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对离家兔脑及外周血管的作用;并观察钙离子在组胺效应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家兔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分别在不同剂量苯海拉明、西咪替丁和硝苯地平存在的情况下,观察组胺量效曲线的变化.结果:组胺可引起基底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收缩;苯海拉明可拮抗组胺的上述作用;西咪替丁小剂量时即可增强组胺所致的基底动脉的收缩,而大剂量时才对组胺引起的肠系膜动脉收缩有增强作用;硝苯地平对组胺引起的两种动脉的收缩都有抑制作用.结论:组胺对离家兔脑及外周血管均有收缩作用,这种缩血管作用主要通过Ca2+内流引起.同时,实验结果提示两种血管上组胺受体的分布密度有差别.

  • 标签: 组胺 离体兔 血管收缩作用 苯海拉明 西咪替丁 硝苯地平
  • 简介:目的提高对钩端螺旋病导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治,以便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由钩端螺旋病导致的弥漫性肺泡出血16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转归。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农民14例,学生2例;主要为青壮年;均在8-11月发病;10例发热第3天,6例发热第4天出现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急诊入院;胸片及胸部CT均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的点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及早给予针对性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钩端螺旋病是弥漫性肺泡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把握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治能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弥漫性肺泡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于我院接受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患者 7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3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护理效果
  • 简介:建设特色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中药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学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探索行业-专业-学科三位一的专业建设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和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 标签: 行业需求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700鼻内镜下鼻窦钻切除腺样的疗效。方法对187例腺样肥大病儿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采用鼻内镜技术。结果术后随访6-9个月,治愈率为100%。结论经口鼻窦钻切除腺样具有直观、准确、手术彻底、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术 鼻窦钻
  • 简介: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亚叶酸钙对映异构。方法:通过探讨色谱柱、柱温、手性配合剂、流动相的pH值对手性拆分的影响,确定乙腈-苯丙氨酸溶液(8mmolL-苯丙氨酸、4mmol硫酸铜,加水1000mL,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至3.5)(10∶90)为手性流动相,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拆分亚叶酸钙对映,检测波长为300nm,柱温20℃。结果与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药品质量控制与体内代谢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 标签: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L-苯丙氨酸 硫酸铜 手性拆分 亚叶酸钙
  • 简介: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硝唑合剂治疗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治疗的牙牙髓病患者122例,其中61例患者采用甲醛甲酚进行填充,为对照组;另外61例患者采用替硝唑合剂进行填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咀嚼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等均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牙髓病患者采用替硝唑合剂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替硝唑合剂 牙体牙髓病 语言功能 咀嚼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检测金丝桃属植物遍地金提取物对大鼠脑突触5-羟色胺重摄取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可作为抗抑郁药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液闪仪测定[3H]标记的5-羟色胺与大鼠下丘脑组织悬液混合孵化后的CPM值作为重摄取量的评价指标。结果遍地金提取物及St.John’sWort提取物抑制5-羟色胺重摄取IC50分别为376.3μg/ml和515.18μg/ml。结论遍地金提取物与st.John’sWort提取物均对大鼠脑突触5-羟色胺的重摄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遍地金 大鼠 脑突触体 -5羟色胺 重摄取 抑制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62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用微型种植支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取得总有效率数值93.55%高于对照组数值74.19%,观察组所取得不良反应发生率数值6.45%低于对照组数值22.58%,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股癣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文挑选某部队医院80例股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挑选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将80例股癣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硝酸咪康唑乳膏涂抹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身体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接受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的观察组在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方面,分别为95.00%(38/40)和7.50%(3/40),均远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和30.00%(12/40),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

  • 标签: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 体股癣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四位一"模式的效果,旨在为提高护理综合质量提供有效手段。方法:结合医院护理管理现状,构建"培训、绩效考核、运行及质量督导"全面结合的"四位一"模式,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升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四位一体” 护理 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20(R)-人参皂甙Rg3人药代动力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法.结果: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3.2mg@kg-120(R)-人参皂甙Rg3,其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有滞后时间的二房室模型,Tmax为0.66±0.10h,Cmax为16±6ng@mL-1,Tinα为0.46±0.12h,T1/2β为4.9±1.1h,T1/2(Ka)为0.28±0.04h,AUC0-∞为77±26ng@mL-1@h;6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0.8mg@kg-1Rg3,由于血药浓度低,可测数据点少,未进行模型模拟;两组给药剂量与相应Cmax实测值比较,二者成正比关系.结论:本品口服吸收快,消除也较快,但血药浓度很低.在所试剂量范围内,20(R)-人参皂甙Rg3属一级动力学吸收、消除过程.

  • 标签: 人参皂甙RG3 口服 药代动力学 健康志愿者 单剂量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心理护理在离子扁桃切除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等离子扁桃切除的3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患儿入院时本院仍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患儿入院时本院开始实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7.36±0.35)分、术后疼痛评分(3.22±1.14)分、住院时间(4.85±1.16)d、并发症总发生率(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1=0.0001,P2=0.0003,P3=0.0001,P4=0.025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等离子扁桃切除患儿非常重要,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减缓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 儿童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观察对象: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前者不固定体位放射治疗,后者利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比较不同组患者的摆位误差情况。结果:在头脚、前后、左右摆位误差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应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进行体位固定,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确度,保障放射治疗效果,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红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扁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22年1月急性扁桃炎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阿莫西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白介素-6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仅有个别出现恶心症状,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阿莫西林对于急性扁桃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莫西林 急性扁桃体炎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玻璃切割术治疗眼底疾病应用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2021年间选取的50名眼底玻璃切割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25人)和实验组(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割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的是围术期的综合干预,术后统计两组各项需观察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住院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认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玻璃切后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对护理的认可率,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眼底疾病 围术期综合护理 护理认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