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时间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运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命名,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分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相对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病例来说,观察组病例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后左心室舒张末径、血浆NT-proBNP等参数明显较低,其6min步行实验明显较长,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较高(P<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 运动康复护理 负面情绪 心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A组(40例,常规康复疗法)、B组(40例,在上述基础上予以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 B组两项评分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综合康复疗法,可提升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针灸 推拿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治疗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康复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运动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运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运动治疗,包括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主动肌肉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通过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肌力测量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运动治疗组在肩关节功能、肌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运动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运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运动治疗 康复 肩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状况及其与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运用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评估量表评估其运动状况。同时,采用血生化指标检测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通过对391例有效研究对象的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状况、血糖控制达标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9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以60~69岁为主体(占45.69%),病程主要在<5年(占65.47%)。患者中85.23%无糖尿病并发症,74.57%无其他基础疾病。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为129例,达标率为32.99%。运动状况总分为114.39±20.53分,血糖未达标患者在运动状况总分、运动知识、运动行为、专业支持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血糖达标患者(均P<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状况亟待改善。提高社会和专业的运动锻炼支持,促进患者更积极地参与运动,有望对血糖达标产生积极影响。这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运动状况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提供关节炎患者的康复运动计划和生活方式指导。主论点是通过正确的康复运动和生活方式改变,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炎 康复运动 生活方式 疼痛管理 自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运动康复 老年 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平衡贯序法下将其分为参考组(n=30)和研究组(n=30)。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全身运动质量。结果:研究组患儿全身运动质量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能够显著改善其预后效果,促进其健康成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小儿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促进宫口扩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活跃期进行分娩球运动,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措施。比较两组的宫口张开速度、产程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宫口张开速度(2.22±0.28) cm/h,显著快于对照组(2.04±0.24) cm/h(P<0.05)。实验组产程时间(8.95±1.12) h,显著短于对照组(10.03±1.45) h (P<0.05)。实验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95.5±30.8) ml,显著少于对照组(225.3±35.7) ml(P<0.05)。结论: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可显著加快宫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娩球运动 活跃期 宫口扩张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促进宫口扩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活跃期进行分娩球运动,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措施。比较两组的宫口张开速度、产程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宫口张开速度(2.22±0.28) cm/h,显著快于对照组(2.04±0.24) cm/h(P<0.05)。实验组产程时间(8.95±1.12) h,显著短于对照组(10.03±1.45) h (P<0.05)。实验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95.5±30.8) ml,显著少于对照组(225.3±35.7) ml(P<0.05)。结论: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可显著加快宫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娩球运动 活跃期 宫口扩张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康复过程中应用针灸疗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6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针灸联合运动功能训练)与对照组(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各5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86.8%,因此,采用针灸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法治疗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采用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通过使用针灸疗法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能加速患儿早日康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训练 小儿脑瘫运动 康复 功能 针灸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颈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运动恢复和功能改善方法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60名颈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接受特定的运动恢复和功能改善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记录康复进展和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情况、运动功能改善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恢复情况。统计分析显示,两组在各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该特定的运动恢复和功能改善方法在颈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具有积极的疗效。这一方法能够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建和运动能力提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这些发现为颈脊髓损伤康复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 标签: 颈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运动恢复 功能改善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60%且伴高血压的患者56例,分别在术前1d及术后1个月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A)、E/A及E峰减速时间(DT),肺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期肺静脉血流峰速度(S)、舒张期血流峰速度(D)、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将LVEF〈50%的患者,按二尖瓣血流频谱E、A、E/A、DT分为A组(E/A〈1.0、DT〉240ms,26例)和B组(E/A1.0~1.5、DT160~240ms,15例);LVEF≥50%的患者(E/A〈1.0、DT160~240ms)为C组(15例);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7例作为正常组(D组).结果A、B组LVEF水平[(45±4)%、(40±6)%]低于C、D组[(61±5)%、(60±3)%](P〈0.05),C、D组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E/A低于B、D组(P〈0.05).A组DT高于B、D组(P〈0.05).A、B、C组IRT显著高于D组(P〈0.05),A、B组ET显著低于C、D组(P〈0.05).Tei指数A组(0.72±0.08)显著高于C、D组(0.60±0.12、0.40±0.04)且低于B组(1.01±0.06),B组Tei指数显著高于C、D组,C组Tei指数显著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LVEF水平和Tei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LVEF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i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ei指数检测方法简便易行,能早期发现慢性心功能不全时舒张功能不全的存在.(2)Tei指数能够在收缩功能正常时早期发现心脏舒张功能不全.(3)Tei指数可作为评价鉴别二尖瓣血流假性正常化的参考指标之一.(4)Tei指数可作为评价介入治疗后心脏舒张功能改善的指标.

  • 标签: TEI指数 冠状动脉疾病 舒张功能不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伴有低血压患者经过有氧单车运动干预后的成效。 方法: 纳入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于本院血液透析室透析且伴有低血压的 56 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有氧单车运动干预。比较两组 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透析前的血钾血钠值; 实施护理前后的血压、平均动脉压;低血压发生率及处理情况。 结果: 比较两组 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透析前的血钾血钠值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实施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的血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施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及平均动脉压值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出现低血压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处理情况更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血液透析伴有低血压患者经过有氧单车运动干预后,明显能够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几率且能够恢复到正常范围,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有氧单车运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冠脉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5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冠心病诊断结果。 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平板运动试验,能有效提高诊断效果,且该方法属于无创诊断,能有效降低对患者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