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正>1949年建国后,我国各地民国档案的整理工作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阶段:首先是建国初期,借鉴苏联等国家的档案工作经验,对档案实体进行大规模的整理,编制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全宗目录等馆藏目录;其后,随着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工作的展开,计算机的出现,在八十年代,各地、各级档案馆纷纷开始了民国档案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以期实现计算机存储、检索和编目。十余年来,分类法在各档案馆得到了普遍运用,而主题法的实践则中断了。应该看到,分类标引相对于主题标引具有更简洁,更快解决民国档案利用中检索工具原始单调弊端之作用,而且它所依据的工具

  • 标签: 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体化 民国档案 分类标引 主题标引 档案分类法 著录标引
  • 简介:冈仓天心"亚洲一论"滥觞于印度哲学家维韦卡南达"亚洲一"思想,但又不同于维韦卡南达的开放包容。冈仓天心"亚洲一论"更多指向了日本优越性及亚洲盟主目标,蕴含着极端民族主义情结,并且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东西对抗"的策略,使其更容易被利用发展。正是由于这种极端情结和叙述策略,冈仓天心的"亚洲一论"被军国主义势力发展成为大东亚战争的战时口号。

  • 标签: 冈仓天心 维韦卡南达 “亚洲一体论” 军国主义
  • 简介:<正>IntroductionThepresentreportoverviewsfurtherfindingsfromthesetofmiscellaneoustextsinSaradapalm-leavesfromZhaluriphug.Thepalm-leafsetwasfirstreportedbyKanoKazuo(2008),whoutilizedninefoliosintwophotographicimages(SferraCat.MT42Ⅱ/Ⅰ&2)preservedattheIstitutoItalianoperI’AfricaeI’Oriente(IsIAO)inRomewiththehelpofFrancescoSferra.Wehaveknownonthebasisofcataloguedescriptionsthatthere

  • 标签: 贝叶经 民族图书馆 西藏 梵文 散叶 中国藏学
  • 简介:为适应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贯彻和落实自治区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近几年新疆高等院校普遍提出了"民汉一化教学"理念,并将其作为高校教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本文以推进新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民汉双轨制"教育模式的探讨,检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结果,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对某高校的实证研究,对"民汉一化教学"开展了前瞻性的调查和探讨,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民族政策中的相关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 标签: 少数民族教育 双语教育 “民汉一体化教学”
  • 简介:本文以《理学宗传》和《皇明道统录》的编纂特点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明儒学案》与两者构成的"后先相承"的影响关系,揭示其对两种影响的不同取径。并结合明清之际学术发展的历史特征,阐明学案史籍之确立,既依托于明清鼎革、激剧动荡的社会背景,又以它自身的酝酿轨迹折射出清初学术"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发展路向。

  • 标签: 理学宗传 明儒学案 皇明道统录 学案体 后先相承
  • 简介:钱茂伟著《史学通论》是一部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与史学理念指导下,力图通过新的理解方式建构而出的、能反映本世纪初十年学术水准的通识教育读本。该书聚焦于以小历史为核心的公众史学,并以此为重心建构知识系统,反映出公民时代大众史观的觉醒。由小历史而大历史,由历史书写而历史研究,由史学实践而史学理论,《史学通论》建立起一种内涵与功能更为全面的普遍历史学,建构了一种与公众生活更加贴近的史学概论知识体系。

  • 标签: 史学概论 史学通论 公众史学 小历史
  • 简介:清末新政改变了京师司法官员的满汉比例。在1906年官制改革前,京师三法司额设官员中,满(旗)人始终占有优势,且低级官吏几乎被满人垄断。官制改革以后,司法人员大大扩充,尽管满人官员有所增加,但汉(民)人官员增加更多。负责司法行政事务的法部,汉人官员人数逐步增加并超过满人。在大理院和京师各级审判厅、检察厅官员中,汉人官员最终占有绝对多数。由此可见,破除"满汉畛域"对京师司法官员的任命产生了实际影响。

  • 标签: 新政 司法官员 满汉 缙绅录
  • 简介:清末十余年间,清政府迫于内政外交的压力和应对统治危机,在教育、军事和行政机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推动现代化的改革。既有的相关研究中,对于这一时期制度改革随之带来的人事变化关注甚少,结合人事变动来理解新政这一议题更是被学界忽视。本文尝试利用缙绅录量化数据库,对新政期间京师各机构改革中的人事变化进行分析,并以度支部衙门为例重点关注包括宗室人员在内的旗人官员的比例和变化,以冀对分析和认识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央行政状况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清末新政 机构改革 旗人官员 宗室官员
  • 简介:地方志是资料性科学著述,在大多数修志者中已取得共识。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并未取得统一认识。诸如:方志具备什么条件才算是科学著述?方志有没有彰明事物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的任务?方志除了回答“是什么”外,要不要回答“为什么”?修志应“述而不作”还是应“述而有作”?“述”是怎样成为方志的一种体裁,应怎样加以运用?等等。本文联系上海城市区志的修志实践,对上述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 标签: 地方志 修志 资料性 著述 内部联系 海城市
  • 简介:<正>(2010年9月25日)各位来宾、各位同仁:今天借纪念山西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这样一个机会,请各位欢聚太原,展开理论交流,共话事业发展。是一件幸事,也是一件好事。在座各位老专家都是中国方志事业的栋梁,年轻专家是方志事业的未来,能参加今天的学术交流会,既是对山西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的庆祝与纪念,也是对现在山西地方志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 标签: 志体 山西地方志 修志 理论与实践 学术交流 性解
  • 简介:本文以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近10年关于民族文化研究的537篇论文为样本,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民族学科中民族文化研究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对文献分析、核心作者、期刊分布、研究机构以及分时间片段构建了民族文化研究关键词热点趋势共现图谱可视化展示,进而探讨了民族文化研究的热点变化状况。与此同时,深入揭示了该领域热点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探讨了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民族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民族文化 知识图谱 计量分析
  • 简介: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风雅”和“风骚”作为诗歌的渊源,作为检验诗风的标尺,作为各种诗体的宗祖,其至高地位似乎是无须加以讨论的。但是历代文人虽然习惯於标举“风雅”和“风骚”,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是否一致?二者所代表的传统又是否相同?在目前所见的诗学研究中,似乎还缺乏认真的辨析。如果细检清末以前所有的诗论以及研究诗骚的学术着作,不难发现前人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其实曾遇到不少麻烦和争执。而这种分歧从诗骚辨的角度看得尤其分明。

  • 标签: 诗歌批评 “风雅” 风骚 历代 辨体 得失
  • 简介:一引言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文献类历史数据库的便捷性、整合性和全面性,历史学者在研究中使用数据库的情况日渐普遍。作为搜集史料的一种方法,历史学者一般能熟练地在各种全文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尤其是把古籍材料变成电子文本的数据库。然而,对于其他可用于研究的数据库,大多数学者是陌生的。

  • 标签: 人物传记 资料库 数据化 历史数据库 历代 中国
  • 简介:在郑和航海史料中,碑刻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现存的碑刻中,南京《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简称《南京天妃宫碑》)又占有突出的地位。最近,《南京天妃宫碑》的所在地下关区有关部门,将《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帖》编辑出版,是十分有意义的。

  • 标签: 弘仁 碑帖 书法艺术 碑刻 专著 史料
  • 简介:2017年10月25日至26日,《中国地情报告(2017)》编纂业务研讨会、中国名水志文化工程实施方案论证会暨第三次《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副主任邱新立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出席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青海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煜主持。

  • 标签: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汶川特大地震 经验交流会 业务研讨会 编纂工作 抗震救灾
  • 简介:荒里村好荒凉,盐碱地芦苇荡。有种无收不打粮,一年生活半年糠。曾几何时,这首满含自嘲的顺口溜就是荒里村的典型写照。荒里村地处徐州市东郊,人口1400人,耕地1050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勤劳智慧的荒里村人在领头雁郑庆国和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不甘贫困,奋斗自强,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 标签: 城乡一体化建设 徐州市 贾汪区 江苏省 吴镇 都市
  • 简介:本文从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典文学研究着眼,分析了计算机在检索时代为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提出当前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的应用方面进入了“分析时代”,信息技术不再是被动应答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可以主动地“指导”人文学科的学者从事学术研究。但是,这并不计算机完全取代了人的工作,也不是使人的研究范围变小了,而是更加拓展了人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空间。

  • 标签: 数据分析 古典文学研究 开放性空间 信息化工程 互动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