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焦虑障碍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另40例接受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95%,数据差异较大(P<0.05)。比较HAMA评分,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7.50%,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焦虑障碍疗效相当,但后者见效速度快,安全性高,临床可根据实际状况选用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艾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18年 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焦虑障碍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 40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另 40例接受文拉法辛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 92.50%高于对照组 95%,数据差异较大( P<0.05)。比较 HAMA评分,治疗前,数据差异较小( P>0.05),治疗后,研究组 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小(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5%低于对照组 27.50%,数据差异较大( 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焦虑障碍疗效相当,但后者见效速度快,安全性高,临床可根据实际状况选用药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管理对惊恐障碍患者焦虑水平、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惊恐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工娱康复管理,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团体认知行为管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健康调查简表(SF-36)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AF、PSS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管理能够减轻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疗法 焦虑 生活质量 团体认知行为管理 惊恐障碍 社会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舍曲林组,每组40例。联合组采用盐酸舍曲林片联合高电位治疗,舍曲林组采用单一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联合组汉密尔顿量表评分(9±3)小于药物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有效率为87.5%(35/40例),药物组为70.0%(28/40例)(x^2=4.588,P=4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电位治疗仪联合盐酸舍曲林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 标签: 高电位治疗 舍曲林 焦虑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抗焦虑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经颅磁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21年3月-2021年6月住院结束治疗的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米氮平联合经颅磁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米氮平治疗。观察8周。治疗8周末根据HAMA、TESS、PSQI量表评估情况,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米氮平联合经颅磁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焦虑症患者治疗8周末,HAMA、PSQI量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一病区 247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门诊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运用阿普唑仑药、丁螺环酮药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该次研究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展开,共纳入对象64例,均是在我院门诊就医的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抽签法分成参比组(n=32)和实验组(n=32),由丁螺环酮药物治疗参比组,由阿普唑仑药物治疗实验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参比组,二组比较P<0.05;实验组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评分小于参比组,二组比较P<0.05。结论: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过程中,可运用阿普唑仑治疗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疾病,疗效突出,但该药的用药安全性不及丁螺环酮药物。

  • 标签: 睡眠障碍 丁螺环酮 焦虑症 不良反应 阿普唑仑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紊乱影响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脑内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影响该病的发生发展,针刺在改善肠道菌群和防治GAD方面疗效明确并得到广泛认可。针刺治疗GAD的选穴大多以局部取穴及循经远端取穴为原则,选穴以百会、风池、印堂为主;调控肠道菌群选穴以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居多。近年来,从肠道菌群角度开展了诸多针刺治疗GAD作用机制的研究,而鲜有探析针刺防治GAD用穴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刺调节肠道菌群和治疗GAD的研究现状,探讨针刺调节“微生物群-肠-脑轴”防治GAD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调腑安神解虑”针法。

  • 标签: 针刺 广泛性焦虑障碍 肠道菌群 微生物群-肠-脑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急性左心衰竭伴心血管硬化患者的焦虑障碍的发病特点及对临床抗焦虑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2012年42例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伴有焦虑障碍的急性左心衰伴有心血管硬化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设21例为观察组,治疗采用小剂量多虑平和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进行评分情况分析,设2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及左心衰竭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中焦虑障碍治疗好转率56.7%;治疗后观察组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评分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性(P<0.01),洋地黄类药物应用量明显减少。结论急性左心衰伴心血管硬化患者的焦虑障碍其发病率高,临床应用抗焦虑治疗采用小剂量多虑平合并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较好,并能减少洋地黄类药物用量及使用次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1。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心血管硬化 焦虑障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伴睡眠障碍焦虑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90例伴睡眠障碍焦虑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口服治疗,研究组采用米氮平联合 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SG睡眠评估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 PSG睡眠评估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米氮平联合 rTMS治疗老年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改善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优于单纯应用米氮平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睡眠障碍 经颅磁刺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用改良森田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的80例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工娱疗法,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改良森田治疗,对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NA量表有效率是97.44%,HAMD量表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32%,71.0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观察组的两项评分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森田治疗可以缓解酒精至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改良森田治疗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阐述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于缓解其负性情绪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价值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较之常规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更为明显,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对于提升医院护理水平与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2型糖尿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在抑郁症合并焦虑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医院收治抑郁症合并焦虑障碍患者 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 n=30)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采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前 HAMA和 HAMD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 8周 HAMA和 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治疗 8周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抑郁症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采用度洛西汀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度洛西汀 抑郁症 焦虑障碍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认知执行功能状况及其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为患者认知执行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思路。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宁波市第六医院诊治的ACI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焦虑、抑郁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合并焦虑、抑郁,77例)和研究组(合并焦虑、抑郁,49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Stroop色词测试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认知执行功能状况及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并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ACI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认知执行功能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17.23±3.36)分、(19.36±4.0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72±1.15)分、(7.45±1.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94、6.329,均P<0.05);研究组患者MoCA评分为(19.42±4.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0±4.47)分,PSQI评分为(12.10±2.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1.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58、12.247,均P<0.05);研究组患者C卡片应用时间为(104.75±10.62)s,明显长于于对照组的(85.17±8.52)s,C卡片正确阅读数为(35.09±3.54)个,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1.33±4.1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46、8.417,均P<0.05);Pearson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与认知执行功能呈负相关(r=-0.384,P<0.05),与睡眠障碍呈正相关(r=0.325,P<0.05),ACI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认知执行功能与睡眠障碍呈负相关(r=-0.572,P<0.05)。结论ACI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执行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且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其认知执行功能状况和睡眠情况越差,而患者睡眠障碍进一步加重其认知执行功能障碍

  • 标签: 脑梗死 焦虑 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用文拉法辛及文拉法辛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差别。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纳入广泛性焦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用文拉法辛治疗组(S组)和文拉法辛联合九味镇心颗粒组(C组)。S组患者在1周后将文拉法辛加量为150mg/天治疗(若患者不能耐受则维持在75mg/天),之后维持此剂量治疗4周;C组患者在1周后将文拉法辛加量为150mg/天治疗(若患者不能耐受则维持在75mg/天),同时合用九味镇心颗粒1包Tid,之后两药维持此剂量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宗氏焦虑量表(SAS)的减分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文拉法辛联合九味镇心颗粒组减分率为98%,单用文拉法辛组减分率为90%,文拉法辛联合九味镇心颗粒组减分率高于单用文拉法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和文拉法辛联合使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改善焦虑症状的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116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均分为研究组(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和对照组(精神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心理状态、心理资本。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回避及屈服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自尊量表(SES)评分、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训练联合情志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提高自尊水平及心理资本。

  • 标签: 正念训练 情志干预 广泛性焦虑障碍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效果、安全性。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实施米氮平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抑郁焦虑障碍共病 氟西汀 米氮平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点及就诊情况。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省30个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城乡常住居民10 800人,利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按照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由精神科医师采用ICD-10对全部高危人群、随机抽取的40%中危人群及10%低危人群进行相应疾病诊断,并根据3个风险组中诊断抑郁症及焦虑障碍12个月患病人数,计算样本的调整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及两类患病率的95%CI。两类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分布比较采用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完成调查10 057人,抑郁症患者229例,标化后12个月患病率为1.96%(95%CI=1.51%~2.32%);焦虑障碍患者412例,标化后12个月患病率为3.90%(95%CI=3.57%~4.23%)。农村、≥60岁、受教育程度较低、个人月收入较低、不经常锻炼、有慢性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不具备心理健康素养者患病率较高。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患者就诊率分别为32.8%(75/229)和25.5%(105/412),未就诊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是一种病和觉得问题不大。结论河南省城乡居民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较全国及其他省略低,患病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中差异较大,就诊率和治疗率仍然偏低。

  • 标签: 抑郁症 焦虑症 患病率 现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