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包括加强人员的素质的培养,重视环境管理,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规范物品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质量与效果监测和无菌物品的管理与发放,把医院感染控制的原则贯穿在各个工作环节中,才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情况作为参照组,在2017年8月至2017年1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情况作为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进行细节管理,对比两组的科室满意度、院内感染率和器械使用清洗合格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科室满意度更好,器械使用清洗合格率更高,院内感染率更低,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细节管理,可提升科室满意度,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器械使用清洗合格率,值得临床学习。

  • 标签: 细节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控制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30例医护人员进行研究,统一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分析观察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护理质量情况、满意度。结果:实行后的发生率、有效控制率明显优于实行前;实行后的护理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实行前;实行后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实行前,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医护人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取得患者的认可与支持,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防控的效果,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条件。随着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其质量管理与控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医院应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自身发展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与控制模式,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用于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450例手术治疗疾病患者,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225例,品管圈活动管理),对照组(225例,传统管理模式),指标: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医院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消毒合格率210(93.33)、灭菌合格率211(93.78)、无菌包装合格率215(95.56)、无菌发放合格率220(97.78)好于对照组190(84.44)、192(85.33)、188(83.56)、200(88.89);且医院感染数据研究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其他部位发生情况17(7.56)、10(4.44)、9(4)低于对照组61(27.11)、52(23.11)、41(18.22)(P<0.05)。结论:消毒供应手术器械管理及控制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利于提升手术器械管理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手术器械 医院 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执行持续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和灭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本次以我院消毒供应200件医疗消毒器械为研究对象,以2023.1月份-2023.6月份为对照组,以2023.7月份-2023.12月份为研究组,每组各纳入100件,前者接受常规的质量管理,后者接受持续质量管理;比对2组器械处理合格情况。结果:研究组灭菌、包装、回收、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管理实施于医院消毒供应的管理中,有助于提升各医疗消毒器械的处理合格率,增加器械的重复使用情况,效果良好。

  • 标签: 持续质量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 灭菌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定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为研究时间,从中选定护理工作人员共计8名为研究对象、300份医疗器械为研究主体,按工作时间划分出两组,将2022年5月——2022年11月内工作资料设为常规组,医疗器械150份实施常规管理;将2022年12月——2023年5月内工作资料设为实验组,医疗器械150份实施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满意度、器械管理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的器械管理评分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消毒供应执行细节管理可保证工作质量,获得理想管理评价,建议普及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消毒供应未接受PDCA循环管理作为对照组,另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消毒供应接受PDCA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时期消毒供应器具、器械处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100%、清洗合格率95.99%、包装合格率92.96%高于对照组80.99%、77.86%、73.91%,数据差异大(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可提升器械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本文针对我院消毒供应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研究措施,采用抽查处理方式,对其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取得的护理成效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改进后,消毒供应的抽查房间数量、环境监测、器械处理流程达标情况、清洗操作达标情况、物品包装达标情况以及个人防护措施达标情况6项指标大小分别是95.00%、88.00%、90.00%、96.00%、100.00%以及100.00%,和改进前对应的消毒供应相关指标检查达标情况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培养,是提升消毒供应服务质量水平,提升消毒供应护理工作安全开展效率,提升护理工作合格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工作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供应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把关进行探讨、分析,为规范腹腔镜清洗、消毒流程以及提高腹腔镜清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我科使用的68条腹腔镜,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条。实验组腹腔镜按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对照组应用传统清洗、消毒、丶灭菌,对比两组腹腔镜消毒灭菌质量的达标率、细菌学监测合格率等指标。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腹腔镜的清洁质量达标率为94.11%,对照组为82.35%,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质量达标率为97.06%,对照组为88.2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隐血实验达标率为97.06%,对照组为85.29%,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菌监测达标为100.00%,对照组为88.24%,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纱布使用数量、清洗剂更换频率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腹腔镜清洗、消毒过程中严格对其进行质量把关,能够有效提高腹腔镜清洗消毒灭菌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供应室 腹腔镜 清洗 消毒 灭菌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采取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进行护理管理的40例资料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同时选在在消毒供应护理中未经过PDCA循环法护理的40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资料的清洗的合格率进行观察并记录,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资料的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合格率,实验组的科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科室的满意程度,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取得较为优质的治疗效果,在医学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当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消毒供应护理人员16名,同时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名,对照组利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选取我院1000件消毒物品,观察组的质量改进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到消毒供应中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消毒物品的灭菌程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消毒供应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 PDCA 循环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4 月期间消毒供应未接受 PDCA 循环管理作为对照组,另将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消毒供应接受 PDCA 循环管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时期消毒供应器具、器械处理状况 。结果:研究组无菌物品抽样合格率 100% 、清洗合格率 95.99% 、包装合格率 92.96% 高于对照组 80.99% 、 77.86% 、 73.91% ,数据差异大 ( P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医院消毒供应的医疗器机械质量管理工作来说,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可能,通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供应过程质量管理以及提升管理控制体系,实现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工作。下文就对消毒供应对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护理新理念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我院消毒供应护理心理念应用前后物品共80件,随机均分为应用前和应用后两组,比较两组物品清洗、消毒、包装、发放状况;抽取80例患者比较护理念应用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新理念应用后,消毒供应物品清洗、消毒、包装以及发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应用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新理念应用于消毒供应,能够显著改善物品管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新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多数的医院为了对成本进行节约,进而减少了应用一次性的医疗用品,若想保证其安全,需要对院内感染予以防止,针对多次反复使用的临床器械相关清洗质量以较高的标准提出了新要求。国内对于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的流程有明确性的规定,因此只能予以科学且合理实现清洗的有效方式,确保器械得以灭菌的高质量。但是,很多医院的诊疗类器械在清洗质量上几乎没有达至标准要求。为此,本文将分析影响消毒供应对医疗器械实现清洗的质量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解读提升供应消毒质量与实施优质护理之间的联系。方法研究对象是来自供应无菌区的部分护理人员,开展系列关于优质护理工作,对比观察研究结果,发现病房、手术、门诊对供应消毒满意度。结果实验现象显示,护理人员压力有下降趋势,并且效果明显,对护理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有实际意义,可供统计学(pc0.0)参考。结论研究表明,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而降低工作压力,保持愉悦心情,而且可以提升门诊、手术供应消毒质量的满意程度,进而更好开展工作。应将优质护理运用临床医学,造福人类。

  • 标签: 优质护理 供应室 消毒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升供应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供应无菌间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采用优质护理后,工作压力变化情况;同时在医院病房、门诊及手术等各科室分别选取15名医务人员,调查其对采用优质护理后的供应消毒质量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后,供应护士工作压力评分明显下降,且病房、门诊及手术等科室对供应消毒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供应护士工作压力,同时提升供应消毒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供应室 消毒质量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的12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6名(采用细节管理措施)和对照组6名(给予传统管理方式),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进行一年的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服务差错率;结果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服务差错率发现,观察组的差错率仅为1.22%(6/4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2%(33/47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管理 应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的医护人员20例,采取编号抽取方式,分为参照组10例和实验组10例,同时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860件物品进行平均划分,同样分为参照组430件和实验组430件,参照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430件物品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医护人员对430件物品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灭菌合格率(包含:灭菌物品、清洗物品、器械消毒清洗、手卫生、除锈、消毒液浓度)及以调查问卷形式统计护理管理情况,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灭菌合格率(包含:灭菌物品、清洗物品、器械消毒清洗、手卫生、除锈、消毒液浓度)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相比常规管理,提高了灭菌合格率,保证了器械灭菌效果的整体质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