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进展型糖尿视网膜病变治疗中采用康柏西普对玻璃体切除术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进展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玻璃体切除术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玻璃体切除术及康柏西普治疗的28例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2组对比存在P<0.05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进展型糖尿视网膜病变治疗中采用康柏西普对玻璃体切除术辅助治疗具有确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进展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康柏西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糖尿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增值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30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中共有28例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仅有21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0.0%,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糖尿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率,患者满意度高,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手术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视网膜病变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应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组48例应用复方芪明颗粒治疗,对照组48例应用导升明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疗效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芪明颗粒治疗糖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芪明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在雷公藤多苷治疗2型糖尿肾病蛋白尿中,观察它对伴中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糖尿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利用散瞳后眼底镜检查方法评估眼底病变,入选符合中度视网膜病变的患者40例,分为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与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方案:30~60mg/d治疗3个月,观察该药对于各组患者蛋白尿、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的影响。结果:在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蛋白尿有明显的下降,而肾功能的减退也不明显,血清白蛋白水平能够得以维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蛋白尿有所上升,血中白蛋白有所下降,肾功能有所减退。结论:在2型糖尿肾病合并蛋白尿的治疗中,通过筛选中度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蛋白尿与肾功能。

  • 标签: 雷公藤多苷 2型糖尿病 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小儿视网膜病变术后照顾者情感状况及照顾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照顾者分为对照组(n=94)和干预组(n=96),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进行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选用一般资料问卷、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PAC)、照顾者行为问卷,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照顾者的PAC总分为(28.70±1.68)分、照顾行为总分为(40.50±0.51)分,对照组PAC总分为(20.37±1.13)分,照顾行为评分为(37.17±0.6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授权教育有效提升了视网膜病变术后患儿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水平及心理积极感受度,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 标签: 授权教育 视网膜病变 照顾者 照顾行为 积极感受
  • 简介:目的:对影响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01/2016-09期间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1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眼底摄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肾病等作为分组因素,比较不同组间患者出现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发生率,将有意义的因素再次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选的3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组169例,不伴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组14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肾病与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显著相关(P〈0.05),性别、是否吸烟、饮酒等与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将发生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作为因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组因素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肾病是发生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增加、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与干预,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稳定,减少肾脏损害可降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同时减少糖尿所引发的大血管病变,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 血管形态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母亲的心理支持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采用访谈患儿母亲,并记录资料。结果总结出患儿家属常出现经济压力、恐惧(癌)、焦虑、缺乏相关知识和家庭社会关系的改变。结论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能使患儿家属情绪得到改善,减少或者消除其焦虑、恐惧以及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疗效良好,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 心理护理 患儿母亲
  • 简介:摘要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术后患者可能产生较多的不适。舒适是患者最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都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本文分析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心理干预护理。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术后疼痛 心理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单纯玻璃体切除术以及联合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选取,对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区别将上述患者分为A组以及B组,每组31例,A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B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两组患者的白内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视力情况进行结果比较。结果A组患者视力在0.4以上的人数多于B组,并且前房反应人数比B组少,但是A组患者白内障发生率高于B组,除前房反应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单纯玻璃体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术后反应,而联合超声乳化术不具有上述优势,但是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 标签: 单纯玻璃体切除术 联合超声乳化术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整理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眼科就诊的98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对照组4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存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视网膜脱离 术后再次网脱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择期进行手术的100例视网膜脱落患者分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视网膜脱落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视网膜脱落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和手术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前均存在轻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担心、焦虑、紧张等心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 视网膜脱落 术前心理状态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 糖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 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增殖性 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 34 例( 40 只眼),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随访 1~ 6个月,有 22 眼视力≥ 0.1,占 55 %,其余 16 眼视力< 0.1,占 40 %。术后 33 眼视力上升, 6 眼视力无明显变化, 1 眼视力下降; 术后 1周,患者平均眼压达( 19.67±2.28) mmHg,高于术前的( 13.52±2.13) mmHg,差异明显( P< 0.05),术后 3周即基本恢复,平均眼压为( 14.02±2.15) mmHg;术后出现四种并发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2.5 %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 糖尿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提高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增殖性 视网膜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硅油和重硅油两种眼内填充物对兔眼视网膜电生理的中长期影响。方法:选用标准家兔28只,右眼为术眼,随机分成3组,A组12只,B组12只,C组4只。A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硅油组;B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组;C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填充平衡盐溶液组。对实验动物术眼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测得的视网膜后极部厚度、眼压及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A、B组及对照C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术眼眼压经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组经两两比较,在术后第24wk时经OCT测得的术眼视网膜后极部厚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24wk时术眼ERG的b波振幅均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硅油或者重硅油在作为玻璃体腔内填充物后,对兔眼术后眼压中长期内的影响无明显差别;重硅油在填充后对兔眼视网膜视觉信息传导功能的负面影响,导致视网膜变薄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普通硅油。

  • 标签: 硅油 重硅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压 视网膜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眼外伤患者98例(9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5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变化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7天内接受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8.98%,患者的视力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对于患者日后生活有明显帮助,且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复杂性眼外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色素密度及视网膜厚度进行量化分析。方法选取2型NDR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九分区对比及黄斑色素密度分析。结果1.正常人和NDR患者的黄斑厚度对比A1~A9区域,NDR组厚度明显厚于正常对照组(P<0.05);2.黄斑色素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NDR患者的黄斑区各区视网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色素密度明显降低。

  • 标签: 2型糖尿病 黄斑色素密度 视网膜厚度 MonPack3视觉监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行23G玻璃体切除术的60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行传统20G玻璃体切除术者50例与之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视力超过>0.1率为9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且该组的术后1d眼压值较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者经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该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传统20G玻璃体切除术 23G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单纯玻璃体切除术以及联合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随机选取,对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区别将上述患者分为A组以及B组,每组31例,A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B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两组患者的白内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视力情况进行结果比较。结果A组患者视力在0.4以上的人数多于B组,并且前房反应人数比B组少,但是A组患者白内障发生率高于B组,除前房反应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于增生性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单纯玻璃体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术后反应,而联合超声乳化术不具有上述优势,但是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 标签: 单纯玻璃体切除术 联合超声乳化术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