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利用海内外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统计数据,通过比较预测方法,分别以江苏省、台湾省和日本为参考标准建立以"人均GDP"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预测了2015年和2020年辽宁、湖南和四川等3个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经费水平。结果表明,以江苏省、台湾省和日本为参考区域预测出的样本省域义务教育经费水平可以分别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低限参考"、"适切参考"和"高限参考"。基于上述预测结果,台湾省非常适合作为确定2015年和2020年辽宁、湖南和四川等3个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教育经费水平的参考区域。

  • 标签: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经费 比较预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在众多社会新闻中发掘其中有价值的内容,通过采取正确的收集和编辑方式,将这些新闻内容传播出去,从而最大限度地将新闻信息能力凸显出来。所以,新闻编辑对于促进社会实现好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新闻作品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素养以及网络时代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对策。

  • 标签: 新闻编辑 职业素养 网络时代 困境
  • 简介:【摘要】:新闻编辑是决定新闻质量的核心环节,新闻编辑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本文针对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议。

  • 标签: 融媒体 新闻编辑 创新意识 融合能力
  • 简介:建平县是一个极具巨大发展潜力的县,但建平县又是辽宁省水资源极端贫乏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m3,加之超限开发,用水效率低下,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已成为制约建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使牤牛河乃至整个建平县十分贫乏极其有限的水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对第二牤牛河工程需水及蓄水进行可行性分析,以保障建平县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水资源 优化配置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探讨了北疆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变化趋势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基于北疆26个气象站1961-2016年的日气象资料,参考作物腾发量和相关作物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北疆棉花近56年的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并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6年来,北疆棉花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开花期和铃期,气候趋势率分别为-0.635mm/a和-0.643mm/a305.02mm,平均灌溉需水量289.95mm。气象因素与棉花各生育期作物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有关,其中降雨量对灌溉需水量影响最大。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北疆棉花作物需水量在减少,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灌溉需水量也在减少。

  • 标签: 气候变化 棉花 作物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 气象因素 北疆地区
  • 简介:摘要:论文利用1957-2012年国家基准站山西省阳城站地面观测资料,使用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省沁河流域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参照作物需水量和农业用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山西省沁河流域区域气候变化呈现向干暖变化的趋势。其中,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更为明显,56年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约为0.75℃。降水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总降水量明显较多年平均水平偏低。风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56年风速下降幅度约为0.6m/s。2000年以后相对湿度下降趋势较明显。(2)多年平均参照作物需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参照作物需水量年内变化特征明显,与气温变化相关性较强,最大值一般在6~7月份,最小值一般在12~1月份,最大值约5mm/d,年内大约相差5~9倍。参照作物需水量与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

  • 标签: 气候变化 作物需水量 农业用水量
  • 简介:跃进泡水域面积1.8万亩,是我县主要生产商品鱼基地,近几年来,鱼产量一直徘徊在百吨左右。单产仅5kg,不及1963年鱼产量(268吨)的一半。根据对跃进泡调查的情况表明,跃进泡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完全有可能将单产提高到15kg。这样年产鱼可达270吨,年创产值135万元。那么,为了提高该水域鱼产量并实现高产稳产,特提出以下探讨意见:

  • 标签: 跃进泡水城 渔业生产力 鱼产量 水质调控 人工放养 捕捞强度
  • 简介:越南学者根据饵料基础——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生物量的资料,对其本国水域中的鱼类资源进行了估算。南中国海的浮游动物生物量估计为1135.2-2172.3万吨,平均为1653.8万吨。底栖动物生物量为719.7~1051.3万吨,平为均为885.1万吨。

  • 标签: 生物量 水域 浮游动物 饵料 底栖动物 鱼类资源
  • 简介:摘要电厂的冷却水域通常为江、河、湖、海及水库等,由于自然水域常常伴有泥沙的输运和沉淀,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电厂周围水域会有泥沙的淤积。泥沙淤积会导致取水涵管堵塞,取水温度升高,电厂冷却效果下降,因此泥沙对电厂取排水及水域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就泥沙对电厂取排水及水域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泥沙 电厂取排水 水域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船舶进出港口必须依赖于航道这一特定航行路线,它对船舶安全进出港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部分情况下,航道是需要人为开挖才能形成的,这主要是因为近海区的自然水深达不到船舶吃水要求。为了有效避免船舶进出港口发生海事事故,船员需在遵守相关航行规则的基础上按照航行标志进行航行。因此,进出港航道设计是港口规划、港口设计、港口维护当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 标签: 港口水域 航道设计 规划
  •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船舶和港口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宽泛,要想使其经济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前提条件就是要保证港口水域航道交通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因此,这就给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也会以某港口水域航道工程为例,对其合理规化设计原则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方案,以便为相关人士作为参考。

  • 标签: 港口水域航道 规划设计 优化方案
  • 简介:黑龙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水域辽阔、水质清新,沿江一带无污染源,是发展绿色水产品养殖的理想水域。近几年来,绥滨县水产局在探索发展网箱养鱼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黑龙江水域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先后尝试了常规网箱、船式网箱、改进型普通网箱等多种网箱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黑龙江水域网箱养鱼的成功模式。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 标签: 黑龙江水域 网箱养鱼 养鱼方式 水产品养殖 技术 资源优势
  • 简介:为了解决限制水域船舶避障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船舶避障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分析了船舶避障运动过程和Sigmoid函数几何特征,通过借鉴路径规划理念,构建基于Sigmoid函数的船舶避险运动轨迹.然后,设计一个船舶运动自抗扰控制系统实现了船舶避障运动轨迹的实时跟踪.仿真表明基于Sigmoid函数构建的限制水域船舶避险路径实际有效,能够保证船舶避让障碍物.

  • 标签: 船舶 避障 路径规划 SIGMOID函数 受限水域 建模
  • 简介:摘要码头回旋水域的进出口船较频繁,一般由舱容较小,控制灵活的中小型耙吸船进行施工,此类船型为最佳;但海外工程往往无其他的船机选择,同时由于回旋水域一般工程量较少,若单独调遣一艘小型耙吸船,则成本高,利润小,不经济,此类情况下只得就近选择可使用的耙吸船。

  • 标签: 码头 受限 大型耙吸船
  • 简介:摘要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溢油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带来的环境污染风险越来越严重。广州港小虎水域交通运输繁忙,船舶油类作业量十分巨大,一旦发生溢油,尤其发生在繁忙的港口或港口入口处,施放围油栏或关闭闸门等控制清理措施会干扰航运,甚至造成延误。特别是当溢出油为轻质原油、汽油或其它易燃类油时,只要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焊接及其它产生火花的日常的港口活动就必须全部停止。加上小虎水域周边敏感的环境,因溢油引起的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以及随之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对于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十分重要,而应急处理的关键在于应急处理的决策以及对应急清污队伍的指挥。

  • 标签: 船舶溢油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航道整治工程正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航道整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占用工程区域河段,使整治区段的水域、地质以及岸线性质发生改变,对局部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浮游动植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航道整治工程对水域生态方面的主要影响,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航道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生态航道的建设和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航道整治工程 水域生态 生态航道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蛋白的水产品的需求大大升高,供不应求也是促使我国开始大面积的养殖水产品,可是过量和不符合要求的养殖也是水域受到严重的污染,本文就该问题进行探讨,寻求科学合理的水产养殖和预防治理水域污染。

  • 标签: 水产养殖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 简介:凡适宜经济水生生物生存、繁殖和生长的海洋和内陆水域均属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环境的中心任务是采取措施,防止渔业环境被破坏,减少或消除对渔业环境的污染,为保护渔业资源提供有利条件。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水体污染日益明显。70年代全世界每年排入水体的污水量在6000—7000亿立方米。各国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防止水体污染,收到一定成效,如英国的泰晤士河和日本的濑户内海等已重新有鱼虾类栖息。全球渔业每年为人类提供1.3亿吨水产品而且潜力巨大。如果良好的环境遭到破坏,想恢复起来就需财力和时间,得到偿失。保护好经济水生生物资源所需的生活环境,具有巨大意义。

  • 标签: 环境保护 渔业水域 水生生物资源 渔业环境 水体污染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