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并与石油大学、北京石科院、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所合作培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与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0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西北首批企业博士后工作之一。2002年,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成立了油品联合实验室。

  • 标签: 中心联合实验室 兰州润滑油 开发中心
  • 简介:199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并与石油大学、北京石科院、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所合作培养在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与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0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西北首批企业博士后工作之一。2002年,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技术中心成立了油品联合实验室。2003年,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石油

  • 标签: 联合实验室 润滑油公司 研究开发中心 硕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 交通大学
  • 简介:背景材料: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考察——黄河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举行。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和南极中山之后建成的又一极地科学考察,中国北极黄河的建成,揭开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新篇章。

  • 标签: 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 背景材料 高中 地理 练习题
  • 简介:无源定位雷达系统本身不辐射电磁信号,因此能够有效地保护己方的安全。双交叉定位技术是一种准实时的无源定位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首先研究了双交叉定位的定位原理,分析了在雷达测角精度、基线测量精度一定的情况下定位误差与雷达布的关系。给出了定位误差与雷达布的数学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在分析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得到了定位误差与雷达布的基本规律,为雷达布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雷达系统 交叉定位 布站 双站 无源定位技术 定位误差
  • 简介:摘要防雷标准中对不同防雷类别的保护物有对应的不同的技术要求。按其划分方法,用年平均雷暴日作为重要参数的年预计雷击次数即为判定各类项目的防雷类别的重要指标,高山台站相较于平原地区台,其位置孤立、高耸,更容易遭受雷击,因此,该类项目的防雷类别划分不能按地区年平均雷暴日等参数来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而简易划分,应综合所在地年雷暴日极值、人员密度、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特征综合考虑。

  • 标签: 高山台站 年雷暴日极值 防雷类别
  • 简介:摘要:对西安地铁已运营的三号线与新建十四号线的换乘车站双寨的设计研究,介绍了双寨的工程概况;结合三号线与十四号线的线路走向及承担奥体中心客流疏解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本站的主要设计思想;结合设计思想及周边控制条件提出了高架站三号线与地下站十四号线的换乘方案、三号线设计改造方案及不影响运营条件下的改造实施方案,以及在消防设计和城市景观融合方面的设计策略。

  • 标签: 西安地铁 换乘设计 改造及实施方案 融合设计
  • 简介:摘要传统的称重法是最可靠的检测粉尘浓度的方法,但由于其费时费力,近年来,便携式粉尘测试仪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以性能稳定、灵敏度高、测量方便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但测量结果是粉尘仪的相对浓度,所以,为保证测量结果既有称重法的可靠性,又有直测法的方便性,依据滤膜称重原理使用校准粒子对美国TSI生产的AM510进行校准,并进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既实现了粉尘仪的量值溯源,也提供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保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利用喀什国家基准2001年-2019年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近 19a来喀什地区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年际、季节等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近19a来喀什地区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直接辐射年均值为

  • 标签:
  • 简介:采用Green函数和“裂纹切割”方法,对全空间双相介质界面上含有偏心径向裂纹的圆柱形弹性夹杂,在入射SH波作用下的散射情况进行动应力分析。首先,构造所需的Green函数表达式;其次,采用“裂纹切割”方法及“界面契合”技术构造理论模型裂纹,然后,根据连续性条件建立第一类Fredholm积分方程组,考虑弱奇异积分方程组可以直接离散及散射波的衰减特性求解此方程组;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裂纹长度、入射波数及介质参数等对裂纹尖端动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标签: SH 偏心裂纹 圆柱夹杂 裂纹切割 动应力强度因子
  • 简介:提出了基于实测返回散射电离图和斜向探测电离图及三维射线追踪技术综合处理的群路径P到地面距离D变换(简称PD变换)的坐标配准系数(kr)修正方法,采用“归一化”的思想,计算射线追踪技术合成的斜测电离图和实测斜测电离图的归一化频率对应的群路径差值,利用该差值,修正不同距离的合成的群路径,特别是能够对远区没有信标参考地区的坐标配准系数进行修正。仿真分析了临界频率和反射高度估计存在误差时“归一化”方法修正的有效性,从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电离层参数估计不准对坐标配准系数的影响。

  • 标签: 坐标配准 返回散射探测 斜向探测 归一化 电离层 临界频率
  • 简介:使用一种唯象的NN周边模型湮灭势,对180Mev的P-12C弹性散射微分截面、极化角分布和自旋旋转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势模型与实验符合得较好。更多还原

  • 标签: 反质子 弹性散射 湮灭 微分截面 GLAUBER理论
  • 简介:基于大圆弧假定,利用傅立叶-贝塞尔(Fourier-Bessel)级数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含圆弧形沉积的楔形空间对平面P波的散射解析解。为方便构造地表面引起的散射波场,本文利用2个大圆弧面来模拟地表面,由连续性边界条件建立方程并求解得出该问题的解析解。算例结果表明,楔形空间沉积附近地表的动力响应特征依赖于入射波频率、入射角度、沉积内外介质特性与楔形夹角等因素,且位移放大效应较半空间情况更为显著。

  • 标签: 楔形空间 圆弧形沉积河谷 平面P波 散射 解析解
  • 简介:目的分析乌梅炒炭炮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乌梅炭的凝血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条件:梯度程序,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10μL,ELSD温度:40℃,气流量:1.5L/min。结果乌梅经炒炭炮制后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其中生乌梅经炒炭炮制后一成分显著增加,另一成分消失。结论采用HPLC-ELSD法可以较好的反映乌梅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深入研究乌梅及乌梅炭提供依据。

  • 标签: 乌梅 炮制 成分变化 HPLC-ELSD
  • 简介:摘要:大气能见度作为一项最为常见的气象学指标,对其进行准确观测非常重要。现如今,气象领域主要使用前向散射能见度观测仪与人工观测两种方式对能见度进行观测,本文首先从观测方式、观测时间、差异原因等角度针对以上两种观测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后重点总结了前向散射能见度观测仪与人工观测的优缺点,仅供参考。

  • 标签: 前向散射能见度观测仪 人工观测 优点 缺点
  • 作者: 张达人 卢岚 曾杰 李丹丽 王云 王希振 黄瓅 樊宁 刘旭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 361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 福建医科大学眼视光学系,福州 35000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眼科,福州 350001,深圳市眼科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 深圳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深圳 518000,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厦门 361000 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深圳 51408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小角膜综合征(CCMC)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7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的汉族CCMC一家系。详细询问病史,对家系中部分成员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眼部B型超声、角膜直径、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超声生物显微镜、角膜内皮镜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等。采集部分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对先证者DNA进行靶向高通量测序,所用芯片包含188个与晶状体异常相关的已知致病基因,在家系其他成员中应用Sanger测序对可疑位点进行检测,验证突变是否与临床表型共分离,明确该家系致病基因。采用蛋白功能预测软件REVEL对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该变异的致病性;采用InterPro分析蛋白保守结构域;采用ProtParam工具分析突变蛋白物理化学性质;采用PolyPhen-2在线软件预测突变蛋白的有害性;通过NCBI网站对致病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其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结果该家系共4代39人,其中患者11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小角膜,其他眼部检查及全身系统性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CRYAA基因杂合变异c.61C>T,导致第2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异为色氨酸(p.Arg21Trp),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证实该杂合变异与疾病共分离。ProtParam分析显示该位点变异后蛋白产物阳离子基团总数减少,且亲水性及稳定性下降;PolyPhen-2在线软件预测为有害变异;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多物种中高度保守。结论CRYAA基因c.61C>T p.Arg21Trp可能是导致该家系发病的原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 标签: 白内障-小角膜综合征 家系 基因检测 突变 CRYAA基因
  • 简介:【摘要】植物角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宝地。幼儿园的自然角与幼儿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基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投放材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过程,从而在观察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快乐,使幼儿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标签: 幼儿园 植物角 创设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