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染色倍性鉴定是葡萄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葡萄染色倍性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染色常规压片法、染色去壁低渗压片法、植物形态学鉴定法、细胞形态学鉴定法、梢端组织鉴定法、生理生化鉴定法、杂交后代鉴定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同工酶电泳鉴定法以及分子标记技术。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葡萄染色倍性鉴定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葡萄品种倍性鉴定和葡萄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葡萄 倍性鉴定 二倍体 三倍体 四倍体
  • 简介:7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

  • 标签: 城乡义务教育 生均公用经费 教师编制 配置标准 一体化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
  • 简介:摘要低温等离子根据体系中的电子与中性气体温度达到平衡的情况,又可分为热等离子和冷等离子,热等离子一般由常压或高压下电弧或高频放电产生。体系中电子与中性气体温度接近几千度至上万度,称为平衡等离子或热等离子。冷等离子由射频或微波电源激发低压强辉光放电产生,体系中电子温度达数万度,而中性气体分子代表的体系温度很低,从稍高于室温至上百度,称为非平衡等离子或冷等离子。目前,低温等离子技术应用在某卷烟厂除臭,净化效率对烟草除臭技术提供实践依据。本文分析了低温等离子技术净化烟草废气的相关内容。

  • 标签: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净化烟草废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修复对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在2014年-2015年牙科门诊收治的62例固定修复患者,治疗12个月后予以随访,以修复对侧同名牙齿为对照,对比患者修复的健康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随访修复的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高于对照组牙,牙菌斑指数(PI)低于对照牙,P<0.05;另外修复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杆菌(Aa)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牙。在修复中贱金属的PI、GI、PD及Pg、Aa的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材料,瓷的PI、GI、PD及Pg、Aa的检出率均低于其他材料,与对照牙相比,瓷的PI及Pg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牙,P<0.05。结论固定修复体会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全瓷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低,在修复的方式中贴面和嵌体对牙周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内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路桥工程建设当中。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手段,机电一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进度,还可以提高我国路桥的整体建造质量,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机电一化的技术特点方面出发,对该技术在路桥建设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标签: 机电一体化 特点 发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探索合理有效的社区-家庭一化康复训练指导模式,依托儿保门诊、中医康复、健康教育三个团队,进行相关筛查,治疗、宣教等社区康复干预一化治疗工作。发挥团队的优势,以共同的目标、良好的协作、互补和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性服务,以提高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为主要目标。方法进行社区康复需求筛查,选择40例脑瘫患儿,其中2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社区-家庭一化康复护理指导,另外20例作为对照组未进行康复干预及指导。干预前后采用ADL-50评估表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实验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改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以社区康复站点和家庭为基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是脑瘫患儿实现全面康复和理想、持久康复效果的优选之路。

  • 标签: 脑瘫 社区-家庭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文章利用CFD软件FLUENT中的自定义函数接口,将等离子对中性气体的激励作用模型化为体积力引入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等离子气动激励诱导的平板射流,以及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等离子激励对NACA0015翼型大迎角分离流的控制作用.计算分析表明,多对电极等离子激励器可以有效控制NACA0015翼型大迎角分离流动.

  • 标签: 等离子体 流动控制 体积力
  • 简介:高职院校的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传统的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设计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本文从高职院校业务流程再造出发,对高职院校财务信息一化进行了初步思考。

  • 标签: 高职 流程再造 事件驱动 财务信息一体化
  • 简介:摘要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都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的支持。配网运维一化管理是配电系统建设发展的一大趋势,运行与维修一化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系统运行质量,节省电力企业运营成本,提高配网运行可靠性,为企业创造更可观的经济利益,也提高了供电服务水平和质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配电运维一化管理,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 标签: 配电 运维一体化 管理
  • 作者: 吴磊
  • 学科: 建筑科学 > 建筑技术科学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低碳地产》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振兴现代制造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微电子技术的加速发展,使制造业本身的技术和产品结构产生了变化,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得到了优化,“机械一体化”的制造业已经逐渐向“机电一体化”发展。可以说,机电一体化是优化传统制造业的核动力,也是拉动制造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力量。
  • 简介:摘要目的扁桃炎在临床上采取微波热凝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对70例扁桃炎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微波热凝治疗,分析扁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3例扁桃炎患者病症都得以治愈,剩余7例扁桃炎患者病症也得到有效缓解,治愈率为90%。结论在临床上对扁桃炎患者给予微波热凝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扁桃体炎 微波热凝术 治疗 临床效果 患者
  • 简介:夸克胶子等离子(QGP)的热动力学行为可以通过其有效势能函数来进行研究。在高温极限下,我们可以通过微扰展开的方法来计算QGP的有效势能。另一方面,描述从普通强子相到夸克胶子等离子相的退禁闭相变的序参量,即Polyakov圈的期望值可以由描述背景场的矩阵元给出。本文计算了在背景场中费米子有效势能的领头阶贡献,重点讨论了背景场的引入以及费米子的质量、化学势对有效势能的影响。

  • 标签: 背景场 质量 化学势 有效势能
  • 简介: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干预护理两种护理方法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1年在该院脊柱科行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7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干预护理组(试验组),每组3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为观察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骨水泥灌注量为2~5mL,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改善,但是在术后第3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也均有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过程中,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增强临床疗效。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MP翻修假柄结合Thabe钛捆绑带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B2型假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B2型假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3~79岁,平均71.1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MP翻修假柄结合Thabe钛捆绑带进行翻修手术。术前,术后1、3、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用于评价骨折复位及愈合,假初始固定及生存情况。结果共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2.3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8.7分。X线显示骨折复位,股骨柄超过骨折远端的固定长度超过4cm,与股骨压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19.88±5.06)周。末次随访时未见股骨柄松动、下沉。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结论MP翻修假柄结合Thabe钛捆绑带固定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VancouverB2型假周围骨折,很好地控制了骨折端轴向和旋转稳定性,且骨与假有很好的骨整合,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骨折愈合率高。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MP翻修假体柄 假体周围骨折 Vancouver B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成形术治疗对其VAS评分、Cobb角度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4月诊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行椎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Cobb角度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中,选择椎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VAS评分 Cobb角度数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经皮穿刺椎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55例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6例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成形术作为单侧组,29例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成形术治疗作为双侧组,通过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程度、骨髓泥分布渗透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照射次数。结果两组手术顺利完成,单侧组再手术时间(29.5±2.84)min和术中X线曝光次数(9.46±0.76)次少于双侧组的(49.7±1.03)min、(19.51±0.6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及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AS)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OVCF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单、双侧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均达到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前者在手术时间、安全性等方面更具优势,而对于压缩程度重、术中骨水泥弥散充盈不佳的病例则应选择后者。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KP)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对55例(共78椎)椎压缩程度>67%的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实施KP治疗。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y时站立位X线片椎前缘高度和后凸角的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数字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随访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即刻、术后1m和术后1y椎前缘和中部高度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即刻VAS评分,ODI指数,后凸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以上各指标均于术后1年随访时均维持恒定。说明经皮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治疗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安全、可行、有效。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极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后凸角 椎体高度变化
  • 简介:目的比较双侧与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骨质疏松性单节段椎压缩性骨折进行PKP,其中单侧入路16例,双侧入路1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差异。结果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10.0min、55.3±12.6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0,P〈0.001)。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生骨水泥侧漏至椎两侧、椎间盘、椎管、椎周围静脉丛,未出现患者神经症状加重、瘫痪等临床并发症。术后6个月,单侧入路组脊柱后凸Cobb角为4.8±0.5°、显著小于双侧组8.3±0.8°(t=-14.840,P〈0.001),且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2.2±0.3分、2.4±0.3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886,P=0.069),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侧入路组与双侧入路组ADL评分分别为87.6±2.7分、88.0±3.8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43,P=0.734)。术后6个月,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中部高度分别为17.6±1.5mm、8.0±1.7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6,P=0.486)。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双侧入路在维持矫正椎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但单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操作过程简单,手术费用少。

  • 标签: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