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观察组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在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电子输尿管软镜手术 肾结石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病案管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改不断前行的今天,大大提高了病案信息的社会化使用,病案已经不单单为医院内部服务,而是更广泛的应用的到病人个体以及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病案管理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而电子信息化技术让病案管理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提升了病案的管理效率,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但其中仍有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完善与提升。

  • 标签: 病案 电子信息化 医院改革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医学仪器被投入到医疗保健中,给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一所医院而言,其医疗设施的完备与否,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医院的医疗水准。在日常使用中,因负荷过大,经常发生各种故障,因此,如何做好对其进行维护是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 标签: 医疗器械 电子设备 维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对闭环系统控制的经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17例择期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接受CONCERT-CL闭环系统控制的丙泊酚经静脉麻醉。术中平稳阶段,DragerZeus麻醉机自动完成预设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观察七氟烷在达0.0、0.4、0.7和1.0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后平衡5min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以及丙泊酚的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随七氟烷浓度升高而明显下降(P均<0.01)。闭环系统控制设计的丙泊酚最低靶浓度为1.0μg/ml。当七氟烷达1.0个MAC时,有12例患者(70.6%)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降至1.0μg/ml,超出了闭环系统自动控制的范围,故予排除。而当七氟烷达0.4或0.7个MAC时,BIS值能够维持在40~60的预定范围内,仅有1例患者的BIS值<40(38.86)。结论在用闭环系统控制麻醉时,采用经静脉和吸入联合麻醉可在闭环系统的设计范围内通过调控经静脉用麻醉药的给药浓度而使BIS值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内。

  • 标签: 闭环麻醉 丙泊酚 七氟烷 脑电双频谱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对闭环系统控制的经静脉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17例择期上腹部开腹手术患者接受CONCERT-CL闭环系统控制的丙泊酚经静脉麻醉。术中平稳阶段,DragerZeus麻醉机自动完成预设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观察七氟烷在达0.0、0.4、0.7和1.0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alveolarconcentration,MAC)后平衡5min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以及丙泊酚的血浆和效应室浓度,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结果丙泊酚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随七氟烷浓度升高而明显下降(P均<0.01)。闭环系统控制设计的丙泊酚最低靶浓度为1.0μg/ml。当七氟烷达1.0个MAC时,有12例患者(70.6%)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降至1.0μg/ml,超出了闭环系统自动控制的范围,故予排除。而当七氟烷达0.4或0.7个MAC时,BIS值能够维持在40~60的预定范围内,仅有1例患者的BIS值<40(38.86)。结论在用闭环系统控制麻醉时,采用经静脉和吸入联合麻醉可在闭环系统的设计范围内通过调控经静脉用麻醉药的给药浓度而使BIS值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内。

  • 标签: 闭环麻醉 丙泊酚 七氟烷 脑电双频谱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具有的疾病控制效果。方法选取86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疾病控制效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可对其哮喘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其满意度。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 疾病控制效果
  • 简介:目的卫生专业技术队伍的人才培养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人才培养规划缺乏相关数据支撑,同时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对未来可以获得的成长路径不清楚,以致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与成才的长期规划。为了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比较全面的专业成长与成才信息路径,了解北京市疾控系统人才现状,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动态数据采集云平台,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全面系统提供成才途径,实时收集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为单位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专业技术人员确立自身定位、规划未来成长与成才方向提供一定引导。

  • 标签: 信息采集 人才发展 疾控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控制中的效果以及对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50例牙周病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牙菌斑控制效果和口腔保健行为。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牙菌斑控制效果优于对比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评分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病患者中进行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能够良好的改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提升临床对牙菌斑的控制效果,临床中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运用。

  • 标签: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 牙周病 牙菌斑控制 口腔保健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牙周病患者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对其平均分组,其中55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55例为研究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刷牙时间、刷牙次数以及牙线使用次数,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以及牙周袋探诊深度,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能够促使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有效改善其口腔状态。

  • 标签: 牙周病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 牙周健康 口腔保健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胎儿电子监护对围产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8月1095例孕妇,行无应激试验检查,根据有无反应,把有反应1077例为对照组,无反应18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结果1095例次孕妇无应激试验检查中,反应型1077例次(98.4%),无反应型18例次(1.6%)。观察组18例中共有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为38.9%,有1例为重度窒息,经处理后治愈;而对照组1077例中有26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为2.4%,且都为轻度窒息,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孕32周起每周进行产前胎监,发现胎心监护评分异常者及时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胎儿电子监护 无负荷试验(NST)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崇左市人民医院妇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诊断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165例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宫颈TCT与阴道镜宫颈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分别为ASCUS84.8%、LSIL72.22%、HSIL80.0%、SCC100%。结论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CIN敏感性高,准确度强,对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组织活检 宫颈疾病
  • 简介:摘要探讨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电子病案档案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实行电子病案档案的对策

  • 标签: 病案管理 光盘病历 电子病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无痛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喉罩通气全麻下无痛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06例,分别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三个阶段对患者实施全面性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喉罩置入成功率为100%。检查中发生喉痉挛1例,检查后发生咽喉不适3例,恶心、咳嗽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结论加强喉罩通气全麻下无痛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护理可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喉罩通气 全麻 无痛电子气管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电子胃镜检查中改进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电子胃镜检查11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55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改进型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SAS评分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咽部顺利通过情况与检查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次数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予以改进型护理干预,既能使检查质量提高,而且还能缩短患者的呕吐次数,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促进患者病症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电子胃镜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在肠梗阻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中收治的1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电子结肠镜在治疗肠梗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经过检查发现所有患者中3例正常黏膜,8例直肠、结肠炎,3例结肠息肉,3例直肠、结肠癌,1例未完成检查。结论肠梗阻患者应给予适宜的肠道准备,适时的进行结肠镜检查不但可以较好的明确病因,还能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结肠镜 肠梗阻 诊疗
  • 简介:摘要编制个性化电子教案是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制作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构建高水平教学素材库的重点。

  • 标签: CAI 个性化 电子教案 教学素材库
  • 简介:摘要总结2000例电子胃镜检查的护理经验。按检查前护理即详细了解病情,心理护理,护士与患者的准备,胃肠道与器械的准备;检查中的护理即患者的准备与体位、心理护理与术中指导;检查后的护理即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进行护理告知、可直接关系到电子胃镜检查的成功与否;并能缩短检查时间,减轻受检者的痛苦,且能融洽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电子胃镜检查 护理告知程序
  • 简介:目的分析与研究无痛电子肠镜下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无痛电子肠镜下治疗的8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对这8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共有3例并发症,其中2例出血,1例肠穿孔,且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对行无痛电子肠镜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标签: 无痛电子肠镜 结直肠息肉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对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阴道镜子宫颈检查
  • 简介:病案信息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珍贵记录资料,各医疗机构、法律机构、医疗保险部门以及个人对电子病案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急需能够有效共享的电子病案信息资源。网格技术能够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前提下,可以将分布的数据资源统一起来,促进数据的有效共享。本文在分析电子病案信息服务网格应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病案信息服务网格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并讨论网格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在网格系统安全保障上提出解决措施。实现电子病案信息网格存储、共享和服务的平台设计。

  • 标签: 电子病案 信息共享 网格技术 应用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