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000例妇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间歇充气加压在妇科术后患者中的使用及对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的护理。方法对1000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护理,记录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结果1000例患者住院6-14天,平均住院日7天.患者均按时出院。结论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是一个国际患者安全问题1.对妇科术后患者及时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后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上通过对住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进行干预和指导患者配合做适度的活动,经过观察评估,总结出间歇充气加压对术后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的有效,现总结出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床边间歇血液透析对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8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床边间歇血液透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结论对于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采取床边间歇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理想,且不并发症非常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充气压力泵在ICU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重症监护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预防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充气压力泵在ICU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充气压力泵 重症监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NF-κB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间歇低氧组(CIH),CIH+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F-κB抑制剂)组。CIH组每天白天置于间歇低氧箱(最低氧浓度5%~7%)8h,共5周;CIH+PDTC组每天腹腔注射PDTC100mg/kg,饲养环境与CIH组相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似的处理,但是维持空气氧浓度不变。测量大鼠体重、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最后提取大鼠心肌组织核蛋白,Westernblot法测量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第5周时CIH组和CIH+PDTC组体重低于NC组。CIH组和CIH+PDTC组血压明显高于NC组[分别为(136.3±6.8)、(134.3±6.7)和(122.3±4.1)mmHg,P〈0.01],CIH组和CIH+PDTC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H组LVEF低于NC组[分别为(73±6)%和(86±4)%,P〈0.001],CIH+PDTC组[(84±4)%]较CIH组明显升高(P〈0.001),与NC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117)。各组心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CIH组高于NC组和CIH+PDTC组,NC组与CIH+PDT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大鼠左心功能减低,NF-κB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 标签: 慢性间歇性低氧 心室功能障碍 核因子-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尿潴留患者间歇导尿尿管选择和使用进行系统评价,为今后临床实践中恰当应用导尿管提供有效证据。方法检索Embase、PubMed、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Database、CINAHL、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1990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录的关于慢性尿潴留患者间歇导尿尿管选择和使用的RCT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试验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3篇文献可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与单次使用无涂层导尿管组相比,预涂层导尿管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较低[RR=0.60,95%CI(0.48,0.75),P<0.01],但在尿道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9,95%CI(0.88,1.61),P=0.25];单次/重复使用间歇导尿管的患者在尿路感染[RR=0.98,95%CI(0.70,1.39),P=0.93]和尿道损伤[RR=1.00,95%CI(0.21,4.79),P=1.0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描述分析结果提示,预涂层导尿管组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单次使用非涂层导尿管组,但单次/重复使用间歇导尿管患者之间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尿潴留患者间歇导尿实施过程中,使用预涂层间歇导尿管或许能够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使用满意度,但尚无充足证据支持其改善尿道损伤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重复使用间歇导尿管的安全尚不能确定,后期仍需大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此类结果。

  • 标签: 尿潴留 Meta分析 尿管 间歇性导尿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间歇袋鼠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过袋鼠式护理分为袋鼠式护理(KMC)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院内感染率(院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颅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平均每日体重增长率、达到全量喂养日龄、总用氧时间、住院费用和天数的差异。另外,比较两组患儿出生14天后死亡率和放弃救治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65名患儿。除去出生14天后死亡3例,放弃救治10例,KMC组25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儿院感率、抗生素使用天数、NEC、ROP、IVH、PVL、BPD的发生率,以及平均每日体重增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达到全量喂养日龄、总用氧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出生14天后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14天后对照组家属放弃救治率明显高于KMC组(P<0.05)。结论实施间歇袋鼠式护理对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是安全的,不会增加院感发生,且能降低患儿住院期间放弃救治率。间歇袋鼠式护理是否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还需研究验证。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间歇外斜视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远期正位率。方法回顾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笔者单位收治的间歇外斜视96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术前、术后一般情况,并分析远期正位率。结果96例斜视患者中,术前无远立体视52例,占54.17%;无同时视26例,占27.08%。术后第1d正位86例,过矫7例,欠矫3例。术后远期眼位正位74例,过矫5例,欠矫17例,正为总有效率为77.08%。术前远立体视、术后眼位是影响远期正位率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术前远立体视、术后眼位为0~10°的患者行间歇外斜视手术的远期正位率更高。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正位率 效果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鼻胃管置入法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7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2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1名患者,对照组采用持续鼻胃置管法系统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间歇鼻胃置管法方式协同吞咽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结果:观察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改善和置管的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鼻胃管置入法能够改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能吞咽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性鼻胃管置入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作者: 张尔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澜沧县中医医院   云南普洱   6656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与间歇血液透析疗法(HD)在救治初发尿毒症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澜沧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挑选2022年1月—-2023年1月救治的初发尿毒症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CRRT组与HD组,观察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出现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 CRRT组病患的救治并发症出现率为10.00%,常规HD组为28.00%,两组对比,CRRT组明显优于HD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病患的住院时间更短,且住院总费用少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基层医院初发尿毒症病患中救治成效明确,安全突出,且费用低下,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CRRT   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    初发尿毒症
  • 简介:摘要:本文描述了一起典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导致开关柜内绝缘击穿,进而发生开关柜爆炸的事故,通过对事故原因分析,重点阐述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危害,提出解决办法和优化措施,为变电运维技能人员提供正面典型经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棱镜、感知觉训练联合治疗小儿间歇外斜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间歇外斜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三棱镜、感知觉训练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三棱镜治疗)各50人。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好、视觉感知不适症状低、临床症状及斜视度数改善更明显(P

  • 标签: 三棱镜 感知觉训练 小儿间歇性外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床边间歇血液透析对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20例为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均给予患者床边间歇血液透析治疗,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研究。结果 治疗后患者URR及Kt/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TG、LDL-C、HDL-C及CRP生化指标均高于治疗前,HGB与ALB生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边间歇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被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 老年患者 重症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吞咽障碍患者,选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的效果。方法:选20例吞咽障碍患者,均接受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比干预前后自理能力、吞咽功能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相比,干预后吞咽功能、自理能力、营养指标均优(P<0.05)。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干预,能改变营养指标,恢复吞咽功能,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形式进行探讨,分析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收入本院的61例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间歇导尿治疗,观察组为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行排尿频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更大幅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为其实施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有效良好,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提升了康复训练水平,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形式进行探讨,分析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收入本院的61例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为间歇导尿治疗,观察组为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自行排尿频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有更大幅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为其实施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的有效良好,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提升了康复训练水平,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间歇性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间歇训练在初中学生中长跑项目训练,能帮助学生进行多次重复的高强度运动、提高其心率承受刺激的能力、提升其抗乳酸能力。笔者在《初中体育中长跑“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发现间歇训练法在“学、练、赛”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就间歇训练在初中学生中长跑训练中的点滴做法与同行分享。

  • 标签:   间歇性训练法的尝试   实践  间歇性训练法的案例
  • 简介:摘要:间歇训练在初中学生中长跑项目训练,能帮助学生进行多次重复的高强度运动、提高其心率承受刺激的能力、提升其抗乳酸能力。笔者在《初中体育中长跑“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发现间歇训练法在“学、练、赛”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就间歇训练在初中学生中长跑训练中的点滴做法与同行分享。

  • 标签:   间歇性训练法的尝试   实践  间歇性训练法的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来探讨间歇鼻饲法配合吞咽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筛选我院接受并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以上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0例对照组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4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间歇鼻饲法配合吞咽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吞咽功能分级状况和营养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鼻饲法能较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水平,研究结果为临床护理的优化路径提供了具体依据。

  • 标签: 间歇性鼻饲法 吞咽康复护理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