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产生机制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2例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例术后1-3天发生出血。结论术前仔细分析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术中尽量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的恰当处理,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

  • 标签: 肝癌 介入性栓塞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肿瘤化学治疗所致呕吐的因素以及临床干预手段和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0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115例,使用止吐药联合临床干预对其精心护理。结果化疗开始前使用止吐药物,可以使三类呕吐都有更明显的降低,而且能极大减弱恶心呕吐的程度;联合用抗呕吐药对于急性和延迟性的呕吐作用强弱不一。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积极进行临床干预能有效减少呕吐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救治意愿。

  • 标签: 肿瘤 化疗 呕吐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使用微量泵泵入化疗药物的护理,包括化疗药物的配置、微量泵的安装、使用微量泵时的注意事项。认为使用微量泵泵入化疗药物,能够更好的控制输液速度,保证化疗药物的准确应用。

  • 标签: 化疗患者 微量泵 精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致呕吐的各种因素及通过临床干预措施减轻化疗所致呕吐的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各种肿瘤化疗药物致呕吐72例患者的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呕吐分级呕吐II级16例,III级48例,Ⅳ级8例,无0级及I级患者。恶心疗效标准痊愈9例,显效5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通过心理、饮食、用药时间及止吐药物等方面的干预措施,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明显降低,主动配合化疗。结论通过对化疗患者各种干预,有效减轻呕吐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化疗的依从性几化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化疗致呕吐 因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时辰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并按时辰调节给药速度,吉西他滨于000am-400am给药,静脉滴注第l、8天,半小时内滴注完毕;顺铂于300pm-500pm给药,静脉滴注第l-3天。结果全组60例中CR0例,PR29例,SD23例,PD8例,有效率48.33%(29/60)。全组1年生存率为51.7%,两年生存率21.7%。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采用时辰给药方式,有良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时辰化疗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心理影响。方法40例需行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n=20)和整体护理组(B组,n=20)。传统护埋组采用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以患者为中心,根据病情文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SCI-90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化疗周期结束后,整体护理组患者的SCI-90量表评分、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肿瘤药物疗法心理学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米汤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38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按化疗护理常规护理,化疗期间鼓励病人多饮开水水化;实验组按化疗护理常规护理,化疗期间鼓励病人多饮米汤水化。结果两组患者的排尿量相同;但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消失或缓解;对照组恶心、呕吐等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化疗患者口服米汤达到化疗水化作用,而且可以减轻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焦虑症状,增加患者的营养,提高耐受力,能使患者积极配合化疗,顺利完成整个化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服米汤 化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化疗栓塞方法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介入法肝动脉栓塞化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全身静脉化疗。结果介入化疗栓塞组有效率为88%(44/50),全身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36.7%(11/30),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介入化疗栓塞组50例6、12、24个月生存率为95.4%、76.8%、40.3%,单纯的静脉全身化疗组30例中6、12、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9.7%、32.3%、14.8%。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较全身静脉化疗疗效及生存期有明显提高。

  • 标签: 结肠癌 转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单纯手术治疗无法根治。目前以手术为主,辅助全身化疗治疗被临床应用。欲使乳腺癌的综合治疗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82例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饮食、化疗、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趋势,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待明确诊断时多已经晚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切除率不高,放化疗,全身化疗均不敏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2004-2011年45例中晚期胰腺癌进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试图评估治疗胰腺癌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日见凸显。疗养院在功能与定位、目标与任务、服务对象与模式等方面均应适应这种变化。本文阐述现代化疗养院的战略定位和基本内涵,提出建设现代化疗养院必须创新管理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效能。

  • 标签: 疗养院 建设发展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伊立替康化疗致严重腹泻患者的有效护理的方法,提高伊立替康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对6例应用FOLFIRI方案治疗、发生严重迟发性腹泻的晚期大肠癌病人,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肛门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6例发生严重迟发性腹泻患者均顺利度过腹泻期,完成预定的治疗方案。结论严格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可使得盐酸伊利替康相关并发症明显改善,减轻病人病死率。

  • 标签: 伊立替康 化疗 迟发型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及疗效与生活质量变化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化疗前后的每位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术,测定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连续接受两周期和四周期的每位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对化疗前后的每位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化疗前NK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其余免疫指标水平均下降,CD3+T细胞的比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每一周期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周期化疗后的疗效与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生活质量变化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与CD3+T细胞、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微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保护和改善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提高化疗疗效。

  • 标签: 化疗晚期肺癌免疫功能疗效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并总结了45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术前主要介绍手术一般过程,强调微创性,使患者克服恐惧心理;术后强调严格卧床24h、患肢制动12h、严密观察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术后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或避免医源性创伤。

  • 标签: 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静脉评估机制是指为预防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建立该机制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必由之路,建立该机制,需从基础做起,通过人员的培训,排查静脉存在问题,对病人每天静脉情况详细干预,测画监管,进而保障病人安全输液,完成可持续性治疗。

  • 标签: 评估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0例化疗药物外渗患者分2组,A组5例采用术尔泰外敷;B组5例采用传统的方法,50%硫酸镁外敷与安普贴交替应用,比较2组的愈合时间。结论术尔泰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并减少局部组织的坏死。

  • 标签: 术尔泰 外敷 化疗药物外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P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效果。方法以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应用DP化疗方案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化疗4周期之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情况,按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分析患者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CR2例,PR16例,SD20例,PD2例,总有效率45.00%(18/40);患者90%出现白细胞下降,40%出现血红蛋白下降,25%出现血小板下降。其他毒性反应包括静脉炎14例(35%),消化道反应24例(60%),肝功能损害7例(17.5%)。结论DP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好的选择方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