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将2013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患者60例纳为对象,将患者依入院顺序分组为对照组保守治疗+机械通气,观察组保守治疗+血液灌流;对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乙酰胆碱活力恢复时间短、通气改善时间短、意识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乙酰胆碱水平低,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患者在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液灌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乙酰胆碱水平及其活力快速改善,让患者尽快通气顺畅、恢复意识,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中的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1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难产、子痫以及先兆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肠易激综合患者,纳入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性为基础行综合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生活能力的恢复,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无效造血和高风险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例初发MDS患者(15例低危,7例高危)以及7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骨髓CD34+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以8例增生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在低危MDS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评分≤1.0]骨髓内CD3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高危MDS组(IPSS评分≥1.5)(21.33%比7.27%,P〈0.01),同样低危MDS组骨髓内CD34+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白血病组(21.33%比7.53%,P〈0.01)。进一步检测CD34+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情况,发现低危MDS组CD34+细胞CXCR4表达明显低于高危MDS组(10.42比16.97,P=0.014)和白血病组(10.42比20.26,P〈0.01)。低危MDS组CD34+细胞CXCR4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检测骨髓血浆SDF-1水平,各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MDS组中CD34+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与CD34+细胞的凋亡率存在负相关性(r=-0.512,P=0.005)。结论:推测检测CD34+细胞表面的CXCR4以及CXCR4表达水平的有助于判断MDS的预后和转归。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东莨菪碱对重症肺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0例重症肺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分压(PaO2),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PaO2),PaO2/FiO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52.00%;治疗组患者经过东莨菪碱治疗,总有效率为82.67%;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0.80,P<0.01)。结论东莨菪碱对重症肺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东莨菪碱 重症肺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病变、透析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疾病合并肾病综合征 血液透析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选取66例,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苯扎贝特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时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获得了显著提升,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血脂达标率、HDL-C血脂达标率、TC血脂达标率均显著更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性更低,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统计学意义存在且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理想。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苯扎贝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重组人脑钠利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肾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天津医院内科ICU病房接收的2型心肾综合(即长期慢性心功能衰竭造成的肾功能损害)患者共53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曾应用重组人脑钠利肽来进行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脏器灌注、防治心室重构等常规治疗方案,病情需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共入组32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曾合并应用重组人脑钠利肽治疗,持续用药时间为72小时,共入组21例。了解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心肾功能指标及治疗后的心肾功能指标,计算心功能改善有效率,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及心肾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BNP水平为907.32±476.79pg/ml,对照组的血清BNP水平为1312.23±567.50pg/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为50.33±6.09%,对照组的LVEF为42.47±5.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BUN为9.12±4.15mmol/L,对照组为12.90±5.16m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r为112.38±47.86umol/L,对照组为164.80±79.35umol/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FR为57.34±21.36ml/(min·1.73m2),对照组为40.29±19.74ml/(min·1.73m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心肾综合患者在接受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重组人脑钠利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慢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钠利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心理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8月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平均住院时间;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差异。结果心理组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心理组治疗依从性、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强心理护理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经验护理方式,3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运用至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中,可降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严重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及新生儿湿肺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且治疗后证实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及新生儿湿肺患儿74例,按照治疗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超声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误诊和漏诊情况。结果研究组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病情误诊和漏诊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及新生儿湿肺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可以提高准确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误诊和漏诊,保证出生人口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湿肺 超声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患者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检测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16例SARS患者、147例发热隔离患者、23例体格检查健康者进行血清SARS抗体:lgM、IgG检测。结果12例SARS患者单份标本中入院标本7例有4例检出SARS抗体IgM阳性,出院5例有3例检出SARS抗体IgG阳性,2例重症患者血清动态结果观察到,从入院到出院的标本均同时检测到高滴度的SARSIgM、IgG;2例轻症SARS患者各只检测到一次SARS抗体IgM弱阳性;发热隔离区患者有6例从入院至出院均检测到SARS抗体IgG,其中两例滴度较高。健康体检者无一例SARS抗体阳性。结论ELISA检测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可作为一种辅助鉴定严重急性呼吸综合患者的临床检测和确诊手段。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冠状病毒 抗体 IGM IgG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ll例SARS恢复期病人及32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绝对数及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CD4^+CD45RA^+、CD4^+CD29^+细胞亚群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意义;CD8^+CD28^+(特异性杀伤T细胞)百分比为2l.3%,明显高于对照组12.4%,而CD8^+CD28^-(T抑制细胞,Ts)细胞为8.74%,低于正常对照组1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SARS病人恢复期T细胞亚群是异常的。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恢复期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不宁腿综合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高能量透析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8例尿毒症不宁腿综合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均分成为参照组与优化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透析治疗,优化组患者则接受高通量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不宁腿综合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且治疗之后的不宁腿综合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且出现不宁腿综合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高通量透析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毒症 不宁腿综合征 血液透析 高通量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的临床特点、探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药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期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症状积分等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疗效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归脾汤具有促进白蛋白合成,增加血红蛋白量等作用有关。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冠脉综合征 归脾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脉综合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患者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且动态心电图有缺血性J波改变(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50例急性冠脉综合患者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且动态心电图无缺血性J波改变(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2.00%(21/50),手术后心肌缺血发生率为66.00%(33/50),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为52%(26/50),下壁心肌缺血发生率为74%(34/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可以给予疾病监测、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缺血性J波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并发腕管综合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表现进行分析。方法使用美国牛津公司生产的OXFORMEDELICE5通道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采用表面电极对每个患者检查对称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8条神经,共600条记录NCV。重点对正中神经进行分段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现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106例,腕管综合有37例,其中有腕管综合临床体征者有15例,其余并无明显感觉手部不适;除了腕管综合还有其他周围神经病变者有31例,单纯发现腕管综合者有6例,在发现的腕管综合患者中,年龄最小30岁最大84岁,平均54岁,男性12例,女性25例,糖尿病病程由1月至20年不等,平均9年。以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居多,有29例,其中6例完全无法引出,所有患者均有腕部以下段传导异常,运动神经传导异常19例,均为腕部有下段传导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腕管综合的患者并不少见,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的腕管综合,使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 标签: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糖尿病 腕管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血清降钙素原 (PCT)指标检验在原发性肾病综合患儿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组患儿均联合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血清降钙素原 (PCT)指标进行检测,对比 3组患儿的 hs-CRP、 SAA、 PCT检测水平和检测结果。结果:三组患儿的 hs-CRP、 SAA、 PCT检测水平比较 ,A组、 B 组的 hs-CRP、 SAA、 PCT、明显高于 C组,且 A 组高于 B组,差异符合统计学理论意义 ( P < 0.05) 。 A组、 B组、 C组的 hs-CRP、 SAA、 PCT检测结果比较,很明显 C组的 hs-CRP、 SAA、 PCT检测的结果明显优于 A组、 B组,其中 B组较之 A组, B组的效果优于 A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结论:联合检验 hs-CRP、 SAA、 PCT指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患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虽然在感染的诊断方面, hs-CRP、 SAA和 PCT都是非特异性感染指标,但是通过这些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组合使用,在医学上也可以获得快速的、特异性的辅助诊断,在必要时再结合血培养结果,不仅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及时有效的判断感染类型,还能避免抗生素滥用,从而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 [1]。

  • 标签: hs-CRP SAA PCT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之间144例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14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并且分别采用产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焦虑程度均有所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均<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将产前护理干预应用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患者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围绝经期综合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试验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的不良情绪变化和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P<0.05),而试验组的分数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24h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觉醒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觉醒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不良情绪 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