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之际,安徽望江县郊区一座清代墓葬出土一件宣统年间铸造的银锭。该银锭,形制硕大,呈船形,重约五十两,上面阴刻有两行铭文:“宣统年月”和“省号纾富润”字样,底部有“蜂窝”,灰白色,应为真品无疑(图见封2)。

  • 标签: 货币制度 银锭 出土 演变 银两 古代
  • 简介:古代墓葬壁画颜料中的胶结材料成分研究是国内外考古界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公元5世纪墓葬壁画中红色、黑色和黄色壁画颜料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样品中的狗胶原蛋白浓度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发现,红色干燥壁画颜料中含有狗胶原蛋白,含量为7.328mg/L,而黑色、黄色和红色湿润壁画颜料中均未检测到狗胶原蛋白成分。利用ELISA成功检测出我国古代壁画颜料中胶结材料成分。该检测方法可以直接、快速检测古代壁画胶结材料中动物胶原蛋白的种类。

  • 标签: 古代墓葬壁画 胶结材料成分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简介:敦煌文献《捉季布传文》当中对季布打马球的描写一直以来都仅仅被当做文学描写看待,而实际上这关系到汉代是否存在击鞠这一运动的学术话题。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确信击鞠至少在东汉已经流行,而这也给中国古代马球起源的问题带来新的思考。

  • 标签: 捉季布传文 汉代 击鞠 马球 起源
  • 简介:在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就在有着"世界第三大沙漠"之称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分布着先民们创造的珍贵文化遗产——岩画。这些岩画分布地点繁多,而以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分布的岩画最为密

  • 标签: 创作艺术 北方民族 山岩画
  • 简介:广元、巴中两地石窟造像在题材布局、窟龛形制等方面多有相似,但是两地造像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重点讨论了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认为传播路径的不同是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这提示我们在考察四川地区的石窟造像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它们的传播路径.

  • 标签: 广元 巴中 石窟造像 异同 传播路径
  • 简介:中国煤炭博物馆于20世纪90年代接收了一批捐赠的陶瓷,也在煤矿遗址的考察中采集了一些瓷器标本,丰富了本馆的馆藏.本文主要撷取了几件捐赠的青瓷,对其进行时代和窑口的对比考证,认为是宋金时期陕西耀州窑的青釉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炭与陶瓷烧造的关系做了一些浅析.

  • 标签: 耀州窑 青釉 钧窑 钧釉 石炭
  • 简介: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农业专业的国家级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内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1986年9月13日。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肩负着宣传农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承担着抢救、保护和收藏中国农业文化遗产,

  • 标签: 中国农业博物馆 现代农业科技 设计理念 文明传播 古代农业 陈列
  • 简介:辽阳是一座具有近24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自战国至后金,这里始终是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流传至今的古典文学和史学名著中,有不少反映古代辽阳社会生活的作品和篇什。本文拟以历史的演进为经、以典籍的流传为纬,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梳理和提炼,以期加深对辽阳人文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 标签: 经典文学作品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 辽阳 描写 文化古城
  • 简介:1995年夏,我区考古人员在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羊山1号辽墓壁画(图一),面积为132×135厘米,内容为墓主人的重要生活。图中,墓主人倚坐在木椅上,其左侧为一名发契丹男侍,手捧唾盂;右侧为两名汉装男侍,...

  • 标签: 西瓜籽 敖汉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契丹人 辽上京 《松漠纪闻》
  • 简介:2005年,有一批精美的瓷器在北京毛家湾出土,其中有一件烧制年代有争议的破损的龙泉青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人员为了给出其确定的烧制朝代,利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量瓷片的化学元素组成,并结合基于微机统计软件的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与已知朝代的瓷片样本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与归类,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该破损瓷器的所有碎片都被归类为明代龙泉青瓷,这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专家基于将该青瓷与其他确定烧制朝代的龙泉青瓷相比较得出的结论一致。

  • 标签: 中子活化分析 中国科学院 龙泉青瓷 计算机统计 模式识别 利用
  • 简介:2009年3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编著的《小黑石沟考古发掘报告》,在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发行。《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

  • 标签: 上层文化 专著黑石沟 中国北方
  • 简介:由内蒙古博物院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2Et至16日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日本、德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韩国、奥地利等十余个国家17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盛宴。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内蒙古自治区 西伯利亚地区 中国北方 呼和浩特 古代文化
  • 简介:《营口古代文明展》是营口市博物馆刚刚改造完成的基本陈列,其主要特点是突出学术性,突出重要考古成果、突出地域文化,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文字介绍生动准确,文物展品丰富精美。体现了展览设计者将学术研究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探索地方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学术研究 艺术设计 展陈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