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对累及龈下的牙齿楔状缺损采用不同充填材料治疗的预后差异。方法:病例类型为累及龈下的牙齿楔状缺损患者,96例均在2020年6月-2022年2月的时间内收集整理,64例对照组将其通过双盲法进行分组,设定每组的患者数量为32例,对照组的填充治疗选择3M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对照组1)及3M流动纳米树脂(对照组2),观察组的填充治疗选择3M玻璃离子材料。评比两组修复成功率、牙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进行修复成功率的比较时,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对照组2高于对照组1,P<0.05;在进行天冬氨酸转氨酶、龈沟液、碱性磷酸酶的比较时,对照组2高于对照组1,P<0.05。结论:3Mz350流动纳米树脂材料相较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有更好的抛光性能,更有利于改善累及龈下的牙齿楔状缺损的牙周指标,提高修复效果,值得临床优先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牙齿楔状缺损 累及龈下 玻璃离子 光固化复合树脂 流动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见光固化材料对后牙牙体病损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后牙牙体病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树脂材料,观察组采用可见光固化材料。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对后牙牙体并患者采用可见光固化材料修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其美观功能也更符合患者需求。

  • 标签: 可见光固化材料 后牙牙体病损 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保温装饰材料辊涂生产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配套防护设施设置,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职业卫生检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保温装饰材料辊涂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接触水泥粉尘、臭氧、二甲苯、丁醇、乙酸乙酯的浓度小于接触限值,接触噪声8h等效声级符合限值要求。结论 正常运行情况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低于限值,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措施有效。

  • 标签: 职业病危害 防护措施 关键控制岗位
  • 简介:“军字一号”工程是依托局域网,运行在医院范围内,对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实行全员计算机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医用消耗材料库房管理子系统是“军字一号”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该子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 标签: 库房管理 “军字一号”工程 医用消耗材料 子系统
  • 简介: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治疗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纳米S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目的:观察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活性氧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索抗氧化应激效应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提取、培养并鉴定大鼠软骨细胞,采用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进行干预培养抑制活性氧产生;(2)体内动物实验: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激素诱导组和实验组均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联合肌注甲强龙诱导股骨头坏死,实验组在诱导后第7天给予腹腔注射多孔Se@SiO2干预治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诱导坏死后第8周取双侧股骨头行MicroCT扫描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1)活性氧检测和TUNEL实验显示:Se@SiO2干预后大鼠软骨细胞中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5);(2)MicroCT扫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激素诱导组及实验组骨密度、骨体积、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股骨头表面光滑,骨细胞、软骨细胞、骨小梁正常,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少见;激素诱导组骨小梁断裂、脂肪细胞肥大融合、出现大量空骨陷窝,有明显骨坏死表现;实验组较激素诱导组股骨头坏死明显好转;(4)结果表明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能够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并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氧化应激 软骨细胞 纳米材料
  • 简介: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无张力修补术虽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但是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而补片相关肠瘘是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主要就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相关肠瘘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等做一综述。

  • 标签: 疝修补术 肠瘘
  • 简介:本文首先报告了作者自行研制的单相块材和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2D和3D晶粒组织演变过程MonteCarlo仿真算法和软件;继而扼要讨论了相关的理论发现及其在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建模与设计中的应用.与多种真实材料实验数据比较研究表明,本文研究成果比文献中已有理论模型和仿真方法更适合于研究和预报复相材料中第二相粒子对基体晶粒组织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 标签: 三维晶粒长大 显微组织稳定性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仿真设计
  • 简介:目的探索物理混合及化学交联两种方法制备的细菌纤维素(BC)/明胶支架材料用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方法采取物理混合和化学交联两种方法将BC和明胶两者结合制备出海绵状复合体,接种成骨细胞后培养观察细胞形态,考察ALP活性表达,HE染色和共聚焦观察材料表面细胞情况和粘附。结果物理混合法制备的BC/明胶细胞增殖和粘附性能,ALP表达量优于单纯BC和化学交联制备的BC/明胶。结论物理混合法制备BC/明胶复合支架材料可以作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

  • 标签: 成骨细胞 BC/明胶 生物相容性 复合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肺病科病房库房卫生材料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比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前后,肺病科病房库房内物料摆放和标识的正确率、库房内滞料积压情况、工作人员对病区库房管理的认知正确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肺病科病房库房内的标识较管理前更清晰、分区更清楚。物品摆放正确率由65%提高至80%,库房内滞料积压情况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对病区内库房管理的认知正确度由87.50%提高至97.50%,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肺病科病房 库房卫生材料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种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的灭菌效果与成本,以此帮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更好地开展工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选择300包县级医院剖腹手术器械包进行研究。依据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的不同将剖腹手术器械包划分为甲组(棉布包装材料)、乙组(无纺布包装材料)及丙组(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记录和比较分析甲组、乙组及丙组包装材料灭菌效果、湿包率及成本。结果:甲组、乙组及丙组包装材料灭菌合格个数均为100包,灭菌合格率为100.00%;甲组、乙组、丙组包装材料湿包个数分别为4包、2包及1包,占比分别为4.00%、2.00%、1.00%,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结论:三种无菌物品包装材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均有着较为优异的表现,灭菌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棉布比较容易出现湿包的情况,而无纺布的成本较高,因此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棉布 无纺布 新型纺织品 无菌物品 包装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EK材料在数字化设计制作儿童间隙保持器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接受间隙保持器治疗的儿童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材料传统方法制作间隙保持器,观察组使用PEEK材料切割/打印数字化间隙保持器。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和舒适性,发现PEEK材料切割/打印数字化间隙保持器在以上三方面均优于传统材料传统方法制作间隙保持器。结论:PEEK材料在数字化设计制作儿童间隙保持器中具有优良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PEEK材料 间隙保持器 儿童 临床应用 数字化设计
  • 简介:第八届全国材料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暨2012年中国体视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将于2012年10月18—21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一山东威海荣成市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科学分会主办,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和荣成市政府承办。

  • 标签: 科技学术会议 学术年会 材料学 体视学 学分 学会
  • 简介:摘要引发院内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器械进入人体后其表面滋生的细菌,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医用高分子材料抗菌表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表面的抗菌性能,因此本文主要对医用高分子材料抗菌表面构建及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 标签: 医用高分子材料 抗菌表面 医疗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修复材料应用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抗摩擦性能差异。方法:抽选本院接诊口腔修复患者共81例为研究对象,设置对比性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口腔修复材料差异分组,对照组41例(陶瓷材料)、观察组40例(树脂材料)。比较两组口腔修复有效率、口腔功能改善效果及修复体不良预后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修复治疗后3月有效率为100.00(40/40)、、6月有效率为97.50(39/40),治疗6月时观察组口腔语言功能评分为(16.52±2.05)分、咀嚼功能评分为(16.47±1.95)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树脂 陶瓷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抗摩擦性
  • 简介:“第七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定于2009年10月16~18日于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体视学学会材料科学分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承办。会议主题:持续创新,加强新材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热烈欢迎中国体视学学会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同时欢迎国内外相关仪器设备生产厂商、公司和研究机构推出最新产品参加会议期间举办的展示会。

  • 标签: 科技学术会议 材料科学 征文通知 图像 科技工作者 撰写论文
  • 简介:摘要晶须是一种纤维状单晶体,其直径一般数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度可达数厘米,由于晶体结构完整排列高度有序,克服了传统材料存在的孔洞、位错及颗粒界面等缺陷,因此其密度与强度都接近理想晶体,具有极高的强度与弹性模量1。由于理想的结构与理化性能,晶须或类晶须样结构可能作为口腔修复、、填充及植入等十分理想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非常乐观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些年较热门的几种晶须材料(如钙磷石、SiC、ZnO等)的力学、化学及生物学性能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与传统的口腔材料进行对比,探究它们用作口腔新材料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 标签: 晶须材料,口腔修复材料,口腔材料学,力学性能
  • 简介:目的探讨嵌顿、绞窄性造口旁疝开放式人工材料修补术的合理性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采用一期人工材料修补治疗嵌顿、绞窄性造口旁疝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及腹腔感染。腹膜前用聚丙稀补片修补1例,发生切口感染,20d后取出补片,行原位腹腔内无张力造口旁疝修补术治愈。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经短时间换药治愈。无其他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0rain;住院时间12—35d,平均17d;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为11个月,未见早期复发。结论选择性应用人工材料疝修补治疗嵌顿、绞窄性造口旁疝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人工材料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