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人出院后要将病人的所有治疗、标识撤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病人的各种治疗写在黑板上,有时病人出院后漏擦,容易与新来同床号病人混淆,需再次核对,降低了工作效率及工作安全性。于是设计了出院病人记录单,自2008年6月应用至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出院病人 记录单 应用 设计 工作效率 出院后
  • 简介:很多家医院在病人预约检查的服务流程中,凡是需要禁食水做特殊检查的,首先在医生下达医嘱后,由白班护士执行,再由外联护士负责预约进行交班。检查前1d由夜班护士通知病人第2天需要禁食水的原因、检查的内容及检查时间,再由外联护士按照具体检查时间送检。内科病房住院病人80%左右为60岁以上老年病人,老年病人的特点是记忆力差、听视觉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很容易误进食水而延误特殊检查。2007年,我院将服务与管理纳入课题研究,科室决定在细节管理上下工夫,开展提示性服务。收集可提示性服务内容并将其归类,制作提示性服务卡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效果,得到了广大病人的认可。

  • 标签: 检查前 服务流程 夜班护士 护理 温馨 检查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终末期肾病护理时所应用的临床路径,以期提升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入我院展开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50例患者参与实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以常规方式为基础,融入临床路径护理方式。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住院费用、时间以及满意度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差别(P<0.05)。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通过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入院时间,减轻入院费用,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终末期 肾病护理 临床路径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范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观察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情况。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ICC管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管护理,取得了患者的认可,能够降低置管期间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管 常规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重症监护患者86例,将纳入研究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名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43名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14±2.24)d,下床时间(9.04±1.98)d,排气时间(1.76±0.58)d,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74%。结论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后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分析和评价优质护理在产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该方法主要采用随机数表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的住院的120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持续开展产科健康护理,而观察组60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同时开展产科健康及康复护理,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二组护理成效。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优质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肿瘤护理中采取PICC技术,探究其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研究范围在2020年6月份--2021年6月份,选择126例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范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加以分组,其中比照组行基础护理,研究组行PICC护理干预价值,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照组患者并发症占比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优于比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行PICC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技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 年上半年患有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 74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普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了解在胃镜检查中应用舒适护理所产生的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胃镜检查的80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00例患者,对照组选择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应用的是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后负面心理、不适情况以及检查完毕后的满意度、并发症等问题,了解检查的质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要明显有队对照组,并且满意度水平较高,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措施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医疗领域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胃镜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了解和掌握胃肠镜检查环节护理风险管理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进入我院展开治疗的胃肠镜患者进行研究,总计数量为200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将前1000例患者作为风险管理前,后1000例患者作为风险管理后,这些患者都进行了胃肠镜的检查。主要的措施就是风险管理之前,胃肠镜采用的是常规终末消毒的方式,而风险管理之后,在胃肠镜的消毒更换为常规清洗+2%邻苯二甲醛 消毒10h的方式。结果 在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之下,可以有效的避免胃肠镜患者在检查环节产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情况,不良反应率均较风险管理之前要低,并且各项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胃肠镜的检查过程中,如果选择使用常规清洗联合2%戊二醛浸泡10h的处理方式,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综合效果比较差,应用到实践中效果非常好。

  • 标签: 胃肠镜 检查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口腔门诊不同护理方案进行调研,对比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实施效果与差异性。方法:于 2020年0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分门诊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位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把所有脑卒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运用康复护理,乙组运用常规护理,将相关数据列出,进行对比并总结。结果 运用相关护理干预后,康复护理效果十分显著,甲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6.67%;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的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应用失效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将2018.5-2020.1期间70例院内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目标,患者入组后通过抽签法进行分配,共设置两个比较小组,每组入组35例,考察组患者采用失效模式风险管理运转,比对组采用常规运转,本次对比观察指标为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考察组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发生率结果与比对组实施比较,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失效模式风险管理运转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运转有效性,降低运转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运转 失效模式 危重症
  • 简介:摘要: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可以使得本科、高职、中职等各个层面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让护理人员的学习更具积极性。本文以目前微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了解其具体应用到效果,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重点了解护理教学中微课的作用和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护理教学 微课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的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的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且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活动时,患肢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肿胀,不利于患者康复。经临床使用,传统前臂固定带存在佩戴不舒适,稳定性差,患者随着步行前臂的摆动会增加骨折处的疼痛等问题。因此,制作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使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患肢处于功能位,利于患肢消肿,既能减轻因前臂摆动导致的骨折处疼痛,也能减轻对颈部的受压,不会使患者颈部出现压疮问题。方法 在传统前臂固定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在前臂托内增加一条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的衬垫,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 结果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增加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缓解了患者颈部局部的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减轻患肢疼痛,增加了佩戴前臂固定带的有效性,使患肢处于功能位,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达到了预期固定的效果。

  • 标签: 前臂固定带 改良 前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沟通技巧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入的儿科住院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沟通技巧护理,观察两组依从性与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依从性88.57%高于对照组74.29%,研究组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科病房期间采取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改善患儿护理依从性,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沟通技巧 儿科 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和研究风险管理方式在产科护理环节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分娩护理的产妇进行研究,总数为120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产妇使用的是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则根据要求进行风险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达到100%,而对照组仅有83.33%,同时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方面的数据显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均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产科护理环节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可以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对于提高医疗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产科护理 风险管理 模式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护理中提升沟通技术的护理疗效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本院在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患者展开分组探讨,将其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在研究中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沟通技术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3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护理中增强沟通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沟通技术 老年护理 应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