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中医特色技术,提高消渴痹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消渴痹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0例消渴痹症患者的治疗,对比采用中医护理方案的60例患者与采用西医常规护理方法的60例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西医常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中医护理技术组(70%vs88.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可提高消渴痹症患者的医疗满意度,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痹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渴痹通颗粒配合针刺疗法治疗2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观察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各30例,治疗组给予消渴痹通颗粒口服配合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弥可保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结论消渴痹通颗粒口服配合针灸疗法治疗DPN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消渴痹通颗粒 针刺 弥可保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对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80例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 标签: 加减消渴方 二甲双胍 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 临床指标
  • 简介:目的对消渴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分析对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肾病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渴方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内皮损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内皮损伤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渴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阴两虚夹瘀型 糖尿病肾病 消渴方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渴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成效。方法选取消渴病患者120例,均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60)与中医护理干预(观察组,n=6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消渴病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情绪、社会融入度、家庭融入度、独立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其中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有更高的降低幅度,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消渴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促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消渴合并风痰瘀阻型中风的临床研究 。 方法:选取从 2018年 5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后世治疗消渴的经方,从治疗方法的角度探究,发现经方在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时主要运用了清、补、和、消、温几种方法,现对各法进行详细的方证论述,包括因机证治,方药配伍,后世对经方的体会、扩展与运用等,并进行思考与展望,以便于更好地领悟仲景治消渴之法,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经方 八法 消渴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消渴合并风痰瘀阻型中风的临床研究 。 方法:选取从 2018年 5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卫气营血论指导治疗消渴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2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消渴病患者,其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将上述研究对象1/2纳入到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治疗,余下 1/2研究对象则纳入到实验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卫气营血论指导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情况予以比较。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上,实验组的数据显示比对照组较高(P

  • 标签: 卫气营血论 消渴病 糖尿病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1例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合并消渴症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整体护理观结合护理程序实施辩证施护。结果:其辩证施技在解决患者咽喉疼痛、呕吐症状、血糖、尿酮体、缩短住院天数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对于肝胃不和型妊娠恶阻合并消渴症的患者采用耳穴、针刺、灸法等疗法,可以住院天数缩短,病人呕吐症状能到即可缓解,尿酮体转阴快,血糖稳定效果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恶阻 消渴症 中医外治 中医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随机取82例研究对象(即:2019.09-2020.09入院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等差数列法分组,实施二甲双胍(n=41,对照组)二甲双胍+加减消渴方(n=41,研究组)两种治疗方案,观察并发症率、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研究组有2.44%出现并发症,比对照组21.95%占比低,P=7.29,X2=0.01。同时,对照组HbA1c降至(8.13±0.85)%,2hPG降至(9.77±1.53)mmol/L,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麦消渴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的疗效及对患者HOMA-IR及HOMA-B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天麦消渴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及对HOMA-IR及HOMA-B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FINS、HOMA-IR、HOMA-B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FINS、HOMA-IR、HOMA-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联合吡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胰岛素抵抗,且能够保护B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天麦消渴片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HOMA-IR HOMA-B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研究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本院接诊的86例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43例,分别对其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和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在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FBG指标(6.21±1.06)mmol/L,低于对照组(7.77±2.00)mmol/L,(P

  • 标签: []加减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气滞血瘀型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唐代甄立言《古今录验方》中记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也”。本文探讨运用麦味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20例住院的消渴病患者,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 标签: 麦味地黄汤合竹叶石膏汤 消渴病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解渴丸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消渴丸,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血糖均获得良好控制,但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为80.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2型糖尿的过程中,相对比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消渴丸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消渴丸 2型糖尿病 血糖
  • 简介:摘要消渴,西医称糖尿,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本文就《医学三字经》中“消渴第二十一”的论述进行分析。

  • 标签: 消渴病 高血糖 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甘露消渴胶囊中黄芪所含有的黄芪甲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ml/min;柱温: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量:2.5L/min。结果每粒甘露消渴胶囊中含黄芪甲苷的量为0.0155mg。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可靠、灵敏、易行,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之一。

  • 标签: 甘露消渴胶囊 黄芪甲苷 HPLC-ELSD法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