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伟大的数学家欧拉是不是集邮爱好者,或许已经无法考证,但欧拉买邮票问题却流传了下来.传说欧拉在邮局买了一些邮票,其中2分钱一张的邮票数量是1分钱一张的邮票数量的3/4,

  • 标签: 邮票 欧拉 爱好者 数学家 数量 集邮
  • 简介:重庆警方于2月17日抓获犯罪嫌疑人肖建军,从其家中起获大量假邮票(品)成品和半成品,以及假邮戳82具,地名戳427具,假邮票胶片2635张等制假工具。肖原为重庆市液压机厂职工,1985年留职停薪后“炒邮”至今,在当地邮贩中号称“老大”。1996年起,肖

  • 标签: 重庆 假邮票案 地名戳 实寄封
  • 简介:本人一直喜读贵刊的"邮票档案选登"及"档案照登"。今读2015年第2期"档案照登"的三文、一电,其中电报原件照登,并未译出,这给不知电码的邮友带来一定的不便,我觉得若有此类电报内容还应译出为妥。

  • 标签: 投递局
  • 简介:也许让我们在信封上注明来信是给哪里的编辑看.会利于收发室的工作,但是也太浪费钱了!我要把调查表寄到“可乐版调查表”,“火眼金睛”寄到这里,同时图画稿件要寄向“我图志”……我要一封信寄三个内容.只需要花一份画稿的邮资(较沉,费用高),但这样我需要花10元钱!太浪费了!希望小编们考虑一下:

  • 标签: 邮票 调查表 浪费 邮资
  • 简介:今年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犬”邮票,其中的一种版式是不干胶品种,而这也是17个月内所亮相的第四套不干胶邮票。因此“犬”不干胶邮票的出现,对于许多集邮者和投资者而言已不陌生,但有心人却发现中国邮政发行的不干胶邮票似已呈现超凡脱俗的系列化特征,且在市场上表现撩眼,大有渐成气候的征兆。

  • 标签: 不干胶邮票 邮政发行 国家邮政局 投资者 集邮者
  • 简介:我国印制的雕刻版邮票,50年代是一个辉煌的时期,60年代有了影写版邮票后,雕刻版邮票就逐步退缩,但尚有一定的数量;70年代以来,每年发行的雕刻版邮票种数越来越少。从建国初到1958年的9年里发行雕刻版纪、特票280枚。1959年至1967年8年中虽然影写版邮票大量出现,但还是发行了133枚雕刻版纪、特邮票,而1974年到1992年的19年中只发行99枚雕刻版J、T邮票,不少年份只发行1枚生肖票,算是雕刻版邮票没有“绝种”。

  • 标签: 雕刻版 邮票种数 发行 影写版 生肖 年代
  • 简介:<正>"这邮票一看就知道是烂品,你说这是什么天下间最宝贵的邮票,我真的不信。"邮票鉴赏权威劳尔博士对一个自称是凯文爵士的老人所拿出的邮票发表着议论。劳尔是在下班时撞上这位凯文爵士的,见面后就被他硬拉到这栋古老的别墅来看邮票。"也许吧!"老凯文叹着气。"我是在祖父的遗物里偶然找到的。本

  • 标签: 劳尔 摇摇头 右手边 给你 爬起来 你那
  • 简介:汉剧发源于汉河、府河、襄河、荆河地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汉调将源于北方秦腔的西皮、源于南方弋阳腔的二黄融为一体,形成了西皮二黄唱腔。之后,汉剧进入北京,催生了京剧的兴起。近日,武汉有关部门将汉剧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标签: 邮票 人类口头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行 非物质遗产 历史
  • 简介: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为纽约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曼哈顿南部,为两座高411米,110层的大楼,又称双子座或姐妹楼,1966年始建,1973年竣工,2001

  • 标签: 邮票世贸大楼
  • 简介:目前,原地封的收集已成为新邮实寄封收集的主流。然而,并非每枚邮票都能溯源到理想的原地,其中就包括公益宣传语主题邮票。所谓公益宣传语主题邮票,是指邮政部门为宣传基本国策、普及科学常识、树立良好道德行为规范而发行的纪念、特种或普通邮票。这些邮票往往主题比较抽象,邮票图案也无明确的指向,原地集邮者无法溯源到与主题或主图直接对应的地点,

  • 标签: 普通邮票 实寄封 公益 道德行为规范 基本国策 邮政部门
  • 简介:5月25日,伦敦邮政博物馆(ThePostalMuseum)使用防弹手提箱将一版1840年发行的整版“黑便士”(PennyBlack)邮票运往纽约参加世界邮票展(WorldStampShow),这是该藏品第一次在英国之外的国家展出。“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PostageStamp),于1840年5月1日在英国正式发行,5月6日投入使用,1981年2月停止发行。

  • 标签: 邮票 纽约 邮政博物馆 发行 世界 英国
  • 简介: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Bhutto,1953—2007),是前巴基斯坦总统、总理阿里·布托的长女,她自己也曾二度出任巴基斯坦总理。她被誉为“铁蝴蝶”,寓意外表如同蝴蝶般美丽,内心却比钢铁还坚强。

  • 标签: 巴基斯坦 “蝴蝶邮票” 集邮 贝娜齐尔·布托
  • 简介:1967年10月1日,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油画就是《毛主席去安源》。随后,各地报刊均刊载此画,还印制成各式各样的印刷品发行,印量高达9亿多张:1968年8月1日,发行了文12(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由孙传哲、万维生、李大玮设计,票幅40×60mm,影写版印刷,印量5000万枚。此票发行后,为了不因油墨过重而玷污画像,保持画面完美,邮电部曾发出“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的紧急通知。后来在周总理的干预下才予以改正,可谓中外邮政史上的奇闻。

  • 标签: 邮票 中国革命博物馆 原图 名画 文革 安源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