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实验课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教研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根据微生物和微生物检验这一学科的特点,针对实验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实验课 改革
  • 简介:该文论述了将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生化工程及微生物工程等4门课程实验优化整合为一门综合实验课程,在保持专业教学体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协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让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 标签: 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微生物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笔者从微生物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微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探索,具体介绍微生物教改中的一些想法。

  • 标签: 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检验医学教育
  • 简介:医学微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现有的考试方式存在考试手段单一化、考试内容片面化、考试评价不规范等问题。有必要对现有医学微生物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以达到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考试 改革
  • 简介:临床免疫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其中实验课占到课程总学时的50%。贵阳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和免疫教研室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免疫及检验实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适当的实验考核方案,能提高学生学习临床免疫及检验的主动性及效果,并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 实验 考核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出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呈现出激增趋势,且患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青年人数量增加,使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都承担着沉重负担。而影响青年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病因较多,且具有复杂性,但是多数病因以及危险因素都具有可控性,通过良好的预防措施可有效较少疾病发生率,因此本文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青年 病因 研究进展
  • 简介:培养掌握一定的诊断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检验工作者,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该文旨在总结探讨诊断分子生物的课程改革方案,就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浅谈笔者的见解。

  • 标签: 诊断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酸泼尼松+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的效果以及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收治的2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未见统计差异(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效果良好。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醋酸泼尼松 抗结核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髓内钉微创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微创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前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微创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加快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髓内钉微创固定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微生物在抵抗致病微生物,维持正常的机体免疫及功能、改善药物作用等诸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微生物组研究的深入发现,在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COPD、肺癌的治疗过程中,微生物稳态的改变、以及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疗效、患者康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微生物被认为可作为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微生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治疗过程中所受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 标签: 微生物 呼吸道疾病 临床用药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危妊娠孕妇纳为研究对象,应用本院自制的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了解产妇的护理需求,并依据护理结果采取综合护理手段,分析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情绪状态。结果经护理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48例),其SAS评分为(2.1±1.2)分,SDS评分为(1.8±1.6)分,较护理前数据比较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比较多样化,通过实施综合护理手段,可有效稳定产妇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护理需求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法在临床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280名临床医学八年制及五年制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微格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满意度水平较对照组高。结论:微格教学能有效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尤其有助于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微格教学法 临床诊断学 实践操作能力 小班教学
  • 简介: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本教研室开设医学微生物选修课,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选修课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但发病隐匿、生长快、侵袭性高、难以早期确诊。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合适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早期揭示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预后。血清指标有着样本采集便捷、创伤小、相对经济等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血清指标和SCLC预后的内在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本文对近年临床上关于血清指标和SCLC预后相关性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血清学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指标检测在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选取了90例肝纤维化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轻、中、重度三型,对患者进行血清指标检测,探讨检测结果和患者病情之间的联系。结果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分级、血清PDGF-BB为正相关性,结果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患者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PDGF-BB指标检测,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分析,为临床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给患者的生存治疗获得提升,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 标签: 肝纤维化 临床检验 血清学指标 检测
  • 简介: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近年来该校微生物教研室对免疫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通过改革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地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 标签: 高职教育 免疫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本文概要性描述《人体微生态》课程基本内容,分析了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人体微生态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人体微生态教学需要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微生态学 医学 教学
  • 简介:医学微生物是介于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学习内容涉及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多种学科,本着医学微生物教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教学理念。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贯彻了明确重点、联系实际、攻破难点、与时俱进、教学互长、重视实验等几方面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 紧密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及影像表现。方法我院在2015年2月份到2018年2月份收治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通过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化为p<0.05。结论应用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获得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全面表现出影像,在整体上操作更简单,图像直观,适合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