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妇科及妇科疾病中经阴超声的功能。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检查的123例患者,将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阴道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相比,阴道超声检查法的符合率为86.00%(86/100),灵敏度为87.23%,特异性为66.67%。结论:相比于传统的腹腔彩超,阴道彩超具有更加清晰的图像,诊断更加迅速,检出率更高,大大降低患者的误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超声检查法 妇产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选择超声腹部及浅表探头结合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探讨可应用价值。方法:在进行实验时,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调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研究人员在该时段内将我院中资料登记有效,并且完整登记于数据库内的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共计79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应用浅表探头诊断与腹部超声诊断,分析不同超声诊断方式应用于患者病情诊断中的效果。结果:在针对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度进行记录时,发现相较于单纯腹部超声诊断与浅表探头诊断来说,将超声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于患者的病情分析中,诊断准确度最高,三种诊断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将超声腹部与浅表探头联合扫描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超声诊断 腹部超声 浅表探头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1-2023.1内就诊的100例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均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评估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检出率。结果: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中胆固醇息肉占比最高,2例漏诊,3例误诊,诊断准确率95%。结论: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准确度高,可以有效区分息肉类型,整体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彩超联合高频超声诊断 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以医院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应用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采用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可提高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肾结石 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以来评估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35例不孕症女性为不孕组,另择同期35例健康育龄女性为健康组,对两组整个生理周期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卵泡发育过程中排卵期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不同周期时卵巢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不孕组与健康组在排卵期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不同周期时卵巢血流参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阴道超声可有效评判卵泡发育情况,以对不孕症患者情况予以诊断治疗。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卵泡发育 不孕症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使用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术进行诊断产生的效果以及应用所体现的相关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12~2022.12时间阶段中收治的需进行乳腺癌肿瘤检查的疑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筛选后共有56例符合要求,所有人员均进行超声检查和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术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核查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术诊断符合率比之超声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提示与金标准贴合度更充分。介入超声穿刺活检术能判定肿瘤良恶性情况并对肿瘤形态、内部回声、周围组织影响进行反应。结论: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术的运用能帮助患者判定是否存在乳腺肿瘤以及良恶性情况,为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资料。

  • 标签: 乳腺肿瘤 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术 超声检查 病理学检查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及其显像特征。方法: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开展本项研究,把这一研究时段在本中心开展科学诊断的疑似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81例纳入研究,并视为观察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检出情况。结果:诊断,本组患者中,确诊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老年患者共40例,占比49.38%,年龄越高,疾病检出率越高;心脏瓣膜病分布中,主动脉瓣钙化30例(75.00%),二尖瓣钙化6例(15.00%),三尖瓣钙化4例(10.00%);主动脉返流14例,主动脉狭窄7例,二尖瓣返流9例,二尖瓣狭窄4例,主动脉返流伴狭窄3例,二尖瓣返流伴狭窄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价值高。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经胸超声心动图 显像特征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实施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宫外孕患者数为92例,病例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2年12月的病例资料。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腹部超声诊断方法)和观察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各46例。结果:超声影像检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明确诊断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疾病诊断准确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实施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宫外孕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宫外孕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技术于乳腺肿瘤的诊断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50例乳腺肿瘤患者划分至对照组(25例,对其采取传统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与观察组(25例,利用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技术予以诊断),随后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组间数据结果。结果:经过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整体诊断价值更高,体现在良性、恶性诊断准确率高方面,对比P<0.05。结论:尽早对疑似乳腺肿瘤者加以诊断分析是避免疾病治疗延误,改善临床预后的积极手段,相对而言介入超声皮穿刺活检技术具备更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可作为良性、恶性乳腺肿瘤判定的主要手段。

  • 标签: 乳腺肿瘤 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 临床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选择50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5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LA容积高于对照组,LAA - EF 值低于对照组,SEC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道超声心动图对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患者情况。

  • 标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左房 左心耳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阴道三维超声监测在宫腔粘连诊断以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以疑似宫腔粘连收治入院的213例病例,探析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检出情况,以及在评价宫腔粘连程度、分型与宫腔镜检查金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情况。结果:213例病例中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为宫腔粘连183例,宫腔镜检查确诊197例,敏感性为89.34%、准确性为86.85%。164例病例两种检查对粘连程度判断一致,Kappa值为0.733。162例病例两种检查对粘连类型判断一致,Kappa值为0.71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对宫腔粘连有较高的检出率,在宫腔粘连程度、类型的诊断上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标签: 宫腔粘连 经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咽旁-颞下窝-底(PIS)肿物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需要明确病理诊断的PIS肿物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6~76(50±20)岁]。应用超声与CT或MRI融合导航技术引导肿物穿刺活检,评估技术可行性、病理诊断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活检操作在8例患者中均成功实施,肿物大小2.2~6.5 cm。7例患者获得确切病理诊断,诊断率为87.5% (7/8)。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轻度并发症1例,发生率12.5%(1/8)。结论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头颈深部肿物穿刺活检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超声检查 导航 咽旁间隙 颞下窝 颅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与颅脑损伤患者内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急诊科9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18岁)进行床旁ONSD超声测量,并进行头颅CT检查;根据总分将患者分为三组,比较各组ONSD值的差异。使用ONSD≥5.0mm和ONSD≥5.3mm的阈值来确定患者的ICP是否升高,并将该方法获得的结果与临床CT评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ICP正常组30例,ONSD值为3.8~5.5 mm,平均(4.53士0.45) mm;ICP可疑升高组30例, ONSD值为4.4~6.87mm , 平均(5.68土0.64) mm ; ICP升高组30例, ONSD值为6.2~7.4 mm ,平均(6.65士0.29) mm;三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P正常组与ICP升高组之间ON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ONSD能够较好预测颅脑损伤患者ICP水平,在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颅脑损伤 颅内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与直流电刺激联合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3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分别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直流电刺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对比差异性较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P

  • 标签: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经颅直流电刺激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磁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本院2020年1月-2022 年 12 月 20 例意识障碍患者根据随机分为对照组 (n=10) 和治疗组 (n=10)。治疗组给重复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天。治疗前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评分评估意识水平恢复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在指标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 结论:重复磁刺激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意识障碍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并能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意识障碍
  • 作者: 韦安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首钢水钢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 简介:目的:分析重复磁刺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抽选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38例精神分裂症病患,基于其入院的奇偶数顺序划入联合组和对照组(n=19)。对照组实施重复磁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患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联合组病患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相对较低,与对照组对应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病症好转率是94.74%,对照组病症好转率是73.68%,联合组的病症好转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重复磁刺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治疗有效率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
  • 作者: 费鑫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物理治疗中心  浙江湖州  31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rTMS、NMES治疗,并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NMES治疗;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高频重复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FOIS、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rTMS、NMES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吞咽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上肢机器人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直流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MBI)。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MoCA、MBI得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oCA、MBI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直流电刺激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上肢机器人训练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磁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 对老年性非痴呆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 入组老年非痴呆性脑小血管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4例,分别进行高频rTMS及伪刺激,干预2周后分别采用MOC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估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在干预后,试验组MOCA评分较基线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MOC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06, P=0.019)。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BI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t=1.474, P=0.153)。结论 高频重复磁刺激可短期内部分改善老年非痴呆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性痴呆患者重复磁刺激联合华生关怀理论治疗后血清脂联素(ANP)、S100B、晨尿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记忆力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2020年9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伪刺激组(60例)、磁刺激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伪刺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伪刺激,磁刺激组则给予重复磁刺激,两组均连续治疗5周,且在治疗期间均行华生关怀理论干预。比较伪刺激组、磁刺激组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的血清ANP、S100B、晨尿AD7c-NTP水平、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记忆力。结果 两组治疗5周后的血清ANP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瞬时记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视觉空间感觉、命名能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磁刺激组高于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华生关怀理论 脂联素 神经丝蛋白 认知功能