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瑞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案的分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溶栓情况发现,应用瑞普替治疗的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瑞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方面的临床症状,应广泛推广。

  • 标签: 瑞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在2016年11月—2017年7月所手指的30例FD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仅临床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潘立酮 复方消化酶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进行比较,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48例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16例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58%、37.50%、31.25%,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P=0.012)、宫颈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P=0.031)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MMP-2在不同临床分(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02)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患者的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M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MMP-2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其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MMP-2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MP-2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

  • 标签: 宫颈癌,机制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肌及胱抑素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选择了100例从2013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患者的血清中心肌和胱抑素C水平等进行检测,并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以上物质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中心肌与脑钠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胱抑素C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此外,ST段抬高型患者与非抬高型患者间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及胱抑素C水平均出现了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将心肌和胱抑素C水平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物是可行的。

  • 标签: 心肌酶 胱抑素C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胆碱酯(CHE)、白蛋白(ALB)和胆固醇(CHO)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AU5811生化分析仪对80例肝硬化患者与100例健康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HE、ALB和CH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增大,CHE、ALB水平逐渐降低。在肝功能分级中CHE、ALB和CHO水平C级最低。结论CHE、ALB和CHO提示肝脏的损害程度,作为肝硬化患者疾病的评价和分级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胆碱酯酶 胆固醇 白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放射治疗分割方式对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出现精神障碍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分为A组、B组,均全脑照射,A组放疗分割方式为40GY/20次/4周,B组放疗分割方式为30GY/10次/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二组患者的精神障碍出现情况。结果经放射治疗后两组均有部分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精神障碍症状,A组患者出现智力下降者6例,B组出现意识障碍者1例,智力下降者23例,癫痫者2例,精神异常者26例,二组实验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临床上对脑转移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很有可能出现放射性脑病,并发精神障碍疾病,这种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放疗分割方式为40GY/20次/4周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症状明显较分割方式为30GY/10次/2周患者减少。提醒广大医务工作人员注意放射治疗常规分割还是对减少患者出现精神障碍有益的。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 标签: 脑转移瘤 放射治疗 精神障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全脑照射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患者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给予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略优于对照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全程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科学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肺癌脑转移瘤 全脑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此次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比组,均为37例;常规组单一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同时应用阿卡波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掌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完成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对比组为81.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阿卡波、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改善和控制患者血糖,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重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分组。单药降糖组采用二甲双胍作为降糖药物,联合降糖组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降糖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转归情况;血糖生化指标达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生化指标和BMI监测结果。结果联合降糖组2型糖尿病转归情况优于单药降糖组,P<0.05;联合降糖组血糖生化指标达标时间短于单药降糖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生化指标和BMI监测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降糖组血糖生化指标和BMI监测结果优于单药降糖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高,对血糖、体重等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促使血糖达标,降低BMI,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拜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拜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PBG以及HbALc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拜糖平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4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护理组则给予6S管理模式,分析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管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行6S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快速止血,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减少对其身体的影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6S管理模式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且分析影响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的因素。方法本文中笔者收集2011年1月-2011年7月我院住院的婴儿400例,并且对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母乳喂养率呈降低趋势,在婴儿4个月大以后则降低迅速;终止母乳喂养的因素以母乳不足(42.5%)、需要添加辅食(30.0%)为主。结论做好产妇的产前、产后的访视,加强坚持0~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指导,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观念,使母乳喂养保持在较高水平。

  • 标签: 母乳喂养 调查分析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灵川县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于2016年3~5月随机抽取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60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6.67%。随着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的升高,知晓率升高(P<0.01);常住人口知晓率高于流动人口(P<0.01);2次及以上接种者知晓率高于首次接种者(P<0.01);但不同年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我县0~6岁儿童家长对整体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单个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全程接种针次等的知晓率较低,可作为今后宣传教育的重点;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家长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探讨分析对血清炎性介质、心肌谱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入我院进行住院的100例肺炎患儿,经随机数字分配成两个组,每组各5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医院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个性化护理手段,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炎性介质、心肌谱、肺功能明显变化,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提高。结论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实施氨溴索药物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 标签: 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炎性介质 心肌酶谱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活血化瘀方联合纤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活血化瘀方联合纤溶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及单纯纤溶治疗。在治疗后检测白介素(IL)-1、内皮素(ET-1)、IL-6、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a)、D-D二聚体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介素(IL)—1、内皮素(ET-1)、IL-6、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a)、D-D二聚体等各项指标检测上,两种治疗方法,都取得很大疗效,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方联合纤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纤溶治疗的效果,这说明将西药与活血化淤方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开来。

  • 标签: 活血化瘀方 纤溶酶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唾液酸法检测对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的92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白带涂片法、唾液酸法和Amsel标准法等检测方法,并以Amsel为金标准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分析唾液酸法和白带涂片法对细菌性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检出率。结果唾液酸法与Amsel金标准的检出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白带涂片法检出率明显低于Amsel金标准和唾液酸法的检出率(P<0.05)。结论相较于白带涂片检测法,唾液酸法具有更高的细菌性阴道炎疾病检出率,可将它作为诊断、筛查细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检测方法。

  • 标签: 唾液酸酶法 白带涂片镜检法 细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蜂毒素与沉默组织蛋白S(CTSS)对于MHCC97H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制备的沉默CTSS的MHCC97-H细胞株(沉默CTSS的细胞株用PLVT1150表示,正常表CTSS的细胞株用PLVT8表示),使用不同浓度蜂毒素干预2组细胞30min,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重复三次。制作沉默CTSS的MHCC97-H裸鼠皮下荷瘤模型,使用80μg/(kg*day)蜂毒素干预,对照组予以PBS代替。观察裸鼠移植肿瘤生长的状况,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cleved-caspase3在裸鼠荷瘤模型中的表达。结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凋亡率,PLVT1150细胞凋亡率依次为18.87%、36.72%、52.98%,PLVT8凋亡率依次为4.27%、15.32%、28.86%,进行两两比较,P<0.05。比较裸鼠皮下移植瘤发现第1组(PLVT1150+PBS)与第2组(PLVT1150+蜂毒素)比较、第3组(PLVT8+PBS)与第4组(PLVT8+蜂毒素)比较,裸鼠荷瘤体积在第14天出现统计学差异;第2组与第4组比较在第22天出现统计学差异;第1组与第4组比较,在第31天出现统计学差异。在裸鼠肿瘤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实验中检测到4组Caspase-3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0%、20%、80%、40%,进行灰度值比较1组与2组相比,P<0.05;3组与4组相比,P<0.05.Cleved-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0%,20%,60%,灰度值比较1组与2组相比,P<0.05;3组与4组相比,P<0.05。结论沉默CTSS促进MHCC97-H细胞凋亡,蜂毒素与沉默CTSS引起的MHCC97-H细胞凋亡有协同作用,蜂毒素有可能为肝细胞癌生物学治疗的新研究方向。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组织蛋白酶S 裸鼠模型 蜂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心肌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且各项结果正常者46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检测心肌谱与肌钙蛋白I水平,并展开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心肌谱指标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肌钙蛋白I阳性率最高,心肌谱阳性率为52.4%-83.3%之间,42例患者中无1例心肌谱与肌钙蛋白I同时为阴性者。结论将血清心肌谱及肌钙蛋白I测定联合应用,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在脊椎骨转移瘤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椎骨转移瘤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及其行为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和行为状态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放射治疗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脊椎骨转移瘤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有助于促进椎体稳定,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椎体骨转移癌 放射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