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使用坎地沙坦与胺碘酮联合作用治疗高血压患者持续性房颤的效果。方法对68例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房颤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转复率、维持窦性心律百分比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坎地沙坦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和预防持续性房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持续性房颤 坎地沙坦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生脉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注入生脉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对照组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平均动脉压变化。结果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生脉注射液静脉注射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效果较好。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持续静脉泵入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髋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持续性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采用持续性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 标签: 持续性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老年髋骨骨折术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在减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手术病患92例,采用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46例。两组术中都实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A组同时加用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方案。分析两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的使用情况,比较静脉麻醉药物总费用等指标。结果A组的丙泊酚用量为(3.68±0.21)mg/kg·h-1、瑞芬太尼用量为(0.09±0.02),明显比B组的(6.04±0.43)mg/kg·h-1、(0.18±0.03)ug/kg·min-1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麻醉时间>3h的静脉麻醉药物总费用为(1114.82±165.03)元,明显比对照组的(1742.96±543.52)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方案对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其术中对静脉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降低静脉麻醉药物总费用,建议推广。

  • 标签: 丙泊酚 应用价值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对某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临床路径的5个病种899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生变异144例,变异率为16.02%。对144例变异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皮瓣联合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坐骨结节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坐骨结节褥疮1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后形成组织缺损,缺损范围5.0cm×4.2cm~10.3cm×8.5cm,采用同侧臀大肌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联合皮瓣区域持续负压引流修复同侧坐骨结节褥疮。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7年,无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结论臀大肌肌皮瓣联合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满意修复坐骨结节褥疮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臀大肌肌皮瓣 坐骨结节 褥疮 缺损 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舒利迭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FEV1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2月到11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抽选出120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联合组患者在总疗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FEV1指标与PEF指标)、临床症状具体消失时间上都要优于对比组,结果数据有明显的比较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予舒利迭和孟鲁司特联合用药治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具体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情况,效果明显,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舒利迭 孟鲁司特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对早期急性肾损伤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89例早期急性肾损伤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40例)和大剂量组(49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结果大剂量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患者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有助于提高急性肾损伤合并急性肺水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持续泵入 大剂量呋塞米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肺水肿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茵栀黄颗粒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蓝光持续照射,观察组患者使用蓝光间歇照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为血清胆红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蓝光照射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但是使用蓝光间歇照射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蓝光间歇照射 蓝光持续照射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黄疸 血清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持续抵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方法进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溶质下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持续低效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护理改进措施在心脏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75例心脏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措施;改进组给予管道护理改进措施。评价(1)管道管理满意率;(2)管道交接班时间、患者生存质量评分;(3)非计划拔管、管道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改进组患者管道管理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改进组管道交接班时间明显较短,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改进组非计划拔管、管道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管道护理改进措施在心脏监护室患者多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交接班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管道脱出、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其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管道护理改进措施 心脏监护室患者 多管道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中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1]。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 健康教育工作 高等院校 心理学理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衰竭(ARF)在临床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IHD)的疗效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SAP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38例,分为CBP组和IHD组,每组19例。CBP组进行持续性血液净化;IHD组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并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APACHEⅡ评分都有显著改善。CBP组患者治疗持续的时间、24h尿量达到750ml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IHD组患者(P<0.05)。IHD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次数明显高于CBP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AP合并ARF在临床采用CBP法与IHD法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但CBP组治疗效果更稳定,更适用于临床。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衰竭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 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在其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的方式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根据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的该类患者中任选70例,对照组的患者35例,以常规出院方式指导,另35例则辅以延续护理,为观察组。针对治疗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中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评分明显低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P<0.05),对照组中患者定期复诊的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中患者定期复诊的评分(P<0.05)。结论老年持续性房颤患者可以通过延续护理的护理方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老年持续性房颤 华法林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莱芜市钢城区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及改进情况。方法调查组随机抽取前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卫生服务的300名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10份。结果社区居民对目前开展的预防接种、健康体检和慢性病管理随访工作的知晓率较高(高于70%),针对特殊人群(儿童、孕产妇、老年)开展的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工作的知晓率相对较低(低于60%),开展健康讲座的知晓率最低(低于50%)。结论建议采用有针对性的渠道,提高社区各类居民的健康知识素养及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知晓水平,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知晓率 改进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究将持续质量改进中根本分析法应用于血透患者渗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中2015年4月—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5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渗血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渗血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透析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渗血护理时,可以采用质量改进中的根本原因分析法,来对护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获得更好的护理结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 饮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70例,所选病例来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心率更低,LVEF更高,两组上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应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 标签: 多巴胺 硝普钠 顽固性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固尔苏与鼻罩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尔苏与鼻罩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总结分析其护理方式。结果经治疗和护理,46例患者中,治愈患者43例,即治疗后6h后,其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且皮肤颜色转红,呼吸窘迫症状改善显著。其采用固尔苏与鼻罩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平均时间为(7.5±0.5)d;有2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另有1例患者经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固尔苏与鼻罩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显著,且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以及生存质量。

  • 标签: 固尔苏 鼻罩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9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据入院病床单双号划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腰椎穿刺引流,观察组治疗方法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7.83%和82.61%,且观察组颅内压恢复用时以及头痛缓解用时显著减少,数据之间经比对分析后可知,统计学意义出现。结论将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应用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中,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 标签: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盐酸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呕吐、1例头晕;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口干、2例呕吐;症状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联合丁螺环酮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盐酸度洛西汀 丁螺环酮 躯体形式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