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58~76岁,平均(65.42±5.24)岁。随访10~57月,平均(25.00±1135)月。依据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是否存在畸形、活动时疼痛情况。关节活动度和手的握力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术后14例患者腕部活动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所有患者腕关节平均活动疼痛VAS评分为0.78分。与健侧比较,术后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患侧平均腕背伸为22.34"(15"-30")、掌屈为40.01"(20"~50")、前臂旋前73.11"(55"~90")、旋后为68.0"(45"~80")。于部握力测试显示:术后患手握力平均为18.20kg(15-22kg),健侧平均为24.35kg(20~28kg),患手握力为健侧的74.74%。结论尽管术后患者仍遗留一定程度的腕关节活动受限,但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总体疗效肯定,为复位后桡骨长度和关节面的维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稳定性,适合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骨质疏松 桡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基础组(n=36)和实验组(n=36),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14d,并以22例健康老年人做对照。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心电图ST改变,以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1)14d治疗后,按照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实验组较基础组总有效率增加(19〈0.05);(2)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以及血浆ET水平升高(P〈0.05);治疗14d后,与同期基础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IL-1、sICAM-1,以及血浆ET降低(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老年人 不稳定型心绞痛 炎症因子 内皮素
  • 简介:大量研究已揭示造成急性冠脉综合症最潜在的因素一不稳定心绞痛是一个急性血栓形成过程,与不稳定脂质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有关,老年人发生率高.低分子肝素以其抗凝作用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不合理使用的矛盾突出,肌钙蛋白T是心脏特异性抗原,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敏感的酶学诊断指标.本文旨在通过肌钙蛋白T检测有针对性地选择低分子肝素治疗,避免盲目选用.

  • 标签: 老年人 不稳定心绞痛 肌钙蛋白T 低分子肝素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