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本院纳入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参照组护理后的BPRS及SAN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相比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针对性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综合护理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具体价值。方法:实验对象48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后以红蓝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24)、分析组(n=24)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人性化综合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8月-2022年7月。结果:护理后,分析组的SA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综合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综合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期间我院收治无主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情况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检索我院自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1日期间我科收治的317例无主流浪精神病患者。结果  男性76例,占20.49%,女性241例,占79.51%,主要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占89.91%,合并躯体疾病284例,占89.59%,主要以脑血管疾病、癫痫、高血压、胆道疾病、糖尿病等为主。 结论 无主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性疾病多,在新冠疫情的常态化管理的背景下应该受到积极的关注。

  • 标签: 流浪 精神病患者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循环改进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环改进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负性情绪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循环改进护理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护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功能的影响探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沟通技能、社交技能、基本生活技能、高级生活技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稳定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适应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开展流浪精神病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n=40)和护理组(n=40),前者实施常规性护理方法,后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法。评估两组的精神疾病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组的精神疾病评分同常规组相比更低,P<0.05;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同常规组相比更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临床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31例中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中老年精神分裂症无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使用对照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有攻击行为,实验组没有攻击行为,对比分析两组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临床特征单因素。结果 观察组BPRS总分、敌意猜疑因子分、幻觉分、行为紊乱分以及临床特征单因素等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有很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前者,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简明神经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人性化理念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癫痫性精神障碍 人性化理念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BPRS和IRP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干预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旨在分析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中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接诊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选取的例数为70例。将其平均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将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由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效果为31(88.57%),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为30(85.71%),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结果可知,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或者利培酮片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是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的不良反应较低,其安全性较高,应用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缓释片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障碍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与阿立哌唑联合治疗精神病性抑郁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性抑郁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文拉法辛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单纯药物治疗以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配。参照组对45例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患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情感稳定剂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8例,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情感稳定剂治疗。结果:实施情感稳定剂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言,情感稳定剂的应用价值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况,对于疾病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情感稳定 剂阴性与阳性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个体化心理护理在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8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94例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心理组(常规护理+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3个月后心理组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病人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精神症状 个体化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循环改进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2.74±1.87)分,负性情绪评分为(23.68±2.58)分;对照组患者为(14.85±2.26)分,对照组患者为(30.57±3.58)分,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当以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为主,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环改进护理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方面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8月~2021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患者病情均处于治疗后的康复期,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焦虑 抑郁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舍曲林+利培酮治疗,对其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本项研究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1年10月。选用此时间段到本医院接受救治的以阴性症状为表现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研究主体,共计存在200例病人,依照救治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100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利培酮救治,实验组在前者基础上,服用舍曲林,对比两小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作率、SANS评分。结果: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不良反应发作率得到理想减低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更高;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情感平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缺乏、注意障碍得到理想减低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组间对比含有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病人得有效医治后,其不良反应发作率得到理想减低相比于对照组更理想,临床治疗效果更高结论:对以阴性症状为表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舍曲林+利培酮治疗,确保患者的阴性症状得到理想转变,病情恢复及预后状况十分理想。

  • 标签: 舍曲林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