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鸡球虫病较为常见,患病鸡会出现肠道黏膜病变等症状,鸡群健康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要建立完整的鸡球虫病药物防治机制,确保能运行科学化管控流程。

  • 标签: 鸡球虫病 药物防治 现状 措施
  • 简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市场上的蛋类制品的要求也逐渐增高,特别是对鸡蛋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更多的饲养者加入蛋鸡饲养的行列。蛋鸡腹泻是很多疾病的临床现象,比较常见,引起蛋鸡腹泻的病因很多,有病菌引起的蛋鸡腹泻,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以及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笔者对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讲解。

  • 标签: 蛋鸡 春季腹泻 病因 防治
  • 简介:我从事牧场工作十几年,深知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牧场风险,而且对优质原奶的遗弃和浪费也是牧场的一大损失。但与此同时,产后保健工作也在牧场工作中占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因为没有好的产后保健,就没有后续的产奶高峰奶量。更没有之后的繁殖怀孕率了,因此,要理顺整个围产期的护理流程,才能合理有效地减抗。

  • 标签: 产后护理 围产期 奶牛 保健工作 牧场 抗生素
  • 简介:牧场要想有好的产奶量必须得从干奶围产期开始关注,我们牧场特别重视围产牛和新产牛。牧场的保健部人员从干奶围产开始关注牛的采食量,舒适度,牛群密度,按体况进行分群饲养,注射维生素AD,预防产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酮病、真胃移位等产后疾病的发生。我们牧场对产后60天淘汰率相当重视,对新产牛来说正是产奶的高峰期,因此每淘汰一头都是相当大的损失,所以新产牛的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 标签: 产后护理 奶牛 常见病 诊疗 产后胎衣不下 维生素AD
  • 简介:奶牛的产后保健,是牧场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护理不保健措施不完善,非常可能产生产道损伤、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移位、酮病等疾病,而且还可能诱发一系列消化性疾病或者子宫复旧不完全,造成后期的屡配不孕等繁殖性疾病,这将是一个连锁反应.因此,可以说奶牛的产后保健直接涉及到牧场的利润来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产后保健?如何在产后保健中进行减抗?

  • 标签: 保健 产后 流程管理 奶牛 防控 中药
  • 简介:鸡新城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患病鸡表现出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该病在任何鸡只中都能发生,春秋季节的发病率较高,对该病的预防需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做好环境控制等综合性的措施。本文主要论述了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预防措施,供参考。

  • 标签: 鸡新城疫病 临床表现
  • 简介:根据多年养殖经验,本人在指导群众养殖肉牛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肉牛养殖户往往由于不重视肉牛舍的潮湿问题,牛舍潮湿严重影响肉牛的正常生产水平,使肉牛免疫力降低,细菌趁机滋生,很容易导致肉牛出现腹泻、感冒等症状,由于养殖户往往技术不强,找不到引起疾病的原因,造成养殖户恐慌。本文作者分析介绍了圈舍过于潮湿对牛群的影响、引起牛舍潮湿的原因,提出应对牛舍潮湿的处理方法,通过降低舍内湿度来降低疾病发生,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养牛 潮湿环境 肉牛 牛舍环境 危害 应对措施
  • 简介:目前我们工作的牧场奶牛存栏1万头,干奶牛700头,泌乳牛5000头。每天平均有15头母牛产犊。产后护理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但现在的护理工作比前几年有很多改变,原则是在对牛群最小的应激情况下,最早发现病牛,最早治疗,最快过抗出院。全面分析疾病发病原因,查找根本问题,最快采取措施最快解决问题,最终降低产后疾病的发病率,使产后母牛最快发情,最早受孕。

  • 标签: 产后疾病 治疗方案 干奶牛 产后护理 护理工作 产后母牛
  • 简介:土鸡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绿色食品,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但养殖成功率较低,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本文指出了土鸡养殖成功率低的原因:鸡舍选址不当,鸡苗选择不当,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科学选址、选择优质鸡苗、加强疫病防控、科学喂养,以期为我国土鸡养殖提供参考。

  • 标签: 土鸡养殖 成功率低 原因 对策
  • 简介:我国是世界第三养牛大国,奶牛存栏量很多,但是受养殖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奶牛产后或在泌乳期中泌乳不足无乳病症较常见.治疗该病,方法很多,西医疗法、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从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考虑,笔者认为应首选中药疗法.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药瑰宝,研究验证阐明中医药扶正固本、标本兼职的药理,在防治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谈自己对该病的体会.

  • 标签: 中药疗法 泌乳不足 奶牛 无乳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产品质量安全
  • 简介:近年来,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继发感染和并发症引起的伤亡让养禽业遭受巨大的经济伤亡。为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本文就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学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对防控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鸡呼吸系统疾病 发病因素 综合防控措施
  • 简介: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该病1843年在法国发现,随后流行至世界各地。1931年日本侵华时把此病带进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后来由前苏联进口马匹时又将该病传入我国,造成该病疫情严重。1965年,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到马传贫病毒,随后成功研制了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两种特异诊断方法。1975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有成功研制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该疫苗的推广应用,结合采取“养、检、隔、封、消、处”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我国的疫情得到控制。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要求,我国将于2020年达到消灭标准。

  • 标签: 马传染性贫血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防治历 马传贫病毒 细胞弱毒疫苗
  • 简介:1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产奶量和粪样分析筛筛粪结果,结合采食量,验证安琪百利可对高产奶牛消化率产奶量的影响。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时间地点本次试验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牧场进行,时间为2018年1月11日-1月31日,共计21天。

  • 标签: 产奶量 消化率 百利 高产牛 试验时间 粪样分析
  • 简介:近些年来,饲料企业和养殖户越来越重视镰刀菌属霉菌毒素的污染,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不同畜种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猪对其最为敏感。但是,饲用谷物一般都存在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肉鸡、奶牛等其他畜种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性。通过分析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多年来的检测数据发现,中国饲用谷物存在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的现象。其中,饲料的玉米赤霉烯酮类检出率达到93.60%,不同省份检出率略有差异,但均高于87.50%,云贵川和两广地区的饲料样品玉米赤霉烯酮类检出率最高,达到100%和99.06%。玉米副产物仍是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最严重的饲料原料,平均值达到198.49μg/kg。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证实,酵母细胞壁来源的酯化葡甘露聚糖(E-GM)可以有效地吸附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降低养殖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带来的风险,对各畜种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玉米赤霉烯酮 酯化葡甘露聚糖 吸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