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与超声诊断方面的文献研究,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我们认为行囊肿剥除术或者穿刺需要根据囊肿大小,位置,患者卵巢储备及个人需要进行选择。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5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实验中,28例患者表现为阴道出血(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经期延长、绝经后阴道出血等),1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4例患者绝经后阴道出血,2例月经无明显改变;18例患者采用全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治疗。12例患者由于发病年龄较小并希望有生育能力而采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结论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患者发病时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子宫内膜癌常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常发生在女性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1,2]。目前,常用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式为手术治疗,在术前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分期对提高手术的疗效和预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规的术前分期在临床的应用当中存在较多局限性,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步完善[3,4]。本研究为了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现作出以下报告。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手术治疗 术前分期
  • 简介:摘要microRNA(简称miRNA)是生物基因中广泛存在且对mRNA的表达产物有调控作用的一类非编码蛋白质的RNA。目前研究表明,miRNAs(尤以miR135)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着密切关系,在胚胎移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辅助生殖技术成功与否中miRNAs也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主要综述miRNA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microRNA(miR135) 子宫内膜容受性 胚胎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急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确诊的绝经期后子宫内膜增厚急者120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者是否存在子宫增厚分为A组(n=65)与B(n=55)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急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A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老年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单纯增厚的发生率高于B组;B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复杂性增厚与子宫内膜癌高于A组。每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之后,如果无明显症状,急者在B超检测之后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均为正常绝经之后改变,但如果急者存在高血压、肥胖,则需要实行分段诊刮术明确是否为恶性病变。

  • 标签: 绝经期 子宫内膜增厚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接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劳、疼痛、呕吐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用延伸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延伸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方法2017年3月———2018年7月我科收治的需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后病人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内膜剥脱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60例2016年2月-2017年4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刮宫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效果;操作的时间、出血的总量、住院治疗总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的时间、出血的总量、住院治疗总时间9.02±0.12min、50.01±2.61ml、8.21±1.23d优于对照组15.14±0.24min、65.15±3.57ml、10.62±2.59d,P<0.05。观察组复发率6.67%少于对照组20.00%,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疗效肯定,可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多发于孕妇人群,且该症病发率相对较高。一般对于该症的治疗主要采取保守性手术与保守性药物治疗方式,以往所采用的保守性药物治疗原理主要是抑制患者卵巢雌性激素分泌情况,来实现阻碍其内膜病灶生长的过程,这种治疗的方式本身的复发率显著较高,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如今激素激动剂开始投入到具体的临床治疗当中,该药剂能够真正有效的促进性腺激素释放,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还有多种全新的制剂类药物仍然处于研发过程当中,比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以及选择性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等等,此类药剂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状的疗效、机制以及安全性方面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往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状的全新方式,从而完善当前治疗方式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整理与分析,并且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在心源性猝死病因的构成情况中,冠心病占43.75%,处于首位;其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占14.58%;心肌病占10.42%。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病例数最多,占最大比例。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最高一般在患者入院后2~3周以内,占研究患者总数的66.67%;晚上发病率明显高于白天,占研究患者总数的62.5%;其中,上午发病率高于下午,晚上12点后发病率高于晚上12点前。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与患者的基础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合并症有直接关系,应当对发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高度重视老年心脏病患者,加强监护尤其是夜间监护,降低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 心源性猝死 临床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安全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11-2016.11收治的心内科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加强安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8.89%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心内科患者加强安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学习。

  • 标签: 安全护理干预 心内科 不良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创新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实施研究。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充当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平均的将其划为每组50人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优质护理。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护理两组患者后,在护理效果对比中,观察组比对照组好;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在心内科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与风险管理策略。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收的心内科危重症患者126例分为2组,观察、各63例。针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对比2组管理前后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存在多方面护理风险,应从治疗用药、患者、护理人员操作、仪器设备方面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 标签: 心内科 危重症患者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内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急救效率评分(95.48±0.54)分、护理态度(96.20±1.20)分、护理技能(94.03±1.46)分、环境质量(95.71±1.30)分、抢救成功率97.56%、患者死亡率2.44%、患者心功能(3.14±0.18)级。对照组急救效率评分(70.66±1.87)分、护理态度(72.58±3.79)分、护理技能(73.05±2.88)分、环境质量(71.95±1.56)分、抢救成功率85.36%、患者死亡率14.63%、患者心功能(1.01±0.20)级。结论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心内科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管理 心内科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心内科护理逐渐被社会、医院以及患者所重视。心内科护理是临床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安全问题是衡量心内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中主要对心内科护理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改善心内科护理的现状,提高心内科护理的质量。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创新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在心理以及生理层面上感到最大限度的舒适和满足,也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质量。本文将通过讨论创新,完善护理管理举措,包括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素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等形式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提高护理水平,以赢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持续改进提升整体满意度等。开展实施创新服务模式以后,提高了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包括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护理的专业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打造了业内优质的示范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有效推动了创新服务模式在心内科优质护理的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创新 心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现状以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研究这些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从而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现状为焦虑、恐惧、失眠、抑郁。其产生原因包括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病情因素、其他因素以及综合因素。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情绪,其产生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对心内科住院患者,需要进行包括环境护理、身体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综合护理。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 心理特点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持续进步,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开拓市场过程中,电气工程是非常主要的构成成分之一,拓展和提升电气工程是帮助建筑工程提高和前进的重要动力。电气工程其实包括很多组成部分,涉猎广泛,而电气工程的内容是成体系的,因而,其在完成造价管理之际,工作复杂琐碎,举例说明,所需材料费用的情况,人工成本计算,甚至还会涉及设备的资金分配一类的众多工作内容。所以,如果要继续发展中国的建筑工程中的电气造价工程,就不得不加强对造价的掌控和管理的注意。

  • 标签: 建筑电气工程 造价管理 核心内容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