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实施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选择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被我院收治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疤痕缺陷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 37例孕产妇进行研究,对入选患者均给予腹部超声检查,并对所检测的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对比超声与手术诊断结果,子宫破裂与不全破裂符合率为 88.24%,前壁下段肌层疤痕缺陷诊断符合率为 95.00%。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实施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值得肯定,可为治疗提供准确、科学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子宫疤痕破裂 腹部超声 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波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所选 收子宫发育异常患者中随机挑选出 60例患者,时间选取为 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5月。回顾性分析 60例子宫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5月所收患者为对照组, 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5 所收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为 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波诊断,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观察组采用三维超声。整理两组数据,分析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优势所在,比较两组检出率。结果: 30例患者经三维超声波扫描显示,单角子宫 6例、双角子宫 8例、双子宫 2例、弓形子宫 8例、纵膈子宫 6例;单角子宫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宫腔冠状面图像显示发育一侧的宫角,双角子宫型发育异常患者宫腔冠状面图像显示宫底中央有明显凹陷、子宫内膜为蝶翅样,双子宫型发育异常患者宫腔冠状面图像显示存在两个子宫影且均有内膜,弓形子宫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宫腔冠状面图像显示其宫底肌层变厚、宫腔向下凹陷,无残角者正常三角形消失,残角子宫冠状面一侧有发育不完全的实质性块状;观察组检出率为 100%( 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24/30),组间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且又是显著,可清晰地显示各类子宫发育异常患者的明显特征,对患者的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三维 超声波 诊断 子宫发育异常 价值
  • 简介:摘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指功能性的子宫内膜细胞生长于卵巢,伴随生理性月经周期出血、积血而形成囊肿样改变。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能以最小损伤和代价达到痛经缓解、囊肿消除、生育成功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目前还存在着临床应用不普及、证据不充分、各地采用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效果评价方法不一等问题。部分医师对该病综合治疗的理念还不熟悉,尤其对穿刺联合药物治疗了解有限。为此,编写组在查阅文献、总结专家经验、结合临床应用现状和诊疗技术新进展的基础上,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推广该项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以丰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方法,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共识也将综合各方面意见定期更新,以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超声 硬化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CT、MRI和超声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本次10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入院日期为2018.7-2019.12,对患者实施CT、MRI和超声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判断符合情况。结果:手术病理确诊,Ⅰ期60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Ⅳ期5例,与患者的CT、MRI和超声术前诊断结果进行比对,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CT、MRI和超声术前诊断能够实现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CT MRI诊断 超声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孕中期完全性子宫破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8例孕中期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对8例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病例均存在异常超声表现,且复杂多样。结合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超声明确诊断子宫破裂2例、先兆子宫破裂1例,可疑子宫破裂4例,误诊胎盘早剥1例。结论超声是诊断孕中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重要方法,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超声检查 妊娠中期 子宫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出血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阴道大量出血住院治疗,经盆腔动脉造影证实为子宫动静脉瘘的20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共20例,其中9例为自然分娩后,4例为中期引产术后,4例为人工流产术后,2例为药物流产后,1例为自然流产后。灰阶超声:20例患者均表现为宫腔内非均质回声,范围约1.7 cm×1.3 cm×0.6 cm至5.3 cm×5.8 cm×3.1 cm,其中8例患者宫腔内可见囊性区,内透声差,呈涌动状;8例患者病变肌层呈低或无回声改变,10例仅表现为肌层回声不均,2例患者肌层无明显改变。彩色多谱勒超声:10例患者表现为粗大的单条状花色血流,10例患者表现为多条状的花色血流,血流走向均显示为穿肌层血流,由子宫浆膜下肌层延续至宫腔内。频谱多普勒:20例患者均可引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RI)平均值0.34(0.19~0.48),搏动指数(PI)平均值0.47(0.29~0.65),峰值流速(PSV)变异较大,平均值54.3(11.8~117.3)cm/s。结论子宫动静脉瘘致阴道大量出血患者宫腔内均可见非均质回声,灰阶超声显示病变肌层无特异性,可为肌层回声不均匀、无回声或低回声,甚至无明显改变;彩色多普勒具有特征性,表现为粗大的单条状或多条状五彩镶嵌的穿肌层血流,由浆膜下肌层延续至宫腔内;频谱多普勒可引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PSV变异较大。

  • 标签: 子宫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病因异常子宫出血(AUB)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最后均有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以此结果为金标准,同时进行宫腔镜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比较各检查方法对于不同病因异常子宫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宫腔镜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不同病因AUB总体诊断符合率(96.54%)显著高于单独宫腔镜检查(84.60%)和单独经阴道超声检查(70.77%)(χ2=21.653、63.131,P=0.000、0.000);而漏检率和误诊率(2.69%、0.77%)显著低于宫腔镜检查(10.38%,5.00%)和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19.32%、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8、8.306、36.432、21.742,P=0.000、0.004、0.000、0.000);联合检查对于器质性AUB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97.00%,96.54%)显著高于宫腔镜(88.41%,87.31%)和经阴道超声单独检查(78.54%,76.54%),且联合检查对器质性AUB的诊断特异性(92.59%)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5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1、14.919、36.959、44.637、8.206,P=0.000、0.000、0.000、0.000、0.004)。结论宫腔镜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病因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子宫出血 宫腔镜检查 腔内超声检查 诊断,鉴别 特异性 灵敏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1例,其中淋巴结核21例(Ⅰ组),非特异度炎症16例(Ⅱ组),淋巴瘤20例(Ⅲ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44例(Ⅳ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淋巴结超声造影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结果四组患者淋巴结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0、12.574,P均<0.05)。四组患者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快进快退、快进慢退、慢进慢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4、10.846、21.874,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定性技术通过分析淋巴结造影表现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能明确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 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的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瑞金医院和瑞金无锡分院进行肝超声造影检查的108例轻中度脂肪肝患者(共153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部分病灶检查使用高帧频造影模式。所有的入组病灶最终由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CT增强或MRI增强等其他影像学诊断经随访证实。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在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计算相应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超声模式对于病灶良恶性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入组153个病灶中60个为良性,93个恶性,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灶,尤其是微小转移瘤的检出率,其病灶检出率可由常规超声的78.43%(120/153)提高到98.69%(151/153),而对于病灶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可由69.93%提高到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9,P=0.0016),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91%,阳性预测值>94%。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局灶性病变特别是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大大提高肝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组织微循环灌注等重要诊断信息。

  • 标签: 脂肪肝 肝肿瘤 肝结节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与消化道造影在小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V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64例VIM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VIM的影像表现,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4例经手术证实均为VIM,旋转角度180°~720°。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90.63%(58/64),表现为中上腹部异常回声团块,动态扫查有旋转感,彩色多普勒(CDFI)示肠系膜上静脉(SMV)绕肠系膜上动脉(SMA)螺旋状走行,呈“旋涡征”;消化道造影诊断准确率67.19%(43/64),表现为高位肠梗阻征象,十二指肠及空肠形态、位置异常,回盲部位置异常;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消化道造影(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VIM的诊断较消化道造影更具优势,可作为术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但中肠旋转度数较小及患儿腹腔气体干扰明显时也易漏诊。

  • 标签: 高频超声 消化道造影 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超声造影联合经静脉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74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超声造影前哨淋巴结定位,并进行常规超声和经静脉超声造影检查,以亚甲蓝染色和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对常规超声与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结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174例乳腺癌患者共计175个前哨淋巴结,亚甲蓝染色与经皮超声造影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分别为99.4%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病理结果显示,175个前哨淋巴结中56个发生转移,常规超声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71.4%、敏感度为64.3%、准确性为69.1%,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为84.0%、敏感度为76.8%、准确性为81.7%,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P<0.05)。根据手术病理特征将175个前哨淋巴结分为宏转移组38个、微转移组18个、未转移组119个。常规超声诊断前哨淋巴结宏转移组准确性为71.1%,微转移组准确性为50.0%,未转移组准确性为71.4%。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诊断前哨淋巴结宏转移组准确性为86.8%,微转移组准确性为55.6%,未转移组准确性为84.0%。结论经皮超声造影可在术前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联合经皮和经静脉超声造影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定性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造影与 ki-67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 2018 年 10 月 -2020 年 3 月,接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患者 45 例为研究对象,在新辅助化疗后分别采用超声造影与 ki-67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造影与 ki-67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二者在评价方向与内容方面不同。

  • 标签: 超声造影 ki-67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检查(Gd-EOB-DTPA MRI)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临床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0例(274个病灶)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04例,女46例;年龄为(52±11)岁,年龄范围为22~78岁。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Gd-EOB-DTPA MRI检查并于1个月内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图像由2位高年资医师对其观察分析后作出诊断。观察指标:(1)超声造影与Gd-EOB-DTPA MRI检查影像学特征。①超声造影检查影像学特征。②Gd-EOB-DTPA MRI检查影像学特征。③223个肝细胞癌病灶在各时期增强影像学表现。(2)超声造影与Gd-EOB-DTPA MRI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①3种检查方式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②3种检查方式诊断不同直径病灶为肝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声造影检查、Gd-EOB-DTPA MRI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1)超声造影及Gd-EOB-DTPA MRI检查影像学特征。①超声造影检查影像学特征:274个病灶中,223个肝细胞癌病灶超声造影检查中,167个符合肝细胞癌"快进快出"表现,7个漏诊,49个误诊。51个非肝细胞癌病灶超声造影检查中,7个符合"快进快出"表现,其中3个混合型肝癌、2个肝内胆管细胞癌、1个神经内分泌肿瘤、1个炎性肉芽肿;44个不符合"快进快出"表现。②Gd-EOB-DTPA MRI检查影像学特征:274个病灶中,223个肝细胞癌病灶Gd-EOB-DTPA MRI检查中,178个符合"快进快出"表现,1个漏诊,44个误诊。51个非肝细胞癌病灶Gd-EOB-DTPA MRI检查中,5个符合"快进快出"表现,其中2个肝内胆管细胞癌、1个混合型肝癌、1个神经内分泌肿瘤、1个炎性肉芽肿;46个不符合"快进快出"表现。③223个肝细胞癌病灶在各时期增强影像学表现。动脉期: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高增强病灶占比为92.83%(207/223),高于Gd-EOB-DTPA MRI检查的80.72%(180/2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0,P<0.05)。门静脉期或延迟期: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低增强病灶占比为78.48%(175/223),低于Gd-EOB-DTPA MRI检查的96.41%(215/22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74,P<0.05)。Gd-EOB-DTPA MRI检查门静脉期或延迟期表现为低信号的病灶占比为96.41%(215/223),肝胆期为98.21%(219/2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0,P>0.05)。(2)超声造影与Gd-EOB-DTPA MRI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①3种检查方式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超声造影检查、Gd-EOB-DTPA MRI检查、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4.89%(167/223)、79.82%(178/223)、94.62%(211/223),特异度分别为86.27%(44/51)、90.20%(46/51)、80.39%(41/51),准确率分别为77.01%(211/274)、81.75%(224/274)、91.97%(252/274)。3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499,23.345,P<0.05);3种检查方法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7,P>0.05)。②3种检查方式诊断不同直径病灶为肝细胞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274个病灶中,病灶最大径为>3 cm且≤5 cm 128个,>2 cm且≤3 cm 92个,≤2 cm 54个。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病灶最大径为>3 cm且≤5 cm、>2 cm且≤3 cm、≤2 cm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1.19%(82/101)、76.92%(60/78)、56.82%(25/44),特异度分别为92.59%(25/27)、71.43%(10/14)、90.00%(9/10),准确率分别为83.59%(107/128)、76.09%(70/92)、62.96%(34/54);Gd-EOB-DTPA MRI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83.17%(84/101)、79.49%(62/78)、72.73%(32/44),特异度分别为96.30%(26/27)、85.71%(12/14)、80.00%(8/10),准确率分别为85.94%(110/128)、80.43%(74/92)、74.07%(40/54);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95.05%(96/101)、96.15%(75/78)、90.91%(40/44),特异度分别为92.59%(25/27)、57.14%(8/14)、80.00%(8/10),准确率分别为94.53%(121/128)、90.22%(83/92)、88.89%(48/54)。3种检查方法诊断病灶最大径为>3 cm且≤5 cm、>2 cm且≤3 cm、≤2 cm肝细胞癌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03,12.777,13.142,P<0.05);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1,6.600,9.826,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Gd-EOB-DTPA MRI检查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肝细胞癌可提高其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

  • 标签: 肝肿瘤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超声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 2018.2-2019.8内 50例子宫肌瘤患者 分为对照组(23例,传统开腹术)和观察组( 27例, 腹腔镜下超声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短,出血量少,术后指标用时较低,P< 0.0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明显比 26.0%的对照组低, P< 0.05。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建议采纳腹腔镜下超声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超声刀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中选取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究两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和声像学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查诊断结果比较:观察组的检查诊断结果较优,差异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P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该方式普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半年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治疗后即刻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半个月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子宫肌瘤治疗后PSV为(5.92±1.12)、Vmean为(3.18±0.87)、管径为(0.12±0.06)、血流量为(0.25±0.09),均低于治疗前的(23.05±5.47)、(14.10±3.12)、(0.35±0.14)、(1.15±0.36);治疗前子宫体积为(83.62±8.98)、子宫肌瘤体积为(40.32±2.62),均高于治疗半年后的(59.25±5.43)、(19.9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后即刻均会出现不良反应,57.50%患者出现下腹疼痛,21.25%患者出现骶部疼痛,26.25%患者出现阴道排液,5.0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但无严重并发症,且不良反应均在治疗后半个月恢复正常。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小子宫子宫肌瘤体积,且安全性较高,应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针对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以便于为治疗提供先决条件。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前来本院进行子宫瘢痕妊娠的产妇为对象,经过回顾式分析, 46 例产妇采用了 彩色多普勒超声 实施病情诊断,最后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认检测的准确性。 结果: 从 诊断 质量上看, 检测的准确率为 95.7% ( 44/46 ),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低于治疗前的结果,能够为其顺利分娩提供支持。 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子宫瘢痕妊娠诊断 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做到精准分析,为治疗提供支持,促使治疗方案全面、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瘢痕 妊娠诊断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 阴道 B超、 腹部 B超用于子宫肌瘤疾病检查中的价值,为子宫肌瘤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总计 100 例。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检查方法分为采取 阴道 B超检查的对照组 与腹部 B超检查的观察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情况以及具体子宫肌瘤类型。 结果: 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子宫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 P<0.05 。组间子宫肌瘤类型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混合型肌瘤诊断情况比较, P>0.05 。 结论: 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 B 超诊断准确率更高,且用于小子宫肌瘤诊断方面优势显著,是优选诊断方案。

  • 标签: 子宫肌瘤 阴道 B超 腹部 B超 小子宫肌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评估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UAE治疗后24~48 h内经超声引导行清宫术的42例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UAE前的超声特征进行超声评分以及分型,评估各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后血清β-hCG下降情况,超声随访术后是否形成血肿及血肿吸收时间。结果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瘢痕妊娠治疗后均成功保留子宫超声评分3分组18例,4分组24例;超声分型Ⅰ型2例,Ⅱ型25例,Ⅲ型15例。超声评分3分组与4分组间术中并发症、术后包块形成及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超声分型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包块形成情况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UAE后清宫术治疗CSP的预后评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超声评分能够评估其治疗疗效并为CSP的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