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肠外瘘合并脓毒症的发热、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10~2010.09收治的确诊为肠外瘘合并脓毒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VD,50ml/h,Bid,疗程7d。对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WBC、N%、IL-6和TNF-a、APACHEⅡ评分。患者28天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一疗程7天治疗后两组患者T、WBC、N%、IL-6和TNF-a水平、APACHEⅡ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T、WBC、N%、IL-6和TNF-a的水平、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对患者的患者28天转归情况则无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肠外瘘合并脓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能调节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能降低脓毒症炎症因子IL-6、TNF-a的水平,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能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早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但未能降低肠外瘘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后的死亡率,血必净注射液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肠外瘘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IL-6 TNF-a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香菇多糖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对胃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58例患者分为三组,香菇多糖组为香菇多糖注射液+全身化疗,参麦组为参麦注射液+全身化疗,对照组仅行全身化疗,2周期后评定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香菇多糖组及参麦组在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患者疲乏、恶心呕吐、便秘、生活治疗、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香菇多糖组和参麦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均可改善胃肠癌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毒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香菇多糖 参麦 胃肠癌 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大肌肌间沟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疼痛的疗效。方法先在腰大肌肌间沟注射浓度为20ug/ml臭氧20ml,再用2%利多卡因15ml,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维生素B121000u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行腰大肌肌间沟阻滞。结果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治愈7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5.69%。结论腰大肌肌间沟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治愈率高。

  • 标签: 腰大肌肌间沟阻滞 臭氧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放疗与单纯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两种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瘢痕疙瘩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放疗曲安奈德注射液40~80mg,每4周注射1次,至瘢痕疙瘩变软变平,在最后一次注射后1周之内行,局部6MeV电子线外照射1600~2000cGy/4~9次/4~19天;B组行单纯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方法同A组,瘢痕疙瘩变平变软后加强1次,总共注射2~8次。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79.59%;治愈率为55.32%,34.69%。经x2检验两组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放疗疗效确切,联合治疗优于单纯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

  • 标签: 瘢痕疙瘩 曲安奈德 皮损内注射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索洛芬钠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于膝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注射液25mg,每周1次,连续5周,洛索洛芬钠片60mg,每日二次,连续服用二周;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mg,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均明显下降,关节活动度评分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洛索洛芬钠片 玻璃酸钠注射液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注射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观察组(应用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无水酒精+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观察镇静及遗忘程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注射治疗期间能充分耐受由注射治疗所带来的疼痛,术中无知晓,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较单纯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注射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ZD1839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放射增敏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ZD183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拟合生存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ZD1839联合放疗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单药组,CNE2细胞的存活率ZD1839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IC50约为2.26μmol/L。联合组,ZD1839作用CNE2细胞24h后均见到放射增敏作用,增敏比为1.529±0.135。ZD1839或照射均可增加凋亡率,减少S期细胞比例及增加G2/M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ZD1839联合电离辐射可提高鼻咽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之一可能是ZD1839促进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周期分布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

  • 标签: 鼻咽癌 CNE2细胞株 ZD1839 放射增敏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在预防股静脉置管穿刺渗血中的疗效。方法将70例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给予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外敷穿刺;对照组给予沙袋外压穿刺,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可以有效预防股静脉置管后穿刺的渗血,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股静脉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