出效果呈现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下半年项目实施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组织,项目课题四承担单位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参加本次项目推进会的有: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学技术处马鸣远,项目责任专家、文化部国家科技项目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蒋伟,项目责任专家、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丰其云,项目技术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副理事长劳伟杰以及课题各承担单位代表,共50余人。

  • 标签: 国家科技 技术研发 演出效果 科技支撑 示范项目 应用
  • 简介:2004年11月22日至28日,第三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共有来自国内外的九台剧目参加演出,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黑暗中的洞穴》表现了世界的匆忙和混乱;法国牛蒡剧团的《布朗小姐》对于历史与人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日本熊本卡拉拉剧团的《骨铺》对人性进行了无情剖析和直接探索;中国香港树宁现在式剧团的《独行侠与乱世佳人》;

  • 标签: 剧团 小剧场戏剧 实验戏剧 上海戏剧学院 演出 剧目
  • 简介:“样板戏”中现实革命题材的意义蕴含与意识形态立场和眼光的契合,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地促成了中国革命史的意识形态化;现实革命题材赋予“样板戏”新故事、新主题、新情调及新艺术形态,使意识形态化的中国革命史进一步艺术化。“样板戏”的现实革命题材之路,完成了中国革命史的意识形态化和艺术化,展现了建构中国革命“史诗”的意图,既解决了“戏改”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历史难题,也为艺术地宣传建构意识形态,昭示了一条途径或一个秘密。

  • 标签: “样板戏” 现实革命题材 意识形态 建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