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3月—2018年1月冠心病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临床疗效;穿刺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临床疗效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穿刺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加速康复,缩短穿刺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肾囊肿采用介入法治疗后远期效果探讨。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进行肾囊肿诊断与预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给予患者介入法治疗,经过2年随访调查了解该治疗法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例患者超声引导下介入抽液治疗成功率为100.00%,随访后大部分患者肾囊肿病灶消失,5例患者囊肿明显缩小,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肾囊肿临床治疗时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介入法进行预后治疗,有助于患者疾病尽快康复。

  • 标签: 介入超声法 肾囊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辅助下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理和分析本院接治的所有肝脓肿患者临床数据和资料,并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的52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展开研究,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记录为对照组(n=26)与实验组(n=26)。对照组患者应用肝囊肿部位手术切开置管引流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介入辅助下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病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对肝囊肿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超声介入辅助下,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于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介入辅助 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术 肝脓肿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肾镜碎石术中超声引导侧方穿刺和头端穿刺技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就诊的肾中组后盏无积水完全或部分鹿角型肾结石行经肾镜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侧方穿刺和头端穿刺技术穿刺肾中组后盏的患者各15例。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在寻找穿刺盏拟定穿刺路径时间、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成功所需次数的差异,并观察2组患者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在寻找穿刺盏拟定穿刺路径的时间方面,侧方穿刺组所需的时间比头端穿刺组短[(37.82±8.94)s vs(51.83±13.16)s];而在穿刺成功的时间方面,侧方穿刺组所需的时间比头端穿刺组长[(51.36±24.10)s vs(29.20±12.35)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2、4.122,P=0.019、0.001)。在穿刺成功所需次数方面,侧方穿刺组和头端穿刺组分别为(2.13±0.74)次和(1.73±0.7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2,P=0.189)。2组患者均未出现重要脏器损伤和术后大出血。结论在肾镜超声定位穿刺操作中,侧方穿刺和头端穿刺技术各有优缺点;无论掌握哪一种穿刺技术,都可以做到精准穿刺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侧方穿刺 头端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肝脓肿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0例肝脓肿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穿刺治疗,观察所有肝脓肿患者的治愈率以及并发症。结果200例肝脓肿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每次平均抽出脓液约30~200ml。200例患者全部达到治愈评估标准,治愈率为100.0%;治疗后,患者的脓腔缩小,在1-4左右即近似消失或完全闭合消失。患者在成功穿刺引流之后的1d体温明显,全部患者在3~5d左右都恢复正常体温;所有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肝脓肿 产生引导 经皮肝穿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腘窝囊肿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囊肿并抽尽囊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后注入无水乙醇,5min后抽出,反复2~3次。结果42例中40例穿刺一次治愈,2例穿刺2次治愈。42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彩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腘窝囊肿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可重复操作。

  • 标签: 腘窝囊肿介入治疗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的肾囊肿疗效。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56例。结果56例肾囊肿均获得穿刺成功,术后随访1个月~2年,治愈率96%。结论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肾囊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9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消融后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肿瘤结节直径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较对照组(24.44%)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后开展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肿瘤体积的缩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超声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IU)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IU检查、CDFI检查,统计其检查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IU、CDFI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中52例为良性,28例为恶性;IU检查的符合率高于CDFI;恶性乳腺肿瘤诊断中IU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8.11%、灵敏度96.43%、特异度92.31%、准确度98.75%,高于CDFI的82.61%、84.21%、67.86%、92.31%、83.75%。结论:IU与CDFI检查均可较好检出乳腺肿瘤,但在乳腺肿瘤类型鉴别诊断中CDFI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介入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瘤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当前临床对于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因此在治疗冠心病时通常选择介入治疗,这种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疗效果明显等。而桡动脉的介入治疗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优化。本次主要对桡动脉的压迫止血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优点和缺点,找出有效的护理方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穿刺胆囊息肉组织活检及射频消融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胆囊息肉活检术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5例,共29枚息肉,病灶最大径11.00(10.00,12.50)mm,全麻下超声引导下胆囊壁浆膜层下注水至胆囊壁水肿增厚≥10 mm,行经胆囊息肉活检术及射频消融术,消融息肉及息肉附着处胆囊黏膜层。术中超声造影评估是否需要补充消融。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情况,评估胆囊息肉完全消融率、消融后病灶体积缩小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对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的影响。结果25例患者成功完成胆囊息肉活检术及射频消融术。活检病理胆固醇息肉14例,腺瘤5例,炎性息肉5例,胆囊腺肌症1例。29枚胆囊息肉呈消融后改变,病灶体积不同程度缩小。第1,3,6个月消融灶体积缩小率分别为70.74%(58.55%,77.56%)、89.47%(85.04%,96.87%)、100%(95.6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率术前与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14~39(23.32±6.68)min。术中3例(12.0%)患者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术后2例(8.0%)患者出现轻微腹痛,1例(4.0%)患者出现明显腹痛,均处理后缓解。无出血、胆囊穿孔、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随访1~22[6(3,7)]个月,无患者失访,无息肉复发及新生息肉,未见继发性胆囊结石出现。结论超声引导下胆囊息肉的组织活检及射频消融术在保留胆囊功能的前提下明确息肉性质并局部灭活息肉,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可操作性,是胆囊息肉保胆治疗的一个可行选择。

  • 标签: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胆囊 胆囊息肉 组织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的作用。方法对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行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结果71例患者中总穿刺次数计268次,平均穿刺次数3.77,取材成功率为98.13%(263/268),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病理最终诊断结果为:正常肝组织2例,肝血管瘤5例,肝炎并肝硬化2例,增生结节1例,原发性肝癌55例,肝转移癌6例;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85.5%。结论彩超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安全、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超 经皮肝组织穿刺 肝占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引发并发症的因素,以便于术前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68例胸部病变并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来分析与比较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肺出血,皮下气肿少见,就引发以上并发症状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因素可分为主观及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以病灶大小、位置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性大。结论在对患者实施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过程中,当影响因素多时,如病灶位置较深,病灶较小,患者年龄大时,要特别注意术前准备,尽量做到一次成功,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导向穿刺活检在肺小结节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90例肺小结节病灶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一组(常规组),二组(低剂量双源CT组)。结果:一组的活检成功率较二组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长钢板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2月将来我院就诊的胫骨骨折病例8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研究组对患者的胫骨实施小切口长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分析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肢体肿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前瓣坏死率、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长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小切口 长钢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