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动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在ICU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常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来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治疗方案,这样必须反复行动脉穿刺采血。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成为ICU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 标签: 动脉穿刺采血 临床应用 采血法 ICU护士 临床护理工作 呼吸机参数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避免肢体伤口渗血、渗液污染被服,保持盖被内面清洁干燥,肢体在盖被内移动方便,并避免他人或物碰触伤处,增加患者安全感的肢体伤口护罩,并了解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作肢体伤口护罩。将180例肢体有伤口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使用肢体伤口护罩,对照组不使用护罩。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Ridit分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人均更换被服次数、伤口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患者舒适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肢体伤口护罩用于肢体有伤口的患者,能有效防止被服被伤口渗出液污染,保持盖被内清洁干燥,使患者感觉舒适并减少伤口感染;使受伤肢体活动方便,减轻疲劳不适感,并能防止局部被他人或物体碰触,增加患者安全感。

  • 标签: 肢体伤口 护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率。方法科室成立CQI小组,以“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率”为主题,统计2018年2月至12月出院患者随访率,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对出院患者随访率进行了持续改进。结果出院患者随访率由之前的68.12%提高至92.86%。结论通过PDCA规范了出院患者随访流程,加强了随访工作的落实与监督,从而提高了出院患者随访率。

  • 标签: PDCA 提高 回访率
  • 简介:介绍了管道标识的制作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认为色彩递进的管道标识可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清晰、规范的印刷字体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防止护理差错和缺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管道 标识 护理
  • 简介:临床途径(clinicalpathway,CP)一词起源于美国。近20年来,由于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成本增加和人口因素,疾病种类的变化,人群健康服务需求增加以及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造成的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等因素,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医疗费用迅速攀升,政府与民众不堪重负的局面。

  • 标签: 临床路径 健康服务需求 医疗资源 医疗技术 人口因素 医疗成本
  • 简介:目的通过对42例学习困难的儿童在感觉统合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试图研究探索儿童学习困难的有效治疗措施,并对训练结果进行讨论;方法依据陈文德对该组儿童制订循序渐进的方案,通过特殊研制的器材,以游戏的形式对儿童进行一系列的行为和脑力活动强化训练[1];结果训练后42例儿童通过临床综合评估总有效率为情绪稳定83.33%,注意力改善88.09%,学习成绩改善85.71%,运动协调92.85%,主动性增加57.14%;结论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寓训于乐,寓教于乐,儿童易接受,且无任何副作用,利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学习障碍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技巧的应用,提升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的,暂未办理出院手续的儿童患者当中,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受教育水平,以随机抽选的方式进行比例分类。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活动。结果 此次问卷调查活动一共向家长们发放了348份调查问卷,去除里面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29份,共回收有效的问卷319份,合格率为91.69%,不同年龄段家长,不同教育程度家长对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不同。结论 加强沟通,提升专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服务意识等能够有效提升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家长 满意度 护理
  • 简介:为了让护士更多地了解新药知识,使护士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宣教,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随时收集各种新药说明书,用电子扫描仪扫描制成规格相同的篇章,然后按顺序插入活页夹中,编排目录,放在治疗室中以便于学习与查找。自制新药说明书册在门诊治疗室应用1年多来,护士通过新药说明书册的学习,增加了新药基本知识,并养成了在使用任何新药时,首先详细阅读新药说明书的习惯。利用新药说明书册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新药的使用说明,避免了用药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药物 知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综述ICU家庭参与型护理的基本概念,国外实施ICU家庭参与型护理的方案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ICU家庭参与型护理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应用推广现状进行文献分析,介绍现有ICU家庭参与型护理理论,实施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法律伦理、文化差异等注意要点。结论 建议未来可通过借鉴国外理论框架,制定符合我国ICU实际情况的家庭参与型护理理论体系并开展临床实证研究。

  • 标签: 重症监护室,ICU ICU家庭参与型护理 综述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胶布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胶布应贴在哪里才清洁、方便呢?在目前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将胶布贴在隔离衣袖口或木板上,但这样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难以将胶布取下使用,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为克服这些弊端,我科通过观察研究,研制了腕式胶布板,在临床中应用后,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胶布 制作 静脉穿刺失败 临床工作 隔离衣袖口
  • 简介:古往今来,人们不仅把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同时也把音乐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随着多元文化护理的扩展,音乐护理在围术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院1999年在手术室安装了背景音乐后,受到病人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音乐
  • 简介:通过576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总结了不同部位血管的穿刺方法、留置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封管液的选择等方面的经验.这一方法具有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血管的保护、有利于间歇和抢救用药、减轻工作量、提高效率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介绍ICU日记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为我国开展ICU日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几年的应用研究文献,对国外ICU日记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结果ICU日记降低ICU转出患者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对于ICU患者家庭有积极作用,增进人文关怀,促进形成"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照护机制。结论ICU日记作为帮助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创伤应激综合症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在国外临床实践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开展ICU日记面临挑战,为防止一些家庭滥用ICU日记,ICU内容的边界尚需斟酌。可以尝试在遵循CONSORT声明前提下,在我国目标人群中开展干预性研究,探讨其作用,探索本土化实施模式。

  • 标签: ICU日记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康复
  • 简介:目的:为了分析远程胎儿监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130例以远程胎儿监护和胎动计数联合进行家庭自我监护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了140例单纯以胎动计数进行家庭自我监护,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常规胎动监测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新生儿预后中,羊水粪染率分别为18.5%和21.5%,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1.5%和23.6%,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7%,剖宫产率分别为18.5%和15.7%,阴道助娩率分别为30.8%和20.0%。提示:孕妇自己对胎儿的监护是任何其他方式所难以代替的,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有效开展远程胎儿监护,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医院外的死胎率,改变以往的产前保健服务模式。

  • 标签: 远程胎儿监护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 简介:目的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140名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生24h后,每日让其游泳1次,每次10~20min.对照组不游泳,按自然情况观察其成长.结果两组新生儿在摄入奶量、体重及睡眠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能增加新生儿摄入奶量、加深新生儿睡眠、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应用 观察 对照组 睡眠 游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置换法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到2021年1月之间接受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选取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的血浆置换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在这1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以及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浆置换 TTP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口腔门诊对污染器械预处理的应用。方法 选择口腔门诊的一种诊疗器械,如镰刀型充填器。自探索开始平均标记镰刀型充填器各30把,分为红色观察组和白色对照组。红色观察组器械在医生使用完毕后立即用75%酒精棉球擦拭处理残留的污染物如充填材料等,白色对照组器械则不做任何处理,比较两组器械的受损率和医生使用后的满意度。 结果 应用实施预处理的红色观察组器械的受损率明显低于白色对照组器械的受损率(P1〈0.05),医护人员对实施预处理应用的红色观察组器械使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白色对照组器械(P1〈0.05)。 结论 口腔门诊污染器械预处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器械的受损率,提高医生对器械使用的满意度,应用效果好。

  • 标签: 预处理,口腔门诊,受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环节通过心理护理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之间分娩100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有50例产妇。对照组选择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加入了心理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环节,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应用,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科护理 应用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