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在心衰中重度失能患者照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心衰患者及其主要照顾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0例,照顾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照顾进行同伴支持教育)。出院前对比两组照顾准备度,出院1、3、6个月后对比两组照顾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出院前实验组照顾准备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6个月后,实验组的照顾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模式在心衰中重度失能患者照顾中应用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 标签: 同伴支持教育 心衰中重度失能 照顾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的中医证型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选择HBeAg阴性慢性HBV携带134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正虚邪恋、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五种证型,并行肝穿刺检查,确定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找出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正虚邪恋占39例;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G)分布中G1占明显优势,纤维化程度S1-S2占明显优势,肝气郁结型34例,G1~G2、S1-S2为主,肝郁脾虚28例,G2、S1-S2;肝肾阴虚18例,主要为G2-3,S2-S3,气滞血瘀14例,G2-3、S3-S4为主。结论HBeAg慢性HBV携带中医五个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从正虚邪恋到气滞血瘀,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逐渐加重,由实至虚,由气及血,至肝、脾、肾功能失调,符合气血脏腑传变规律。

  • 标签: HBeAg阴性 慢性HBV携带者 中医证型 肝脏组织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程序化和谐护理对提高体检护理质量及体检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一共(76例),健康体检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1月5日,将健康体检(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8例-实施程序化和谐护理,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健康体检的满意度评分(90.41±1.26)分和体检护理质量评分(89.45±2.47)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80.01±0.24)分和体检护理质量评分(78.11±1.45)分(P<0.05)。结论通过对健康体检实施程序化和谐护理,能显著提高体检满意度以及体检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程序化和谐护理 体检护理质量 体检者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将优质护理干预展开运用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探究,所选择患者50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2月至12月所接诊病例,结合组内随机性抽选的方式,取25例,在术期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剩下患者则需要将优质护理展开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恢复过程中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优质护理
  • 简介:今年6月,在我刊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上,有两个演讲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个是"大型高端医院的前期策划与长远设计",另一个是"医疗建筑的智能与高效运行"。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两个演讲出自同一个人——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筑管理总监朱业樵博士。为什么惊讶呢?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擅长医院建筑策划与设计的通常是设计师,精通智能化的一般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而熟悉医院运行的,则非医院管理莫属。

  • 标签: 建筑评价 医疗建筑 建筑策划 安德森癌症中心 信息技术领域 建筑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对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死亡态度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54例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安宁疗护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家庭照顾干预前后死亡态度评分和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死亡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护理宣教可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家庭照顾死亡态度,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安宁疗护 护理宣教 癌症终末期 家庭照顾者 死亡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承德地区无偿献血丙型肝炎(HCV)感染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本文选择承德地区2018年到2019年77886例无偿献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判断HCV感染合并ALT异常状况,并进一步对流行病学特点加以分析,观察无偿献血人群、血液质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有效从血液传播角度实现HCV感染控制,并进一步降低HCV感染风险。结果:在本文研究中,与ATL阴性抗-HCV阳性率,ALT阳性抗-HCV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在采血过程中,通过在采血前,为献血提供抗-HCV、ALT快速检测,并指导ALT呈现升高状态的患者予以延缓献血,能够有效减少ALT不合格率,并进一步促进血液资源保护,确保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促进供血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HCV感染 ALT异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患者治疗中辅以针对性急诊护理流程的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在医院急诊科治疗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以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的数量均是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急诊护理流程,比对护理之质量。结果:观察组胰岛素用量、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针对性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同时还能缩短治疗时间,适宜推广与借鉴。

  • 标签: 针对性急诊护理流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艾滋病感染应用心理护理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针对100名艾滋病感染进行研究。将感染按照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50名感染。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感染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可提升机体免疫状况,进一步改善感染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免疫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男同性恋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式,抽取本地区男性同性恋82例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对象之中,有47例(57.32%)曾有过肛交性行为,每一位调查对象在6个月内平均与(1.63±2.01)位男同性恋发生过性行为,在82例调查对象之中仅有34例(41.46%)只存在一位同性性伴侣,有39例(47.56%)存在一名以上异性性伴侣,在82例调查对象之中,有81例(98.78%)知晓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预防知识有所了解,但仍然存在大量高危行为,对于安全套使用率不足。结论:男同性恋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情况不容乐观,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需对其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以提升其预防知识知晓率与实施情况。

  • 标签: 男同性恋 艾滋病 预防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减少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拒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100例健康体检,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基础健康体检管理)与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拒检率低(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减少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拒检率,提升满意度,凸显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行使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健康体检 体检项目 拒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绵阳市某地14例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阳性感染病例分子传播网络特征,为确定HIV-1感染事件的传染源和传播链条提供实验室依据,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4例HIV阳性病例进行确证、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测序和分型,采用巢式RT-PCR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利用进化分析和分子网络分析方法对DNA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对14条序列进行分子网络分析,共检出3种基因亚型CRFs,分别是01_AE(3,21.4%)、07_BC(9,64.2%)、08_BC(2,14.2%)。当基因阈值为0.9%时,14条序列被分成三簇,最后利用 HIV-Trace生成可视化网络,形成存在潜在联系的分子簇,显示相同亚型的毒株都形成了同一个分子簇。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来源多元化,相同基因亚型病例间存在分子网络传播特征,≧55岁中老年人群应加强动态监测和长期干预,文化程度低的中老人群也应重点关注其身心健康,及早采取措施,防止HIV感染,避免了艾滋病病毒的进一步蔓延。

  • 标签: 基因测序 进化分析 艾滋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簇 核酸 基因亚型 毒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献血服务在无偿献血招募与血液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采血站无偿献血的36719名献血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 标签: 优质献血服务 无偿献血者招募 血液采集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健康观念的日益深化,体检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单纯的体检结果并不能完全满足个体对健康管理的全面需求,因此,构建一种科学、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显得尤为关键。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强调知识普及、信念建立和行动落实的有机结合,为体检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对体检生活质量和疾病防控的积极影响,以期为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知信行健康管理模式 体检者 疾病防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不合理使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本院120例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对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两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患者中,总计62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1.67%,且主要是β-内酰胺类药物。抗菌药物滴注速度过快、给药时间过程、药物剂量较大、药物浓度过高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关。结论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所以需要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系统 抗菌药物 消化系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行个体心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机会性感染入院就诊艾滋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48例,AA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B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BBB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AAA组, P<0.05。结论 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给予个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促进治疗进程。

  • 标签: 艾滋病 感染 个体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