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一、铜饼币文的国别辨识背外文圆形铅饼上文字的国别.据文字学基本属性观之.属多音节文字体系。经与古文书查对,可知铅饼文字的拼音与音节的构成基体是古怯卢文字母。但铅饼文字间又夹有个别希腊字母.可证这是一种曾受古希腊文化影响与渗透的怯卢文字。众所周知,怯卢文是一种湮没己久的“死文字”.它曾是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古印度西北部的文字,

  • 标签: 圆形外文铅饼 “白金三品龙币” 国别辨识 铜饼币文
  • 简介:在隆重纪念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博物馆协会承办的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在沈阳揭晓。经过专家实名评分投票。在25个终评人围项目中最终产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2010年 陈列展览 精品 十大 艺术展
  • 简介:古建筑维重建已成为历史遗迹保护与修复的重要内容.为了探讨维激光扫描数据的获取流程、数据处理方法,以维激光扫描获取的大雁塔海量点云数据为例,研究了古建筑维重建中点云数据获取与处理的详细过程.联合Cyclne、AutoCAD和3D一Max软件的优点构建了大雁塔真实的横面、剖面、立面模型,其中重点研究了海量点云数据在Cyclone软件中分块建模的方法.结果表明:将拼接好的大雁塔海量点云数据分块建模,不仅加快了数据处理的速度,而且符合精度要求.在点云数据拼接时采用标靶拼接和同名点拼接相结合及测站间两两拼接之后再整体拟合平差的方法,减少了拼接中的误差,使每站拼接误差都不超过3cm.在建模过程中的墙体拟合是上万个点云经过平差计算得到,精度高达2mm.最后在3D-Max软件中组合、渲染和贴图,真实地构建了大雁塔维立体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存档和后期的修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大雁塔 三维重建 三维激光点云 海量数据 古建筑数字化
  • 简介:<正>四、星堆器物坑性质的问题星堆两个器物坑从一发现起,就被称之为祭祀坑,以后发表的两个简报以及一些论文还就祭祀的方式、祭祀的对象作了推论。星堆器物坑为祭祀坑之说于是就几乎成为定论,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不过,星堆器物坑为祭祀坑之说,由于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因素,因而一开始就有学者提出了异议,有的研究者更对星堆器物坑的性质提出了新的解释,如墓葬陪葬坑说,亡国宝器掩埋坑说、失灵神物掩埋坑说、火葬墓说

  • 标签: 器物坑 三星堆 祭祀坑 火葬墓 墓葬 文物
  • 简介:<正>应山县是湖北省北部与河南省信阳县接壤的一个县,她背靠桐柏山、大别山,在古代是中原与南方的重要交通孔道之一。特别是在桐柏山与大别山的山梁上有座重要的关隘,这就是古书上记载的“冥阨(以下代以字母e)之塞”,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楚北关”即“大隧、(现属大悟县)直辕,冥e”要塞,因此这块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 标签: 三关 桐柏山 楚国 应山 春秋战国时期 方城
  • 简介:通过数字摄影与多视角维重建技术,能够完成多种可移动文物的维重建工作。为满足AgisoftPhotosgan软件进行维重建的技术要求,在进行可移动文物的多视角影像获取时,针对形态各异、种类繁杂的可移动文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拍摄方法,保证可移动文物维重建的最佳效果。

  • 标签: 数字摄影 多视角三维重建 AgisoftPhotoscan软件 多视角拍摄
  • 简介:论虢仲其人──门峡虢国墓地研究之一蔡运章1991年门峡虢国墓地发掘的M2009号大墓,是截止目前这座墓地发掘清理的形制最大、规格最高、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座虢君墓。该墓出土的3600多件各类文物中,有200余件大型青铜礼器,为九鼎、八簋、八鬲的最...

  • 标签: 三门峡虢国 国人暴动 虢仲 淮夷 西周晚期 西周王朝
  • 简介:一、星堆祭祀坑向鱼凫靠拢1986年星堆祭祀坑器物出土时,我有幸参加了年底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会上放映了两坑器物出土的录象。当黄金杖的特写镜头显示出杖上镌刻的带冠人头象和一对鸟、一对鱼时,鱼鸟掠过的印象,使我一闪念想到了鱼凫氏。这种感觉并非我一个人所有,大家会后小议,都有这种意想,只不过出自慎重,谁也没有提出坑内器物属于鱼凫氏的主张。

  • 标签: 三星堆祭祀坑 学术讨论会 鱼凫氏 文字资料 考古学
  • 简介: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们在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王湾期文化的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为研究王湾期文化的南渐提供了新的材料。

  • 标签: 淅川县 沟湾遗址 王湾三期文化 聚落
  • 简介:近年随着湖北、重庆两省市峡库区考古报告集的出版,大批新的瓦当资料面世。本文旨在对峡库区所出汉六朝时期瓦当的分类和命名做出规范化的尝试,同时对相关的年代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瓦当 三峡库区 汉六朝 分类 年代
  • 简介:为了响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打造学习型的博物馆,今年以来,门峡虢国博物馆馆根据自身是新建馆、职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积极组织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首先,他们从中国文物报社购买《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书50册发给每位职工,做到人手一册,方便学习;

  • 标签: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职工教育 业务知识 知识竞赛
  • 简介:岔沟陶鬲与峪道河足瓮的时代问题张德光(山西省博物馆)一陶鬲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古代炊器,它延续时间很长,变化亦很大,是考古界研究古器物分期断代的一种重要资料。石楼岔沟遗址H1发现的陶鬲,原发掘报告定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在当时是已知发现较早的陶鬲,因而...

  • 标签: 陶鬲 峪道河 山西省博物馆 发掘报告 考古界 篮纹
  • 简介:走马楼吴简发现至今的十二年里,历史、考古、文献、文物保护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积极探讨,共完成各类文章、论著三百余篇(部)。但研究仍有诸多不足、仍有继续总结的必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吴简研究中关涉全局的若干问题,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

  • 标签: 走马楼 三国 吴简
  • 简介:《新宗城县清殿记》刻石1913年出土于河北省威县,1933年的《河北月刊》第1卷第9期发表其拓片,并刊载了时任威县县长崔国卿的短文《威县新宗城县清殿记刻石考略》,封面更集刻石中的“河北”二字为刊名。本文在崔考基础上,对刻石内容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其所记载的黄河水患、县城迁址等内容,可补威县地方的变迁史,而其集王羲之字,自由洒脱,一气呵成,颇具王体神韵,可与唐怀仁和尚的《大唐藏圣教序》并称集王书法刻石的双璧。

  • 标签: 河北威县 《新宗城县三清殿记》 刻石 北宋 王体集字
  • 简介:本报告包括以下几次考古调查材料:1990年5月,曲沃县境内白水(又称晋水)流域的考古调查;1991年4月,曲沃县曲村周围诸遗址的考古调查;1991年5月,晋南塔儿山周围地区环境考古调查。先后参加工作的有:山西省侯马市博物馆|周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田建文、杜水生等同志。一、遗址分布及发现情况

  • 标签: 考古调查 灰陶 襄汾 闻喜 绳纹 弦纹
  • 简介:<正>近年来星堆文物的大量出土,表明确实有一支自成系统、高度发达、源远流长的文化存在,澄清了过去有关巴蜀文化的诸多疑惑和猜测,引申出更多的问题,从现有材料看,西南地区虽然存在着复杂多样、分割封闭的地形地貌,但文化传播的源流从未断绝过。相反,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民族往来迁徙流动的程度反而更频繁,成为沟通西北内陆与南亚、东南亚的捷径和桥梁。本文试图结合星堆文化的最新发现,概括论述西南地区文化传播的源流,捕捉早期民族文化活动的踪迹。

  • 标签: 西南地区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文化 文化传播 川西高原 川西平原
  • 简介:浅论国五铢和西晋五铢之渊源[加拿大]杜维善《中国钱币》在1997年第期发表了戴志强先生《江南行随笔则》大作中对国曹魏五铢作了突破性的确认,这在中国货币史中是一件大事,曹魏五铢向来是一个颇有争论的课题,过去都是一些附会的臆测,这次的确认是根据考...

  • 标签: 魏明帝 五铢钱 东汉末年 渊源 朱然墓 曹魏后期
  • 简介:1985~1995年间,原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和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先后在门峡市区西北部发掘了北朝和隋代墓葬13座,其中7座墓出有墓志和砖铭,其他器物有少量陶器和铜、铁器。这批材料有助于对该地区北朝和隋代历史的研究:

  • 标签: 三门峡市 北朝和隋代 墓葬 清理简报
  • 简介:<正>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再次发掘,又一次轰动了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国内史学界、考古界许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上村岭虢国墓地是目前我国两周之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贵族墓地,无论是墓葬的数量及其形制,还是车马坑的数量及其形制、规模,都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近几年来,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村岭虢国墓地的发掘工作,特别是参加了车马坑的清理工作。本文拟根据五十年代以来的发掘资

  • 标签: 车马坑 五十年代 发掘 三门峡 虢国 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