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方法2000例留观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对输液患儿头部固定方法、输液贴粘贴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如何保护输液部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仍沿用传统的输液贴粘贴方法,对输液部位保护不予干预,顺其家属自然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成功的原因及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失败者23例,对照组62例;对输液部位保护不利致输液失败者,观察组9例,对照组37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固定患儿头部,改进输液贴粘贴方法及加强对输液部位的保护,可减少静脉穿刺失败及输液过程中因穿刺针完全或部分穿透血管壁、移位,而导致的药液渗漏和脱,顺利完成输液

  • 标签: 小儿 穿刺输液 输液贴 |
  • 简介:摘要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导致输液外渗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技术因素和解剖部位等,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医疗护理纠纷。在临床工作中,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液外渗 静脉输液 血管收缩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影响了护患关系。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影响输液室护患关系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护理 护患关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满足输液患者的需要,提高输液质量和安全性,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率.输液室在硬件及软件方面应用了较为人性化的设置,并在护理流程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使门诊输液秩序明显好转,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输液患者的等候时间,使输液患者方便、快捷、舒适、准确、安全.

  • 标签: 门诊 输液 工作流程
  • 简介:“我们习以为常的输液其实也算是个小手术,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因为需要刺破血管并往血管里输入并不属于血管里的东西。”湖南省儿童医院药学部主管蒋志平说。因此,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在操作中要格外引起注意。如果说这些异物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如果大量不溶性微粒特别是石棉微粒进入人体,还能引起肺癌和白血病。

  • 标签: 手术 输液 血液循环 过敏反应 血管 湖南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与分析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使用情况,促进急诊输液用药的规范合理化。方法调查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急诊患者病历及处方,对静脉输液及抗菌输液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在19个月中急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比例逐步下降,其中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在静脉输液中比例也呈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急诊输液和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监督和管理,促进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输液室的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的技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8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将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注意护患者的沟通技巧,例如第一印象、语言、非语言及特殊情况沟通等。只要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让患者更乐于接受门诊输液的护理,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避免护理纠纷出现。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护患沟通技巧 护患关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04-01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对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关键性环节,由于静脉输液治疗手段直接,且见效比较快,已成为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疗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采用以下措施强化门诊输液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强化 门诊输液管理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41例输液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确定其影响因素,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探讨护理对策并获得结论。结果41例发生输液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知,输液操作是导致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所占比例高达51.22%,与其他因素所占比例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反应影响因素包括操作、药品、环境、自身等,护理人员应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 标签: 输液反应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由于诸多因素,液体外渗难免发生,一旦发生外渗,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导致组织溃烂、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起医疗纠纷。

  • 标签: 输液外渗 原因 预防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输液的护理改进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改良的负压静脉穿刺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患儿的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静脉输液采用改良负压进针法和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静脉穿刺 护理改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单纯腰麻与腰硬联合使用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产妇单纯接受单纯腰麻,观察组产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1。结果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呼吸困难发生率、麻醉平面以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寒颤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而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术后腰酸腰痛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单纯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相近,但两者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同,因此,在剖宫产术中应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 标签: 针内针单纯腰麻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显微镜下经鼻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治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垂体瘤患者110例,在显微镜下经鼻进行切除手术,记录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和复发率。结果垂体瘤全部切除者82例、部分切除者2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36%、出血量为(112.94±3.05)ml、复发率为5.4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治疗垂体瘤具有创伤小、治疗效率高的优点。

  • 标签: 显微镜 鼻蝶入路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氨蛉保守治疗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均给予甲氨蛉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本组妊娠成功终止者47例,胚胎机化吸收成功率为94%,血清β-HCG下降43例(86%),包块缩小42例(84%);发生不良反应者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患者停药7d后不良反应均完全消失。结论在满足保守治疗条件的基础上,联合甲氨蛉与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其副作用少,疗效佳,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保守治疗 甲氨蝶蛉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67-01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护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鼻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中治愈53例,好转6例,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转院治疗,治疗效果高于预期。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行鼻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患者来说,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垂体瘤切除 鼻蝶入路显微手术 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