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荷兰的一项小规模临床试验发现,移植瘦人的粪便可以暂时提高肥胖男性的胰岛素耐受性,但只有一半受试者出现了反应。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分析每个病人的粪便细菌组成,预测治疗的成败。这有助于为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粪便移植的发展提供帮助。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细胞代谢》杂志。

  • 标签: 糖尿病 粪便 移植 患者 微生物 临床试验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疾控中心微生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方法:选择疾控中心微生检测的标本500份,分别两组,使用微生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微生检测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检测质量合格率,微生检测准确性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疾控中心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病原微生的耐药性变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们急需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微生耐药性变异的继续蔓延①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②将药物敏感试验列为抗感染治疗前的常规检查项目;③严格掌握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④体表局部感染应该强调早期局部用药;⑤严格控制预防使用和非医疗的农、林、牧、副、渔以及饲料中使用抗菌药物;⑥加强监控,掌握致病菌变化以及耐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耐药性变异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想对于所学专业——医学微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改革方面以及对于实践方面的看法,还有所想要采取的措施。然而医学微生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起着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作用。但是,就这一专业的特点——内容繁杂,知识点也相对其他学科要琐碎许多。因而天它的逻辑性也就相应的比较弱。这些特点对于老师的授课来说也就存在一定的挑战性。通常情况下,老师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就是讲授的内容零散、抽象,而且不够具体,这样很容易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结果与自己的预想背道而驰,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因而这次我是希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 标签: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麝香壮骨膏的微生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建立合适的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生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为薄膜过滤法。结果阴性对照组未检出,试验组均检出阳性菌,符合验证要求。结论该方法消除了样品的抑菌性,可用于该品种的微生限度检查。

  • 标签: 麝香壮骨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微生可以使调味品变质,进而引起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检测调味品各项微生指标可以保证调味品的食用安全。本文阐述了调味品微生检验,从人员因素、培养基和试剂、设施、环境、样品采集、检验方法和操作、结果与报告等几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以确保调味品微生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 标签: 调味品 微生物检验 无菌操作
  • 简介:摘要人畜粪便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快速、准确地判别水体污染的来源,对于保障饮用水及环境水体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利用微生进行水体污染的溯源分析,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微生溯源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研究进展,以促进微生溯源分析在我国的应用。

  • 标签: 水体粪便污染 微生物溯源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感染是造成患者发生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诱因,为控制医院感染,微生检验是确定感染性质的主要手段之一。现探究微生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以便提供给医院临床治疗工作以可靠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按照病房区域划分,其中100例编为常规控制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另100例住院患者,编为微生检验组,实施微生检验感染控制。经不同治疗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感染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感染程度及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微生检验组均优于常规控制组P< 0.05(详见表2、表3、表4)。结论:想要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就要根据微生检验监测患者的感染情况以确定感染源,从而有效的进行科学控制,再经过规范、合理性的使用相关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的比率。此方法不但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的程度,还赢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是医院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控制感染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微生检验中采用快速检验技术,观察该种检验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的感染性疾病1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快速检验技术和传统检验技术,对比两种检验方法效果。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检查率对照中,实验组为94.79%,对照组为97.91%,(x2=0.539,p=0.372),结果无差异。(2)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对照中,实验组分别是96.87%、97.91%,对照组分别是84.37%、86.45%。(x2=22.007,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微生检验过程中使用快速检验技术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快速检验技术 人工检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部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断中行微生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4-2022.04本院接收的70例肺部曲霉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以病理组织切片检验结果(寄生型:30例;侵袭型:40例)作为金标准,对全部患者分别行GM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试验(1-3-β-D葡萄糖试验)与痰培养试验,分析比较三种检验方式阳检率。结果:相较于G试验、痰培养试验阳性检出率,GM试验检出率显著更高(P

  • 标签: 肺部曲霉菌感染 微生物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探究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收录的9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这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实行医院感染控制,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微生检验的方法实行医院感染控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感染程度。结果:在观察组中,患者轻度感染率为2.22%,中度感染率为0.00%,重度感染率为0.00%,而在对照组中患者轻度感染率为8.89%,中度感染率为6.67%,重度感染率为2.22%。由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总体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结论:在医院的感染控制过程中,微生检验工作是具有应用价值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采用微生检验能够有效的降低疾病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应用价值 一般方法 控制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检验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所接受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使用唾液检验和粪便检验两种微生检验进行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唾液检验和粪便检验两种方式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均在90%以上,两者联合的敏感度最高;唾液检验的特异度要明显要与粪便检验和联合检验;唾液检验的准确度略高于粪便检验和联合检验。结论:微生检验操作方便,准确度高,在检验慢性胃炎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慢性胃炎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微生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越发关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培养基是微生检验的技术核心,其质量关系到检验效果,所以本文综合阐述微生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策略。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质量控制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厂微生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与标准研究能够有效确保产品质量,微生检验的质量控制策略主要包含实验室操作流程、检验人员、标准设备和试剂以及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包括微生检验的方法验证、检验设备的质量检验、质量相关记录的保留和管理、环境监测。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策略和严格的标准执行,可以有效保证药厂微生检验的结果准确性和产品高品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策略 质量控制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粪便微生检验在儿童腹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05-2023.05间收到的小儿腹泻样本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使用粪便微生检验,分析其中致病菌株的种类占比情况。结果:致病菌株主要为志贺菌、沙门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占比最高为志贺菌,检出率为4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粪便微生检验对儿童腹泻诊断应用效果理想,能发现多种导致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以志贺菌最常见。通过不同病原菌的致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能提高患儿腹泻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