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矿难病人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4例矿难病人开放性骨折,清创及外固定支架骨折固定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5~7d后拆除,行游离植皮覆盖创面。结果22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其中2例初始植皮失败后皮瓣移植成活。结论矿难病人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经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外固定架能有效地封闭创面,可提高矿难病人开放性骨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矿难病人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组配式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其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内接收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选取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清创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周创伤程度以及骨代谢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CRP、NE含量较对照组均更低;观察组术后1周BGP、BALP、P1NP含量较对照组高,且β-CTX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创伤程度,改善患者骨代谢,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负压封闭引流 创伤程度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均将60例患者的支架成功置入,无一例失败,并且支架均置入到了满意位置。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不仅安全有效,同时还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重度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从细节入手,加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解剖复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6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将锁定加压钢板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而将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应用于观察组中,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患肢缩短均达到了解剖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并没有显著的优劣之分,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措施的选择。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解剖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75岁以上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可行及疗效。方法238例接受介入诊疗的75岁以上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及股动脉组,各119例。比较两组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中的动脉刺及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支架成功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桡动脉组及股动脉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造成功率、支架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桡动脉组显著低于股动脉组;局部血管并发症率及术后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桡脉组明显优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股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能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支架
  • 简介:摘要要提高护理质量,最重要的是立足于护理防范,而做好防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好细节。对护理工作的细节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能否提高,患者能否满意。因此,必须在对全科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找准关键点,进行重点监督,加强对护理细节的管理,有的放矢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细节 护理质量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产妇进行抽样,选取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实施优质护理前相比较,住院孕产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医疗纠纷明显减少(P<0.05),护士满意率也得到极大的提升(P<0.05)。结论强化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显著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科
  • 简介:摘要“落实护理措施,开展优质护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优质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学发展中,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成为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一问题在眼科疾病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只有通过心理护理“治疗”这一“心病”,才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的开展。因此,心理护理就成为眼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儿科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手段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62例患儿)与实验组(62例患儿),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入院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细节护理 儿科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安全护理是神经内科护理的基本要求,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的安全要点,分析安全隐患,制定应对措施。在确保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的基础上,把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住院天数,提高病人的康复质量。同时使患者在对自身疾病认识的基础上树立防范意识,通过护患努力及配合,创建一个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护理 舒适护理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腹痛患者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有腹痛症状的患者98例,作为该项研究的对象,并且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每组有4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主要是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加上舒适护理,然后根据所得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而对照组的仅为85.71%,很显然比对照组的要高得多;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3.67%,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5.9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上研究,表明舒适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在腹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要好得多,不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 腹痛患者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