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与口腔科之间如何沟通协调,做到相互配合。方法针对工作中供应室与口腔科物品消毒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沟通机制与方法。结果双方实施良好的沟通后,口腔科对消毒供应室提供的无菌物品满意,供应室人员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结论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实施良好的沟通方法,使消毒供应室与口腔科互动达到和谐、安全、满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口腔科 信息沟通
  • 简介:摘要医院单位的管理水平与医院文化建设密切相关,是医院发展的动力基础。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是营造和谐医院文化的有效手段。医院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文化建设,确保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强化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的策略,笔者做出下文阐述。

  • 标签: 政治思想工作 医院文化建设 实践探讨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是医院服务的灵魂,医务社工是临床人文关怀的主要组织者和完成者,在构建现代医学人文关怀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长宁区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社工服务为例,分别对医务社工标准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评估、介入模式、优先介入对象、医学人文背景下的医务社工服务基本路径、服务成效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为全市范围内推广社区卫生医务社工规范化服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 社区卫生 医务社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眼科手术室接送病人环节中品管圈应用的护理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眼科手术室收治的100例病人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接送环节中均应用品管圈护理。观察分析影响接送手术因素以及护理情况。结果影响病人接送的因素(1)病情需要调整。(2)停手术。(3)正在冲洗结膜囊。(4)正在送病人到病房。(5)病人临时再次小便。(6)手术病人病情交接不清。(7)医生临时开术前点滴。(8)医生临时开留置针。(9)手术病人资料不足。(10)病人年纪大,行动慢。(11)未做手术标识。(12)其他。而护理后,眼科手术室接、送病人的总时间、工人到位时间、准备用品时间、床边交接时间等,与护理前相比显著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科手术室接送病人环节中应用品管圈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即能有效减少病人在接、送环节中所需时间,同时还能有效保障病人安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眼科手术室 接送病人 品管圈 二胎时代 护士人员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技能竞赛引入护生临床教学中,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提高护生操作的规范性,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方法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开展护理操作技能竞赛,并评出名次给予奖励。结果护生操作技能竞赛成绩均在95分以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期间举办操作技能竞赛可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加强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新护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技能竞赛 实践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并记录下实践体会。方法随机选取60例来我院接受手术室急诊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循证手术室护理,剩余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普通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变化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创口疼痛情况、身体康复情况以及不良情绪的出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这三方面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手术室急诊患者给予循证手术室护理,不仅能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加速患者身体康复的速度,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创口带来的疼痛以及术后不良情绪的产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急诊 循证手术室护理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局部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衔接课程,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很好地解决了第一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内容限制的问题,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深度和广度,因此,近年来,本教研室围绕局部解剖学的第二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找到了新思路。

  • 标签: 局部解剖 第二课堂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形势下的公共卫生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应急的素质,探讨和实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基层疾控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 标签: 公共卫生 应急 人才培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在心血管医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现阶段心内科教育的关键。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原有灌输式的医学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学生学习需要,也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文章结合案例教学法内涵,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具体总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心内科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实习护生带教难点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参加实习的护生60例,将其设定为A组,同时再选取同期的带教教师60例,将其设定为B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指标的数据差异性。结果对两组实验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后,A组与B组之间服务意识指标、沟通能力指标以及生活护理以及责任心等指标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实习护生带教存在一定难点和重点,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才能够达到预期的带教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实习护生 带教老师 难点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积极作用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45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45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在护理工作当中增加了人性化服务理念,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应用在血液透析护理当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血液透析 护理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抢救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与实验组(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与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呼吸平稳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PCI时间及进出急诊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优化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对于护理本科生而言,护理实践教学最根本的宗旨在于培育护理本科生应有的护理实践技能,在此前提下着眼于激发同学们自身具备的创新潜能,因此其有助于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近些年以来,护理本科教学涉及到的实践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模式正在获得突显的转型与改进,其中关键在于四步进阶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四步进阶模式体现为独有的实践教学优势,这是由于其更多关注了护理实践。因此在现阶段的本科护理教学中,针对“四步进阶模式”有必要灵活予以适用,确保其能够真正服务于护理实践教学水准的优化。

  • 标签: &ldquo 四步进阶模式&rdquo 护理本科实践教学 具体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制定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评判标准,根据QCC步骤就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合格率低的原因展开分析,根据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比较对策实施前、后的数据。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使临床护士床边综合能力由开展前的66.67%上升到开展后的91.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认为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自己工作能力,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临床护士自身综合素养,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更好地实现了优质护理,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实施有效。

  • 标签: 品管圈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 临床护士 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家庭支持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90例气管切开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气道阻塞、气道损伤、脱管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服务有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并发症 气管切开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微课程与传统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区别。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四个班级1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共9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使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另外的两个班级共94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性评价。结果微课程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75.82±8.09)和操作考试成绩(92.23±4.74)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0.49±11.24)和操作考试成绩(87.31±6.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课程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微课程 外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临床神经外科是外科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临床神经外科教学对神经科人才的培养和神经外科临床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救治能力,提高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介绍了案例分析法在临床神经外科教学中的优缺点,可供临床神经外科教学参考。

  • 标签: 神经外科 教学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青年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保证力量,我国医学院校多采取院系合一的培养模式,很多临床一线医生充当高校教师,临床医生尤其是青年一线医生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很难再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导致医院院校临床医学院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针对上述情况,现阶段,我国医学院校尤其是临床医学院多采取各种方法对在高速发展临床医学教育的青年教师加强培育,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和临床带教能力,发挥其教育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育高等医学人才。导师制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对于医学院校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对青年教师培育具有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践与面临的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医学院校 青年教师 导师制 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