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植入术联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间),其中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其虹膜周边切除的患者作为A组,予以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作为B组,各30例,将其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经治疗后的视力水平、眼内压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 并发症 眼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内螺钉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对21例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内螺钉固定结合椎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及术后12月伤椎前缘压缩率和后凸Cobb’s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及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的现象,无断钉、断棒、椎再压缩等并发症,术后12月骨折椎前缘压缩率和Cobb’s角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而术后与术后12月无明显差异。结论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可减少内固定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内固定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病一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冠心病并心衰患者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2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专病一化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VEF(45.82±3.15)%、LVESD(37.10±3.12)mm、LVEDD(49.88±4.62)mm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SAS(32.51±5.24)分及SDS(33.63±4.75)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94.27±3.62)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专病一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并减轻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效果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专病一体化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D-D)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肺炎患者,并以同期自愿参与研究的50名健康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以及D-二聚(D-D)水平。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血清CRP(103.2±23.4)mg/L、ESR(35.8±6.5)μg/L、D-D(1152.4±43.1)mm/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1.2)mg/L、(10.2±1.4)μg/L、(182.6±14.8)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以80岁为临界值分组,80岁以上患者CRP(102.4±21.8)mg/L、ESR(34.8±5.8)μg/L、D-D(1148.7±45.2)mm/h与80岁以下患者(103.8±22.1)mg/L、(35.4±6.2)μg/L、(1142.3±43.9)m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沉及D-二聚体检测来诊断老年肺炎的情况,为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老年肺炎 血清C反应蛋白 血沉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取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经诊断确诊为OVCF的患者58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单侧穿刺治疗;后者行双侧穿刺。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实验组疗效(96.6%)高于参照组(79.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VCF患者行双侧穿刺的效果优于单侧穿刺,患者治疗的效果可观,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单侧穿刺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一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120例典型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个组类,对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对实验组进行医护一化护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一年后,常规组的Harris评分为(80.01±1.32)分,实验组的Harris评分为(93.01±3.31)分,常规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化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运用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医护一体化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UroVysion染色及基因异常检测试剂盒,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染色3、7、17号和9号染色短臂2区1带(9p21)位点的畸变情况,探讨这4种染色畸变的临床意义及其组合辅助诊断膀胱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UroVysion试剂盒中基因识别位点探针(LSI)9p21基因探针和着丝粒3、7、17探针(CEP3、CEP7、CEP17),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60例膀胱癌患者和20例非肿瘤泌尿系疾病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统计分析每条染色在膀胱癌患者中的畸变率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间的关系,计算4种探针组合检测膀胱癌的总阳性率。结果:①用FISH法检测发现,60例膀胱癌患者的尿脱落细胞核中3、7、17号染色及9号染色p16基因均有较高的畸变率,分别为61.7%(37/60)、56.7%(34/60)、55.0%(33/60)及66.7%(40/60)。3、7、17号染色畸变中,除3例患者表现为17号染色单倍体,其余均表现为多倍,各染色畸变率在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p21位点纯合性缺失者7例(11.7%),单体者22例(36.7%),多者11例(18.3%),9p21的畸变率在不同病理分期、分级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0例膀胱癌患者4种探针组合检测的总阳性率为56.7%。20例非肿瘤泌尿系疾病患者中有2例FISH检测结果为阳性,特异度为90%。结论:我国人群中3、7、17号染色和9p21位点畸变率很高,而其畸变与膀胱癌的早期发生、进展过程、恶性程度等密切相关。UroVysion试剂盒可在我国人群中开展应用,但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国外报道低。进一步寻找适用于国内膀胱癌的最佳探针组合,制定适当的阳性判断标准是非常必需的。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畸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5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作为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另选择35眼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结果实验组术后3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建议联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且Cobb’s角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 辨证用药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矢状位脊柱后凸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行以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成形术和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用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