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病人由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由工作经验较少、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卧床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3例病人发生心绞痛,2例和7例病人出现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非常好,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卧床天数,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士临床思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房护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阴道分娩产妇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服务,观察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病房护理及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联合责任助产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妇产程时间及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产房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责任助产 并发症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病情掌握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责任护士在患者护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卓越的沟通能力和优秀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品管圈在提高责任护士病情掌握能力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品管圈 责任护士 病情掌握 作用分析
  • 简介:为帮助护理实习生顺利渡过临床实习阶段,我院自2014年开始实施护理实习生临床辅导员。院级护理教育委员会依据选拔条件和实习生的数量选拔临床辅导员,并给予岗前培训;辅导员每月通过与实习生座谈,发现并协助解决其生活和实习中的问题;实习生通过微信平台和座谈对辅导员进行评价;每年年终对辅导员进行评优和奖励。实施护理实习生临床辅导员后,提高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增加了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意愿;得到了护理高校和护理管理者的认可;辅导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实施中的问题为管理消耗时间,并占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

  • 标签: 临床实习 学生 护理 临床辅导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师教学模式对中医医院年轻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新聘的年轻护士60名,实施导师教学模式,采用护士胜任力量表分别在教学前后对年轻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和比较;比较年轻护士教学前后的中医理论和中医实践考试成绩。    结果:实施导师教学模式后,中医年轻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评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年轻护士教学后的中医理论和中医实践考试成绩均显著教学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中医年轻护士实施导师教学模式,有助于巩固其对于中医理论及中医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其岗位胜任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 标签: 导师制教学模式 中医 年轻护士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透析负责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8例患者为实验组,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确定首次透析负责的内容、制定首次透析负责的流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结果:首次透析负责管理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舒适度、血压的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患者首次血透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患者满意度、血压的达标率、首次血透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透析负责管理实施后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也有助于透析质量的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首次透析负责制 血液净化中心 临床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进行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将三因宜带教模式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带教的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本院护理实习生6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30名,常规带教)和观察组(30名,进行三因宜带教模式)。分析带教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护士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带教前无差异,带教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因制宜带教模式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科病房当中使用责任分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探讨这种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来到医院精神科进行看诊的患者,这些患者患有精神类的疾病。总共选取患者 100例,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前 50例患者选用普通方式,后 50例选用责任分组方式。结果:使用责任分组方式来进行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程度要比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患者满意程度高。而就投诉率来说,使用责任分组护理方式护理的患者,其对医护人员的投诉率要低于普通方式。结论:新型的责任分组这种护理方式,其护理效果更加明显,也能够让患者有更好的体验。

  • 标签: 责任分组 精神科 病房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输液责任区管理在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12月实施传统门诊输液工作模式,2012年1月至6月实施输液责任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种不同模式下患者静脉输液等待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投诉发生率。结果实施责任区管理后,患者输液等待时间短,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投诉率低,与传统管理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输液室实施责任区管理模式,拉近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输液室 管理模式 责任区 效果
  • 简介:为了积极争创“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全面提高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质量,我院感染科在2010年5月适时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激励与竞争机制,试行了护理责任组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在病区开展了以责任组长负责制为主要护理模式的责任护理,使每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无缝隙的、全程的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密切了护患关系。

  • 标签: 护理责任组长 竞聘上岗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手术科室,要想充分避免面对医疗纠纷时,因证据不足或欠缺而呈现举证不利情况,便应督促护理工作者按有关法律,注意在护理工作中及时强化法律与证据意识,并大力规范日常的护理行为等。同时,还应极力规避医疗纠纷,大力维护院内医护工作者和救治人员的正常利益。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有关举证责任倒置、医院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体系下的证据意识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举证责任倒置 证据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责任助产护理方法的价值,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参照组(n=39)和护理组(n=39),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组实施责任助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的临床指标、产后并发症。结果:护理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无痛分娩中开展责任助产护理方法的应用可获取较好的成效,缩短了产程用时和产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责任助产护理 无痛分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用于无痛分娩产妇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2022年4月的无痛分娩产妇中随机抽68例,随机双盲法均分为A组(常规护理)和B组(责任助产+整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B组三个产程时间、临床指标优于A组(P<0.05)。结论:产妇在无痛分娩中接受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效果更佳。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无痛分娩 产程时间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护士在日间手术室中的安全角色与责任。从术前准备到手术中和术后处理,护士都承担着重要责任,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供紧急情况处理、协助患者康复以及记录手术过程和结果。通过这些措施,护士确保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保障。本文强调了护士在日间手术室中的关键作用,呼吁不断提升护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标签: 护士 日间手术室 安全责任
  • 简介:通过文献回顾国内外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当前的护理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培养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现代学徒在我国护理职业教育中的研究多集中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课程设置,是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实现形式,该模式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教、学脱节问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 标签: 教育 护理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综述
  • 简介:2006年10月开始上主班,通过近2个月的主班工作及与前两任主班的共同经验交流,探讨泌尿科主班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工作 泌尿科 工作制
  • 简介:胸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其手术风险小、创伤少、患者恢复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已成为绝大部分早期肺癌及部分中期肺癌患者根治术的首选治疗方式[1]。随着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已明显缩短,经常安排数台手术连续施行,导致腔镜镜头连续反复使用。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镜头 专人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