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治40余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也一度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效仿.本文认为新加坡经济的成功发展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政府长期有效的经济政策与人才战略是关键.

  • 标签: 新加坡 经济发展 外资利用 海外发展战略 成功经验 经济政策
  • 简介:很多有关亚太地区教育与经济的研究都认为,获得教育机会是一种重要的指标,用以表明一个社会得益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革的程度。然而,“比较教育学家”通常则认为,“经验表明,教育无论如何也不象人们所预期的那样,能改善国家或者个人的福利”。本文将讨论泰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能导致其经济发展的问题。笔者拟从现代化是否能作为

  • 标签: 比较教育学 经济发展 鲍尔斯 地区经济 学校结构 社会再生产
  • 简介:韩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奥秘·雷雯据世界银行统计,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韩国是世界190多个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90年代初,韩国的经济规模一度超过非洲大陆42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匹敌。特别是近5年,发达国家经...

  • 标签: 韩国经济 持续发展 韩国政府 研究与开发投资 调整产业结构 权威主义
  • 简介:前言拥有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他们是反霸、反帝、反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共同面临着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迅速地发展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以巩固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新加坡独立以来在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因此,研究新加坡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经过及其所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从中探索其成功的因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新加坡经济 新加坡港 民族经济 战略措施 政府当局
  • 简介:1980年3月炳·庭素拉暖就任泰国总理,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要维护社会公平、发展地方生产、繁荣地方经济、发展农村,着重于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民的贫困状况等作为建设重点;其重要措施是低价向1100万名贫困的农民提供租用水牛、用水、燃料、肥料和医药。并协助农民发展副业,让农民在农闲时,也可以从副业获得收入。(一)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后,20万侵柬越军对泰国虎视眈眈,不断挑起泰柬边境冲突事件,泰国一直受到外来侵略的严重威胁。在国内,炳政府内部两大派在让那个部长管理石油进口问题大吵大闹,导致了1981年2月底汶初·洛乍那沙天副总理等社会

  • 标签: 石油进口 出口贸易 农村建设 地方经济 外来侵略 经济概况
  • 简介:作为欧元区12国和欧盟15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法国经济增长之低始料不及。其经济走势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是,疲态凸现,增长减速,低谷徘徊。随着美国和欧元区经济的复苏,2004年法国经济也将回升。但就业形势仍未有明显的改善,失业率居高不下。支撑法国经济走强的一大因素,即家庭消费开支虽保持增势,但增幅将比2003年下降。因此,2004年经济复苏主要靠出口拉动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企业补充库存增加作用的推动。本文在回顾与展望法国经济发展走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 标签: 法国 经济复苏 就业形势 失业率 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赤字
  • 简介:当前,全球格局变动,地区形势变化,世界大国战略调整,中国“向西开放”被赋予更多内容和意义。巴基斯坦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点,中国则被巴基斯坦视为实现“亚洲之虎梦”的重要外部因素。在此形势下,多种因素促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被提上双边议程。该项目工程浩大,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意义非凡,将成为中巴打造命运共同体关键一招,值得深度研究、加快推进。

  • 标签: 中巴 经济走廊 机遇 挑战
  • 简介: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内外政策,既要利用和拓展新兴市场以重振本国经济,又要使新兴市场的发展不至于挑战美国的战略地位。在亚太战略中,尤以如何应对经济崛起的中国以利于美国的经济振兴,成为奥巴马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考量。本文着重探究美国对亚洲的经济政策考虑和战略意图之间的相互影响。

  • 标签: 奥巴马政府 亚太战略 中国崛起 经济因素
  • 简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泛珠三角地区内部经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接着分析了泛珠三角经济圈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以及经济合作的基础和空间,最后对其合作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泛珠三角经济圈 东南亚 经济合作
  • 简介:一、泰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泰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1954—1986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倍,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3倍。近4年泰国经济更是加速发展。1987,1988、1989、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4%、11%、10.8%、9.8%。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人均国民收入 成功之路 产业结构演变 农业工业化 增长速度
  • 简介:<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代表团应日本滋贺县知事和滋贺综合研究所邀请,于今年2月访问日本,并同当地经济界进行了交流。日方有三点意见:一、中国对落后地区应设立优惠的特别法律。滋贺县贸易株式会社社长品矢静雄说,同上海、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进行经济合作有着很多便利条件。但是,同有友好关系的湖南省进行交往则比较费劲,物品到了港口再往内地运要花费很长时间,因电报、电话费用昂贵,对方不愿及时联系,在那里设立事务所费用也很高,开办合作合资企业,土地、工人工资又不确定、不明了。品矢说,如果内地也拥有同沿海相同的条件,他们

  • 标签: 滋贺县 综合研究 落后地区 中国现代 技术交流 国际关系研究
  • 简介:一个不寻常的电话1990年9月的一天,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经济学系办公室接到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AuthorityofSingapore,MAS)吴庆瑞(GohKengSwee)副局长的私人秘书,并说:“吴博士想见你,他有事想与你讨论。”

  • 标签: 吴庆瑞 新加坡 儒学 中国研究 东亚研究所
  • 简介: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蔓延到欧洲和日本,最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危机不仅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使其生产倒退了好几十年,而且也沉重地打击了工业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东南亚地区除了泰国外,当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一地区又是华侨人数最多、华侨经济力量最为强大的地区,世界经济危机在给东南亚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同时,无疑地也

  • 标签: 世界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经济 马来亚 中国移民
  • 简介:在2000年11月的东盟+3首脑会议上,中国提议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针对该提案,东盟回答如果是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协定,便予以考虑.中国在同意该回答的基础上,提议先行就东盟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东盟接受了这一提议.

  • 标签: 东盟 中国 贸易现状 自由贸易协定 2000年11月 2003年
  • 简介:伊朗是中东最重要的地区大国之一,国土面积居中东第四位,人口居中东第二位,油气产量居世界第四位,GDP总值排中东第三、世界第二十五位;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横跨海湾与里海两大产油区,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布热津斯基称其为“地缘支轴国家”。正确评估中国在伊朗的利益,显得极有必要。

  • 标签: 伊朗 评估 利益 中国 霍尔木兹海峡 GDP总值
  • 简介:中国在推动地区合作联盟、边界争端解决、反恐反分裂等方面在南亚有重要的战略利益,对南亚地区的稳定有安全关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超越了单方面的安全范畴,强调了合作互利来寻求在南亚地区的共同安全。

  • 标签: 中国与南亚 中印关系
  • 简介:中国责任论”有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对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责任论”可谓是一个新的考验。对于综合实力仍然不够强大,国计民生仍有诸多严峻问题尚待解决的中国来说,如何应对“责任论”,是一个战略性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期待,中国应适当承担国际责任,既不因逃避该承担的责任而受孤立,又不因过分承担责任而累垮自己。责任与利益密切相关,维护好责任利益,需要战略筹划。

  • 标签: “中国责任论” 和平发展 中国外交
  • 简介: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是人民改善生活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因此,扩大就业成为中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

  • 标签: 就业问题 形势与政策 中国 民生问题 资源丰富 扩大就业
  • 简介: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和《航空周刊》编辑比尔·斯卫特曼联合撰写的《评估中国军事能力》文章出炉,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该文无视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军事能力在过去基础上有所提高后在参与各国军队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打击海盗、展开国际救援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极度夸大中国军力,竭力渲染中国军事能力对地区乃至对美国形成威胁,宣称美国需针对中国军事能力在军事战略和军事投资项目上做出调整。文章引起的反响反映了美国人那种强烈危机感、民族优越感和以权力为中心的思维特点,或许也是美国政治斗争和军队利益的需要。

  • 标签: 美国 中国军力评估 “中国军事威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