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鼻胆管引流是指经十二指肠镜将塑料导管一端插入梗阻以上的胆道内,导管的另一端从鼻腔内引出体外[1]。目的是引流胆汁,用于各种良恶性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此方法不用开刀,创伤小,深受住院病人欢迎。经鼻胆管引流亦可留取胆汁标本,但鼻胆管末端开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留取胆汁培养容易污染,引起胆汁培养细菌假阳性。2013年2月起,我们采用可控式吸痰管和引流袋收集胆汁标本,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可控式吸痰管 鼻胆管引流留 胆汁培养
  • 简介: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是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护理学专业的中外合作,促进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我院从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目标及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初步建均了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可为其也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提供参考,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思路;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弘扬和发展中医护理。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国际合作 教育 护理 学士
  • 简介:目的针对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及衔接不当的问题,探索适应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方法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黑龙江省8所中职及高职院校中的30名教师进行3轮专家函询。结果最终确定4大课程群,共42个科目2550学时。文化课课程群9个科目(必修考查课3个、必修考试课5个、选修课1个),共522学时;公共基础课程群5个科目(必修考查课2个、必修考试课2个、选修课1个),共532学时;专业基础课程群9个科目(必修考查课3个、必修考试课6个),共548学时;护理专业课课程群19个科目(必修考查课6个、必修考试课6个、选修课7个),共948学时。结论最终形成的42个科目的教学进度计划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教育 护理 职业教育 课程 德尔菲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分析临床实践导师制度能否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能力。方法:2022年1月以后设置为观察期,以前设置为对照期,各选择30例护理专业实习生,分别接受临床实践导师制度带教和常规带教。比对两个时期实习生的考核结果及对带教实习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期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期,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实习的总满意率达到96.67%,高于对照期的66.67%,P<0.05。结论:临床实践导师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 标签: 临床实践导师制度 护理专业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干细胞移植患者痰培养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9年09月至2021年08月我科室送检痰培养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处理,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结果:491例痰培养标本中,发现不合格标本134例,不合格率为27.29%。不合格痰标本为混有唾液99例,混有卫生纸15例,开单重复、开错医嘱17例,留错标本、痰标本盒内标本不是痰液3例。结论:制定留取痰标本的标准化流程,提高护患双方对留取痰培养的重视程度,强化护理宣教,规范化留取痰标本,严格把控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及送检环节以提高痰培养的合格率,为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痰培养 痰标本 标本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50名,主张培养其思维预见性能力。根据时间线推动将接受预见性思维培养工作前护士设定为常规组,接受预见性思维培养工作后护士设定为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护士能力考核结果、急救操作开始时间。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护士能力考核结果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急救操作开始时间更短,P<0.05。结论: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需要接受预见性思维的培养,能提高急救工作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低年资护士 预见性思维 培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养安全意识在妇科护理带教中的必要性。方法:应用有效的带教方法,使妇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逐渐增强。结果:培养安全意识能够使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能有效维护患者的人身安全,也会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结论:妇科护理带教中,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经有效方法应用,能使护理人员对安全意识充分理解,有效维护患者的人身安全,也能使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确保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经和谐护患关系的维持,也将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安全意识 妇科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创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的痰培养标本送检率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活动中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结果 品管圈能够有效提升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改善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痰培养标本 送检合格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为妇产科护理方面教学中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考核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培养与考核方法。实践中,采用模拟操作、临床实习、技能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设计基于情景模拟、实际案例等考核方式,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其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与竞争力。

  • 标签: 妇产科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与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的培养模式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模式,比较两组护生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在对两组患者人文关怀能力的比较中,观察组护生在认识维度、勇气维度、耐心维度及CAI总分上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提升。

  • 标签: 人文关怀能力 心内科 护理教学 CAI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对中医药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培养的需求。方法: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呼吸内科护理人员中选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对中医药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的培养需求较大。他们普遍认为中医药在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希望能够通过相关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中医药知识和技术水平。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对中医药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力的培养需求较为迫切,有必要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中医药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呼吸内科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性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人员 中医药知识 操作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下的护理人才培养新路径。    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校区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生50名和教师10名为研究对象,对比老年照护1+X制度实施前后学生照护技能及教师综合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后学生照护技能及教师综合能力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基于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下的护理人才培养,可全面提升学生照护能力及教师综合能力。

  • 标签: 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 护理人才 培养 新路径
  • 简介: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仍显不足,但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探索博士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总结护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尤为重要。该文基于护理博士研究生11年的培养经验,从护理博士研究生四阶段式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设、临床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质量监控与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护理博士生的培养进行总结.为提高护理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启示。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基于能力的教育 博士教育
  • 简介:护士临床实习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其业务技能得到提高的重要手段。手术室是专业性极强的科室,对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工作业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更关键的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成功与否,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在护士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带教必不可少。本文拟探讨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带教策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实习护士 带教策略 手术室 心理承受能力 临床实习 业务技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和阐述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的营养护理策略,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首先将讨论各种不同的营养策略,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补充微量元素、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适度运动等。还将讨论这些策略对CKD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慢性肾病 营养策略 护理研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100名需要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接受规范操作、导管护理和抗凝治疗综合干预策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期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主要观察指标为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8%。实验组的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10%,对照组为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实施规范操作、导管护理和抗凝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然而,在导管相关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验证这些发现,并完善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的护理预防策略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栓塞 护理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骨科护理中的跌倒是一项重要的关注点,因为跌倒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和并发症。跌倒风险评估是骨科护理中的关键步骤,它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预防措施。本文综述了骨科护理中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和常用的预防策略,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和减少跌倒风险。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肝胆胰外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护理管理措施,重点是做好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指南、工作流程的学习,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培训,新入患者和陪人的预检筛查,在院患者病情筛查,关注援鄂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做好病人收治及健康宣教工作,为普通病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防护 肝胆胰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人工晶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自身具有体积小、品种多、度数多且价格昂贵等特点。因此为保证患者在术后恢复满意视力应加强人工晶体的规范化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人工晶体的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及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眼科 手术室 人工晶体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